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人生二

二、学业有成  终身受益,

初出茅庐  小试锋芒

1947年冬,《东北日报》上刊登了哈尔滨东北铁路学院招生广告,我和同学李景贵、李景麟,杨岚峰等大家都同意报考该校,因为是全供给制、毕业包分配工作。于是我们决定坐汽车到哈尔滨报名,我们是在零下四十度冰天雪地中,坐在装满货物的汽车上面,凛冽的北风刺骨寒,特别是脚被冻的'像猫咬似的’[4],坐了几个小时才到哈尔滨,因为那时没有汽油,都是烧'木拌子’,所以跑的很慢。过了松花江后,在哈尔滨道外靠近江边地方找了一家小旅店住下。因为我未学过代数,晚上高年级同学教我一些基本知识,准备应付考试,当时思想也是抱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试地点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学楼一楼教室考的,考试那天我太紧张了,我也记不得是怎样答的考试题啦。考试后,即回家等待消息,还算幸运,我们几个同学都被录取了,我和李景贵被录取为铁路运输财务专业,其他同学分别被录取为工务专业、电务专业、机务专业等。被录取是一件好事,可是我又为难了,要到学校住宿需要有铺盖,我家中的被褥破破烂烂实在拿不出去,还是我三叔把土改时分得的被子、褥子和一件日伪军的呢子上衣送给我,才上了学,我上学是大家帮的。因为学校实行供给制,伙食是全供给制,还每月发津贴,所以不需要花多少钱,即解决车费就可以啦。到了冬天学校给我们发了一套蓝色棉制服,完全解决了我的过冬的问题,我穿上里面三新的棉衣,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啊!心中非常高兴,从内心感谢共产党,我暗暗下决心:只有用努力学习来报答党的恩情。

我是于1948年3月到校报到的,我被分配到13队,李景贵被分配到11队,当时我们是学院第三期的学员,共编为七个队,10队是工务(是属于铁道兵培训的,发的是军队的制服),15队是电务队、16队是机务队、14队是女生队、11、12、13队都是学管理的男生队。入校后先是三个月的政治课,学习的是社会发展史,党建等课程;结束后即转为业务学习,学习的主要课程是:运输管理、行车调度、客货运等,还有财会管理、会计原理、账务处理等。老师大部是伪满铁道学院的教授、讲师。特别是财会课程学习的最好,对于会计原理、八大要素、复式记账法等理解的深刻、悟性也好,到了晚年,我仍然能运用自如,这都是东北铁路学院王老师对我们培养教育的结果,在业务学习中我也是名列前茅的,毕业典礼上发毕业证书时我是第六个,这是我终生难忘的。

1948年夏放暑假时,都想回家钱又不够,大家决定坐货车回家,晚上我们从货场上了一列开往满洲里方向的货车的空棚车里,早晨火车到了肇东火车站,下车后吃了点早饭,离家还有150华里,我们开始徒步回家,刚开始走,一边走一边玩,到也很高兴,一想很快就要见到爸爸妈妈心里都乐开了花,走的也快也有劲,中午走到兰西县城里,在饭店吃的中午饭,下午再走到了二道沟子,已是青冈县界啦,再也没有那生龙活虎的劲头啦,走的也慢了,也没有人说话啦,'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当走到离县城五、六华里到了南岗村时,都已筋疲力尽,一个个都瘫在路边,躺在那里不动了,在路上遇到了熟人,求他给家里捎个信,说我们回来啦,父母知道也是干着急,因为一无车、二无马,来人接我们也背不动啊。我们知道捎信也没用,还得靠自己,我们都是一瘸一拐的向前挪动,到晚上才走回家。这是我少年时代一次小长征,生活告诉我们:路是要靠自己去走啊!

