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前茶,贵如金”?
明前茶,贵如金
清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曰清明。”清明新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
新茶 ,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人们喜喝新茶,这是因为大多数茶类新茶口感和色泽都好于陈茶,但从营养和保健角度看,新茶陈茶孰优孰劣,营养成分佳,隔年以后,因为光、热、水、气的作用,茶叶其中的一些酸类、酯类、醇类物质以及氨基酸、维生素发生氧化或缩合,形成了其他不溶于水或易挥发的化合物,人们需要的茶叶有效成分却减少了,不仅口味受影响,营养也打了折扣。但是像普洱茶、沱茶、六堡茶、黑茶等几种特别的茶叶例外,只要存放得当,反而是越陈品质越好。
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明前茶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其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品质上乘。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诗中说到“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就是说“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实际上就是“明前”。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桐始华,田鼠化为鹌,虹始见。”古人认为,清明过后,桐花开放,日头愈强,喜阴的田鼠回到地穴中,雨后的天空开始有彩虹出现。
清明与寒食节相近,唐代以后逐渐合而为一。寒食节原有的祭拜、扫墓、禁烟火、吃冷食等风俗,逐渐附着于清明节,又逐渐增加了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清明前后,也是一年一度新茶上市的时节。清明前采制的茶叶,被称为“明前茶”。“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雨前茶”则是指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
刚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马上喝。先放上一到两个星期,味道会更好。新茶一般带有“火”味,如果马上冲泡,喝了过后嗓子会发干,而且味道也不鲜美。另外,新炒制的茶叶中还残留水分,不利于保存。
由于明前茶都比较细嫩,冲泡时不要用沸水,一般以80度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才能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中营养成分不易被破坏。
在好茶之人心中,饮上一杯当年的新茶,可能才是这一年真正的开始。正是: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