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是一笔灵魂的交易》第3课 控制负面能量
第3课 控制负面能量
愤怒
愤怒是一种燃料,我们感觉得到它,还想为它做些什么。
于是想揍某个人,摔东西,大发雷霆,捶墙骂人。
不过我们是体面的人,我们对愤怒所能做的只是当它没有发生。
否认它,埋没它,防范它,隐藏它,为它说谎,治疗它,压抑它,忽略它。
为这愤怒,我们这些体面的人对它什么都做了,却从未仔细倾听过它,愤怒应该被倾听才对。
愤怒是一种声音,一种呐喊,一种请求,一种命令 。
愤怒是应该被尊重的,因为愤怒是一张地图,愤怒显示出了我们的底线,也指引我们想要去往哪里,
让我们知道自己去过什么地方,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不喜欢去那儿。
愤怒为我们指引出路,而不是让我们指着人骂 。
创意被卡在瓶颈期的艺术家,在修复阶段愤怒是健康的迹象。
我们应该接受愤怒的影响,而不是发泄愤怒。
愤怒仅仅为我们指出方向,我们应当把愤怒当做我们的行为动力,驶向愤怒为我们指出的那个方向 。
我们在生气时常常会气自己为什么要生这么大的气。
它告诉我们,再也不能向陈旧的生活方式妥协了,
它告诉我们,我们旧有的生活正在垂死中挣扎,
它告诉我们,要获得新生,生产是痛苦的,而这痛苦又会激起我们的愤怒 。
愤怒是一种大爆炸,它预示着我们的旧生命行将死去,愤怒是推动我们奔向新生命的动力。
愤怒是工具而不是主宰,只要被正当的利用,它就是富有价值的 。
懒散,冷漠,绝望才是你的敌人,愤怒则不在他们的队伍中。
愤怒是我们的朋友,一个一举一动并不十分体面,却时刻忠实于你的朋友。
他总会在别人背叛我们的时候提醒我们,
总会在我们背叛自己的时候提醒我们,
总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为自己行动起来 。
愤怒本身并不是行动,而是邀请出行动的一封请柬 。
是巧合吗
祈祷被应验了,有时候确实让人惊恐,因为这意味着责任。
你乞求现在得到了,下一步,你将怎么做。
这一句话告诫性的名言说得好:“要小心自己祈求了什么,应验后你要承担后果。”
祈祷应验后,剩下的责任又交回我们手中,这种感觉并不会让我们轻松 。
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种创造性的力量,他能听见我们的心声,并愿意回应我们,我们也许就真的能为自己和这世界做些什么 。
任何一个老实人都会告诉你,不怕不可能,只怕有可能,自由比任何监狱都更让人害怕 。
你的创造性自我一旦开始修复,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共识性引发的契合辅俯拾即是。
宇宙可能同时具备智慧与回应的能力,在我们的兴趣爱好中,行动和反应 。
我们习惯于把追随自己心中的梦想,想的很难。
事实上,当那么多的大门都为你打开的时候,想不走进去都很难。
如果你把梦想放在了一边,它就会返回来找你 。
宇宙十分慷慨的为这个世界提供援助,我们却不敢大方接受。
甚至在收到馈赠之后还百般挑剔,经常退还给赠予者,
我们总说自己害怕失败,其实我们更害怕成功的可能 。
若不是全身心投入,就会有犹豫不决,甚至会在中途退出。而且在最终必然会徒劳无功。
所有的那些首创性行为或创造性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在你全心投入其中时,神也会为之动容。
如果忽略这个共同特点,就会扼杀无数的点子和计划,
就连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可能出来帮你,
那个决定将引发一连串的事件,所有的事件都将有利于你,
而且还会出现你根本想不到的机缘与物质资助。
无论你认为你能做或相信自己能做什么,
你都要动手去做, 行动会产生魔力,恩典和力量 。
羞愧
控制他人的手段之一是羞辱他人,让他感到羞愧,就可以防止他做出让我们尴尬的行为 。
创作是在泄密吗?
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往往让人感觉很像是在泄露一个家庭的秘密。
而泄露秘密往往又会让人感到羞愧和恐惧。
他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一旦知道了这些以后会怎么想我”。
这是个可怕的问题,尤其是如果我们曾因好奇而探讨过社交,性爱以及心灵的事情,就会就更会让我们为此深感羞愧 。
艺术创作行为像一面镜子,向社会揭露社会本身。
艺术使事物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艺术也照亮了我们。
在我们精神世界阴暗角落洒向光芒,它也在我们内心的黑暗处射进一束强光 。
当人们不想看到某些事的时候,就会把气氛发泄在揭露这一事实的人身上,恨不得杀了这个传话者 。
艺术打开那些封闭的大门,让地窖阁楼的通风透气,艺术还具有治疗的功效,
但在治疗伤口之前,先要看到伤口,艺术创作让这个让伤口暴露 。
在童年时代,因任何形式任何种类的探索,以及任何期待而遭受过羞辱的艺术家,无需再度蒙受负面评价,也会感到羞愧 。
创作事件错事吗?
