觉得活着就是折磨,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为什么人活着这么累?

这是朋友提的一个问题,因为标题字数限制,所以只截取了部分。全部问题如下:

结完婚看见婆婆就厌恶,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觉得活着就是折磨,但是孩子还小,哎为什么人活着这么累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堆问题。要想简单粗暴地解决,还真就是一死了之,一了百了。

但如果想认真地解决问题,继续美好的生活下去,那就要一一对应解决,一点都不能马虎。

第一,结完婚看见婆婆就厌恶。

不管这个状况的起因是什么,也不劝你从别人角度看开些。我们只看如何干净利落地改变——那就是不见。

不要说什么客观因素,主观原因,世俗压力,金钱窘迫,老公不愿意等等,任何行事方法总有人不乐意,但是要想自己过得轻松,管不了那么多。

从男方父母家里搬出来,多支出一点房租(买不买房视实力而定,无关紧要),多支出一些生活费用,多付出一些精力自己管小孩。你要享受精神上的完整,就得多付出生活上的努力。

这个问题就这么简单。搬出去,自立门户。一切都解决了,甚至偶尔回婆婆家,你会发现彼此的态度大变。即使心里还是互不喜欢,但是假装一次聚会的时间,要比天天一起生活,假装快乐更容易。但是千万不要把这种假装当真,这种态度的改变是以距离和自身承担更多责任换来的。

儿子结婚了,和儿媳、孙子天天在婆婆家吃喝,还毫无遮掩地展示和世界观不合的习惯、观点(熬夜,不努力等等),只要那家大人不是无限溺爱型人格,搁谁身上都不待见你。

所以,自己一家三口独立过吧。要么就苦点,要想轻松就得脸皮厚点,不要产生所谓之厌恶感。

第二,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

这不是个问题,谁没有被压垮的时候?这个世界,谁生活都不容易。给你压力的人,谁又不是顶着这样的压力走过来的?等到你熬成了婆婆,一切又顺理成章了。

一死了之确实是个终极解决办法,但绝对不是最佳解决办法。

但是你这只是一句感叹,所以我们不必认真。只要解决了其他问题,自然就不想死了。

有句看上很经典的玩笑话:“活着就是为了等死”,但是活着的经历、开心地活到死的那一天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

第三,觉得活着就是折磨。

这是正常的,如果活着就是享受,那种人生,就是真正等死了。

有困难、有压力、有折磨的人生,才有解决困难、舒缓压力、反抗折磨的斗志——这种斗志,才是真正支撑人一生前进的动力所在。

真的一帆风顺了,你必然觉得这生活也太无聊了。

当然每个人承受能力不一样,每个人的心理状况不一样,也会导致每个人看人生的态度不一样。所以这个问题我只能告诉你,谁的人生都是折磨。川普当了四年的世界第一强国总统吧?你以为他就爽了?不还是备受折磨,更别说下任之后。

抗压能力是现代人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素质,提升自己的这一素质,就会发现折磨之外甚至在折磨之中,生活的乐趣四处盎然。

第四,但是孩子还小。

这与孩子还小没什么关系。你要是真能铁下心来,不更应该自己了断,把孩子留下来折磨你那厌恶的婆婆嘛。

这是一种天然的母子之情,你今天不能割断,孩子长大了也不能割断。这是一种伟大的母爱,是无法以还小的借口存在,也不会随着他的长大而消失。

这根本就不是心理压力的理由。孩子不论大小,都不应该成为你人生选择的掣肘。实在过不下去,单亲妈妈还少了吗?

说到底,你还是不愿意一个人承担那么大的责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独立抚养孩子。

终归还是自己的心里过不去这个坎,不愿意放弃家庭合理抚养孩子在经济方面的轻松。

单亲妈妈的母爱和你现在状态的母爱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根本在于你不愿意独立抚养孩子,这与母爱无关。和对婆婆的厌恶感比起来,你明确知道一个人带孩子的困难,甚至从来没有去考虑过(问题中没有呈现),而实际上这两者才是对等的。

要么和老公一起搬出去,就不会有厌恶感了。如果老公不配合,大不了自己抚养。

可是这两条路你都没考虑过,却只是觉得自己撑不住了。明明有活路,却要死顶着,这说明什么?

说明你清楚那条活路(自己抚养),你更撑不下去。可不就得死顶着?

人生是做选择,既然选择了一条路,就不要奢望两全其美。这世界的便宜都给你占了,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第五,人活着为什么那么累?

人活得累,是自找的,不要怨任何人。老公自己找的,孩子自己生的,婆婆自己认的,你看,你的人生的累都是自找的。

你现在的眼泪,都是谈恋爱冲动的时候脑子进的水。

为什么婚姻要谨慎?就是为了防止脑子进水变眼泪。

但是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基本上没有人能做到。所以,没有谁的人生不累。

更何况,爱情和婚姻还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这就觉得累了,那些命运颠沛流离,战火下痛苦求生的人呢?

每个人都只从自身角度出发,总认为这世界辜负了自己。其实稍微换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给你的,就是最好的。你有老公,秒杀千年单身狗;你有小孩,有很多人不孕不育者;你有恶婆婆,有很多人双亲都已不在,靠自己去面对风雨人生。

所以做人呐,要学会辩证看问题。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既有哲学高度的思想理论,也有生活指导的实际意义。

用世俗的话说,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用禅的话说,就是“知足常乐”。

你的压力只有靠自己纾解,你的快乐生活也只有靠自己创造。

用佛教的话说,“自求圆满”。

一定会有朋友奇怪,为什么我会来回答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问题。

鸡毛蒜皮有哲学,

超脱苦心即菩萨。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对,并且有所感悟,脱离这种自己创造的思维苦海,我就是引领你开悟的“菩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