我在东北铁路学院学习期间,正是解放战争大反攻阶段。国民党的飞机经常侵扰哈尔滨上空,我们学院每天晚上都由学员轮流持枪站岗值班;有一天早晨响起空袭警报,我们学员都迅速起床,有序的进入防空壕中,后来才知道是国民党空军刘本善、驾机起义,不久东北战场传来:曾泽生起义、郑洞国投降、长春解放。在辽西有黑山阻击战、塔山阻击战、锦州战役胜利,辽沈战役活捉范汉杰、直到东北全境解放。学院为了庆祝东北解放,组织全院学员开了篝火晚会。

我在学院期间不仅业务学习好,在政治上也积极要求进步,于1948年11月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哈尔滨市团委给我发了团员证,编号1283,至今还保存着。

1949年初放寒假,我记得是给我们开了免票,所以我坐火车到安达车站[5],从火车站转乘汽车回家,经过任民村、中和镇等回到了青冈。这次回家就是准备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也是为了向家人告别,从此要远走高飞了。

附件:

一、关于原东北铁路学院(后改为:哈尔滨铁道学院)的性质?

“铁道部(83)铁教字1221号文件,关于下达《八十年代铁路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建国初期,全国只有京、唐、哈三所高校……’。哈即指:哈尔滨铁道学院(原东北铁路学院)。说明是高校。

二、关于原东北铁路学院(哈尔滨铁道学院)毕业生的学历的确定?

1957年1月16日部教育局发(57)教字8号文,全文是:“原东北铁路学院(哈尔滨铁道学院)毕业生学历的确定,应按1955年10月5日统劳55字第328号电处理,该电文内容即:解放后哈尔滨铁道学院工务第四、五、七班(七班后来改为土木一班),电务三、四班(四班后来分为通信、信号二班)及第四期以后(不包括第四期)的电信系和信号系毕业生可视为高等学校毕业者;其余人员均视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者,特此函复。”

1983年1月15日高教字1号文全文如下:“1957年1月16日部教育局曾以教字(57)字第8号文件对原东北铁路学院管17班(1948年10月至1950年10月)未列为大专。近年来不少人来信和来访对此表示异议。经查证,根据当时情况该班,应定为大学专科二年毕业,希望按此办理。1983年1月15日”。

当时我是13班(队),我的同学有:韩刚礼(铁道科学院老战协秘书长)、聂德禄(原铁道部基建总局政治部副主任)、张青苍(原建厂局局长)、薛明权(原基建总局机关党总支书节)、冯喜文(原哈尔滨物资办事处副主任)等。

三、中共铁道部党组(84)铁党审字18号通知《关于确定原东北铁路学院学员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问题的通知》

全文如下:“原东北铁路学院(本院在哈尔滨市,分院在沈阳市),是1947年5月在解放战争比较艰苦的时期组建的。为了适应解放战争和扩大解放区的需要,东北军事委员会铁路总局在哈尔滨创办了这所学校。除从在职职工中抽调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进行培训外;还从社会上招收具有中等文化程度,年龄在18岁至25岁的青年入学,其中1948年底入学的约有400人。学习期间为9个月,第一学期全部学政治,第二学期学习部分铁路专业知识,在校期间食宿、服装、文具讲义以及生活零用费等由学校负责供应。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到各铁路局、部分去铁道兵、也有随军南下的。根据中央组织部组通字(83)49号文件《关于建国前我党开办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延安中学等校学员参加革命时间的通知》精神……凡是1948年底前招收的青年学生,其参加革命时间应从入学时算起”。

我1949年3月毕业,我的考试成绩还不错,发毕业证时我是前六名,我觉得我的财会业务学的最好。我们发了毕业证,全文是:“毕业证书  管字1144号  安惠文在本院第三期管理系学习期满,考试成绩及格,准予毕业。  东北铁路学院  院长:吕正操  教育长:孟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九日”。