许多艺术家在开始创作一件艺术品的时候还能很顺利的进行,
但不幸的是,就在创作马上完成的时候,突然莫名的看不出自己的作品好在哪儿。
也因此而觉得为这幅作品付出那么多艰辛都很不值得。
对于治疗师来说,这种兴趣的突然消失,是否认痛苦与防止受伤的惯用方法 。
一个成年人如果是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通常就会十分善于利用这种方法。
他们称这种机制为“超然”,其实就是一种日渐麻木。
如果一个人这种想被重视的需求一直没被重视,而且一辈子都是如此,那么他的孩子从小就会受他传染 。
坚信想引起他人注意是一种危险的举动 。
创意人常常会被冤枉的羞辱,使人们从羞辱中认识到创造是件错事,
一旦他得到了这样的教训,我们也许会立刻把它忘掉。 一句“没关系”将羞愧挡在了身后,
只有在我们重新努力时,羞愧才会窜出来,明明是创作艺术行为,却成了创造羞愧的行为 。
批评带来的都是羞辱吗
对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来说,哪怕善意的朋友给提出的是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也很有可能瓦解这个作家的创作积极性 。
不是所有的批评都会给人耻辱,事实上只要是能够准确无误的为艺术家指明一条可行性创新路,
那么即便是最尖锐的批评,也会使艺术家的内心受益 。
完美主义的朋友,老师或评论家就像完美主义的家长。
就连忘记逗号,这样的一个小失误都要没完没了的斥责半天。
这些都会像一盆盆泼出的冷水,浇灭一个初出茅庐年轻艺术家的创造热情。
所以身为艺术家,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 。
这意味着我们我们不能接受任何批评吗?
不是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那儿才能得到正确和可靠的评价。
身为艺术家,我们必须学会对评价进行辨识和筛选,批评的来源和批评事实性同样注意重要 。
初稿只适合给最温和最有洞察力的人看,通常只有艺术家才能看好那些处于胚芽状态中, 尚未伸展直径的艺术作品 。
经验较少的人,或者以过于严厉批评视角去看作品的人, 都不利于滋养艺术的萌发,反而会将它连根拔起 。
面对羞辱,别怕
不要在意那些不公平的评论,我们可以学着只和值得信任的人交朋友,对他们能放心大胆的吐露自己的苦闷。
我们可以学着在艺术受到摧残时,不去否认或压抑我们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够继续前行,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 。艺术需要一个安全的孵化处。
在理想的情况下,艺术的孵化出首先是家庭,然后是学校,最后才是在一个由朋友和支持者组成的大圈子中。不过这样的理想情况很少能成为现实。
身为艺术家,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学会保护我们的小小艺术家,免招羞辱 。
应对批评
无用的批评意见会让我们感受到劈头盖脸的攻击。
这些批评共同的特点就是语气上总会给人带来难堪和羞辱, 内容上总是模糊的,其中还总会掺杂有个人偏见,
不确切或是空洞无物的人身攻击,这类不负责任的评价对我们没有任何益处 。
对待这些虐待性质的批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愈疗。
成长的渐进方式很奇怪,向前两步后退一步。创造性自我修复是一个愈疗过程。
在星期二还神通广大,到了星期三,你可能就要退步下滑了,这很正常 。
成长总会突然加速,你有时会处于蛰伏期,但不要沮丧,不妨把这当成是休养生息 。
你往往会在这一周还可能洞见十足,下一周就变得散漫懈怠了 。
这时候,晨间笔记对你来说仿佛变得失去了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你要坚持写下去。
要让心灵在书写中得到栖息,哪怕你很累,哪怕你的晨间笔记看上去很无聊,这一点非常重要 。
学会用具体的方面入手善待自己
天助自助者以前被诠释为:“老天只帮助那些自己先去努力的人。”
现在则有了全新的含义:“只要你对自己好一点儿,造物主就会无偿的送给你许许多多的小礼物。”
如果你每天都为自己做一件好事儿,神就会多做两件或更多 。
留意那些在你意料之外的支持和鼓励,敞开胸怀,接受重那些不寻常渠道中得来的礼物,
免费的入场券,免费的旅行,别人的盛情款待,新到手的二手沙发,学学着去接受这些帮助 。
要注意的是,这个实验你要独自去做,你需要静下心来投入进去。
学着养成随时体察自己思绪的习惯,每天花点时间体察自己几次,了解你当下的感觉如何,倾听你的答案,然后温和的回应自己。
如果你正在做一件很难的事,那么你要在行动之前向自己承诺在这之后会好好休息并犒劳自己 。
循循善诱的呵护,要比恶言相逼更能让有创意的你做出好的作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