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玉成 | “龙门十寺”及其唐代造像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隋唐时代,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称制,改洛阳为神都。唐代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空前繁荣,上自帝王将相、后妃公主,下至僧尼大众、庶民百姓,纷纷造像乞求功德。造像工匠,除政府控制的以外,还出现了商业性的自由工匠。
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亡母长孙皇后做功德开凿了阿弥陀佛造像一铺,这就是宾阳南洞的正壁造像,完成于公元641年。在窟门外侧有摩崖雕刻的著名的《伊阙佛龛记》,由岑文本撰文,褚遂良书丹。碑中赞颂李泰:“发挥才艺,兼包礼乐。朝读百篇,总九流于学海;日摛三赋,备万物于词林……长人称善,应乎千里之外;通神曰孝,横乎四海之滨。”李泰用佛教的功德以彰其孝,刊碑以显其才,实有深意。据史书记载,“时皇太子承乾病蹇,泰以计倾之”,“潜有夺嫡之意”。
■ 宾阳南洞 正壁
唐高宗初年完工的“敬善寺石像”,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的生母韦氏所造的一个中型石窟。学者们曾长期误以为此窟就是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的“敬善寺”。然而,李德裕在一首诗序中说“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石窟中怎能种树?刘沧在《登龙门敬善寺阁》一诗中有“独步危梯入杳冥……花落院深清禁闭”句,石窟内又怎么有高阁、危梯、深院?1981年4月在龙门东山北阜出土了“唐故陆胡州大首领安君墓志(安菩萨)”,终于证明了“敬善寺”位于东山的事实。而敬善寺石像是附属于敬善寺的佛龛。
■敬善寺 南壁 阿难、右胁侍菩萨与天王像
■ 龙门石窟 敬善寺 窟顶 飞天
■香山寺
■奉先寺 卢舍那佛
■奉先寺 卢舍那佛
■奉先寺 北壁 托塔天王像 局部
奉先寺 北壁 力士像 局部
■优填王造像(最初的释迦牟尼雕像,佛教最原始的偶像)
■万佛洞
■万佛洞南壁的小佛像
■古阳洞 北壁 交脚弥勒像 北魏
惠简洞 弥勒像 唐
■大万五千佛洞(擂鼓台中洞) 正壁
■窟顶
■摩崖三佛
来源:嘉德教育 旃檀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