毕业啦,我们同学除10队分配到铁道兵外,其他同学都分配到各铁路局,我和韩刚礼、李政民、聂德禄十几个同学被分配到刚解放的锦州铁路局

1949年3月我们离开了母校,各自奔赴工作岗位。我和同学们要去锦州铁路局报到,因为长春至沈阳段铁路上未修复,我们乘火车从哈尔滨出发,经吉林、梅河口到达沈阳,到后安排我们住在沈阳铁路局招待所,第二天组织我们到东北铁路学院沈阳分院参观学习,然后乘火车直达锦州车站,到锦州铁路局报到,我和韩刚礼、李政民被分配到经理处(即财务处)实习三个月,当时处长是郭泉、副处长崔鲁君,财务科长曹文章。因为我是团员,在学院时即申请入党,到锦州后,我在工作上积极肯干,要求进步,于1949年6月9日秘密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不久我又被选为处工会兼职工会主席,行政上把我安排到生计科工作,因为生计科下设有:粮食加工厂、两个供应站、生活列车等,工人较多,让我学习做思想政治工作。由于锦州是新解放城市,到处还是断垣残壁,国民党留下的被炸毁的碉堡还留在市中心,火车站前被国民党飞机炸的弹坑还在。国民党的飞机常来偷袭,国民党的残匪尚未肃清,为了防止敌人破坏,我和同学韩刚礼、李政民以及先期曹有同学等组织了护厂队枪支由经理处提供的:有两位处长的两支手枪,一支是枪牌橹子、一支是驳壳枪,公安处发给了几支步枪。每天晚上巡查粮食加工厂和供应站仓库等小单位治安情况。我还记得有一次在路上,与地方政府组织的民兵自卫队相遇,几乎交了火,都是枪上了膛,对方问:你们是做什么的?我们也问:你们是做什么的?对方答:我们是民兵自卫队。我们也回答是:铁路护厂队。一场误会消除了,这才各自走一边。这次虽然有惊无险,但是还是有点后怕,万一枪走火伤了自己人,那太可怕啦,我们也有点太冒失啦。

处里为了保障铁路沿线职工生活。处领导派我带两个工人出生活列车,到葫芦岛铁路沿线,供应沿线车站、养路工区职工的生活用品。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出去工作,又是第一次看到大海,在码头上看到了国民党起义的重庆号军舰。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生活列车停车的地方,下边就是海滩,正逢落潮的时候,我们到海滩上捉小螃蟹,不一会就捉了半铁桶,回到车上用油炸螃蟹当菜下饭,我们连壳带肉一起吃,真香啊!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啊。任务是完成了,可是也出了小纰漏,在锦西车站停车时,有一位工人出于好奇心,把一列货车的两节车厢中间的连接器(即车钩)给拉开了,被列车长发现了,虽然我向车长说了很多好话,也赔礼道歉了,说明了工人因为不懂出于好奇心造成的。可是车长,得理不让人,说:'必须上报局调度’。回处后也没有人追究此事,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一项任务。

1950年7月1日,因为我在经理处做兼职工会主席,经常向上级工会汇报,可能他们认为我还可以,所以局工会发令调我到局机关工会任工会干事,是脱产工会干部了,我从此离开了局经理处。机关工会主席是刘国卿,是一个胖子,我来后主要是做些内勤工作。机关工会主要是参加一些社会政治活动,我刚到工会没有好久,则筹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活动。我的任务是做游行队伍的联络员,为了留下庆祝活动的真实写照,我负责照相,我是刚学会的,我不仅照了庆祝活动,还跟报社记者学会拍照了天空飞翔着的飞机的照片,我真的照到了一张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的照片,当时不知多么高兴啊!这是我第一次学会照相,心中有那么一种成就感。

不久我被调到区工会组织部任主任干事,这是我从事人事干部工作的开始,也是我在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也是我从事政治工作的开端。当时区工会主席是杨向荣,是养路工出身的老革命者,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组织部长是杨文、许焕文,都是老铁路职工,他们对我都很好,把我当成他们孩子看待,杨文部长调铁道部总工会后,回锦州区工会检查工作时,特意把我叫到他那里去,说是要看看我,一见面就说这孩子都长大啦,足以说明他们对我的关怀和爱护。其他同志对我都很好,我就生活在这样和谐友谊的革命大家庭中,培育了我一生受用不完的良好的革命品德,但也有弱点,就是没有经过风雨和挫折的锻炼。当时我把组织部内勤工作搞的井井有条,又肯学习,如我学习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后,在学习会上发言,我引证从雷峰塔倒塌来分析从量变到质变,深受同志们的赞赏,也深受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后来调来一位部长孙国斌,他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不久又调来一位可敬的大姐-刘宝珠。总之在区工会这个大家庭中生活是很愉快的,使我得到健康地成长。

好景不长,1952年局成立锦(州)承(德)线工程处时,工会也成立了分区工会,区工会派我到分区工会,任分区工会委员、干部指导员,当时我也愿意到基层锻炼一下,从此我开始走进工程部门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年啊!当时工程处的任务是:修复从义县到承德市的铁路施工任务。当时分区工会主席是赵僖民,是一位严肃认真可敬的老大哥,我们相处、和工作都很和谐。当时我的工作任务是:在各个工程队组织建立工会组织,以利开展各项工会活动。当时我们都是一些年轻人在工地上过着集体生活,生活过的也很愉快,当时那条线上物价很便宜,我记得鸡蛋一分钱一个。我们开始住在朝阳县,我都是步行到各个工点工作;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我们又搬到叶柏寿火车站住,这里是西可以通往承德、北可以通往赤峰,是一个小的火车枢纽站。我去过赤峰火车站,也去看过了花木兰点将台,就是一个大土堆子。我还记得在赤峰那里卖了一条羊毛毡子的褥子和一条皮带,用了很多年。

由于工程进展顺利,1953年初锦州至承德铁路全线通车,我们搬到承德市,由于工程已完工,工程处撤销,改建为承德铁路分局,我们工程分区工会也改为承德铁路分区工会。当时由于地方派来一批干部,主要是主管党群工作,我们工会也派来一位工会主席,资格有点老、架子有点大,不和我们这些'小兵’接触。这时赵僖民同志被调回区工会,我们下面这些人如我和李本超等一如继往一样团结友好。 可是上面则是内部斗争激烈,因为我们都是平民老百姓,根本不了解内情,只知道后来地方来得那些干部被打成了反党集团,没有好久我即离开了。可惜的是我在承德那么长的时间也未去过《避暑山庄》,这也是终生遗憾啊!

1953年5月,我被调往黑龙江省伊春新成立的铁道部第六工程局区工会,我到区工会后仍然是分配到组织部任干部指导员。这次调动的原因是:一是工作需要;二是因锦州区工会主席杨向荣调任六局政治部主任,区工会支援一批干部,我是其中之一。我们是乘火车到达小兴安岭林区城市伊春的,伊春最大的单位是森林工业局。我们到伊春后,住在一个大仓库里、用竹席子隔成的工棚,因为没有食堂、吃饭都在露天地里,有时飘着雪花、伴着风沙用餐,在职工中流传着一个顺口溜:“早穿棉、午穿纱,守着火盆吃西瓜。”。形容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变化多端。但是我感到工作是愉快的,心里是充实的。

六局的干部绝大多数是来自锦州、济南、齐齐哈尔铁路局的党政干部,行政干部多数是随同马千里局长从济南来的,但也有锦州局的,如财务科副科长王明岐,也是我们东北铁路学院的同学;区工会多数是来自锦州,如刘绍犹、宋起凤、任德贵等,但是大、小王焕是来自齐齐哈尔的。

我们六局的生产任务是:修建汤旺河到林区的铁路。就是从汤旺河向森林深处修建铁路,是在原始森林中修铁路,那里连人行的路都没有,施工人员要进去,只能踩着'塌头墩子’前行,否则就会陷入沼泽地里,修这条铁路真是困难重重。

我在区工会工作了三个月后,因为成立局医院需要人,政治部把我调到医院任政治指导员。院长是由卫生科科长徐逸尘兼任。我当时还不满二十岁,让我到一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又是青年人集中的单位;让我做领导,工作要独立做主,我心中实在无数。加之人地两生,医院里我只认识一位护士,那是因为我有一次饮食不注意,患了肠炎、拉肚子,我在大工棚中休息,是她来送药的,当时印象是一个白白胖胖的穿着白大衣的青年女医生,到了医院才知道她叫祖香兰,她是医院的团支部书记,也是我的工作上的有力助手。因此,我在医院工作期间,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医院女同志多,一定要严肃谨慎,和女同志谈话都要一律开着门,以利避嫌;二是医院知识分子多,要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要多尊重、少歧视,要多疏导、少批评。如对上海局调来的主治医师杨祖震老医生,我非常注意尊重他、仔细的听取他的意见,对知识分子从生活等各方面关心他(她)们,以利调动发挥他(她)们的积极性。在医院短短三个月的工作,在群众中对我的工作反映还好,和年轻的朋友们建立起了革命的友谊,连工友们也说小指导员是个小大人,很有水平。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做领导工作,也是初试锋芒。由于六局撤销,我被调到局政治部,统一分配到铁道部建厂公司;六局医务人员被分配到铁道部隧道公司。于10月份我们离开了伊春。

我于1953年11月到北京铁道部建厂公司报到,暂时住在前门'杨梅竹斜街’铁道部招待所,这时医院的同志们也都到了北京,她们住在北新桥四条铁道部招待所,我抽时间去北新桥招待所看望了祖香兰同志等,没有好久她们搬到南口去了,我也被安排去建厂公司北京一处参加冬训工作。

2003年9月24

(0)

相关推荐

  • 铁道部曾经的11所直属高校如今怎么样?西南交大执牛耳

    我国铁路发展迅速,如今国内很大一部分地级市也都通了高铁,可以说铁路人才在我国需求量也是较大的.而要说培养铁路人才,铁道部当年所属的11所本科高校可谓功不可没,如今很多年过去,这11所高校现在发展得怎么 ...

  • 锦州一日之头晌儿

    如果你有空闲时间的话,可乘坐K5012次列车,车资40.50元,早7:08分沈阳站发车,上午10:00左右到锦州站.你出了车站往左侧,也就是东侧走大约500米,就是旧满铁锦州铁道局的办公大楼.据说,该 ...

  • “铁老大”辉煌岁月:铁路系统当年11所本科高校,如今身在何处

    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上最牛的,是共和国长子"辽老大",而行业里最牛的,就是铁路系统"铁老大". 据老铁路人回忆,当年系统内保障之齐全,可谓应有尽有-- 24小时 ...

  • 人生一晃,人生二晃,人生三晃,没了

    人有人的规则,命也有很多无奈,总有一些放不下,总有一些离不开,人生的话,总有一些沧桑,也有一些伤感,别太在意别人的话,别太在意自己的失败.是非的人,总有自己的是非,无奈的放下,也是人生的安静,孤独也是 ...

  • 人生“二十四”德

    人生"二十四"德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 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 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 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 人的自尊 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 ...

  • 亚当熊 GTA5线上联机ol土豪人生 二傻闯监狱

    [视频在下方!!!] 很多粉丝一定没看过老视频 熊哥自己偶尔回顾一下,感觉那时的自己非常有趣, 完全不像现在这样的娴熟老练. 不过,老视频隐约已经可以看到如今的逗比解说的影子. 老视频精编后重新出炉亮 ...

  • 作家驿站:李文贵《奋斗人生》(外二首)| 主播晓艾 | 心香文艺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李文贵作品,主编黄幼中 人生都要有进取 成功 主要靠自己 风华正茂 好年纪 每人都会有机遇 人生一定要努力 付与收 一般成正比 困 ...

  • 贾平凹:打油诗《人生二十别》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 人生二十别 (打油诗)   贾平凹   老伴是唯一的,别厌烦: 儿孙是独立的,别宠溺: 亲人是连筋的,别分开: 朋友是真诚的,别虚假: 感情是相互的,别为难: 生活是享受的,别 ...

  • 奋斗人生最有魅力

    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因为这是你唯一能确定只赚不赔的投资. 1,努力奋斗 毁掉友情的方法有很多种,借钱不还就是最彻底的那一个.为什么有些人宁可毁掉一段友情,失去一个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也不愿意还钱呢? ...

  • 千古奇文《人生二十四情》,百读不厌!

    人生二十四情 最难舍的是交情: 最难谈的是感情: 最难忘的是友情: 最难寻的是真情: 最难写的是心情: 最难还的是人情: 最难懂的是表情: 最难说的是激情: 最难知的是动情: 最难免的是日久生情: 最 ...

  • 人生二百最 你悟出了人生多少最 越读越聪明 珍藏

    人生感悟,就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对人生的一些感触和觉悟. 个人感悟因不同生活经历和个人修养品德的不同而有所不 同.也是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对自身经历事事百 态突然的看的清晰通透,因个人素养不同所处地 ...

  • 【望安山文学】张林||人生二题(随笔)

    人生二题 作者:张   林     主编:非   鱼         在人生面前,许多人都跌倒了.         有两个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故事:         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