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元宝石”
上周末去博罗乡间骑行,在龙溪街道礼村社区黎屋村村边的一堵矮墙上,看到一个特别的石构件。这个石构件样子像一顶帽子,反过来又像古代的元宝,姑且叫它作“元宝石”吧。这“元宝石”由坚硬的麻石雕琢而成,底部(倒过来变成顶部了)像搓衣板一样刻着一道道横条。它被砌在矮墙上,变成墙的一部分了。
黎屋村的“元宝石”(东江摄于2021年6月)
这玩意儿我以前在别的老村也见过,但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因为我看过的都是废弃的了,没见过正在使用的。我这人比较喜欢寻根问底,就找度娘去问。现在度娘可聪明了,什么都知道。原来,这是旧时染布作坊用来碾整染布成品的特有工具,又叫“踹布石”、“踩布石”等。踹布时,先把染好色晒干的棉布卷在下面的布轴上,放在垫石上面,再将踩布石压在布轴上。踹布匠手扶在木架上,两脚分开站立于踩石两角,双脚不停地左右晃动踩石,反复碾压布轴,直至布面平整光滑。
踩布示范复原图(图片来源于网上)
我生也晚,没有见过这样的染布作坊,只能靠想象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落后的作坊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这些不易损坏的踩布石,就被遗弃在外面,或者发挥一点“余热”,像黎屋村那样被砌成了围墙。
其他“踩布石”式样(图片来源于网上)
龙溪黎屋村的这块踩布石,会有什么来历呢?石头不会说话,我想,这块踩布石起码有几百斤重,失去作用的石头人们不会费劲从其他地方搬来,因此,它应该本来就是在这附近的。黎屋村离礼村圩不远,礼村靠近东江,水路交通方便,在当年可是一个圩市,是一个货物集散地,附近的农民都会挑着东西来这里进行商品交换。这样,在繁华热闹的礼村圩附近有一个染布作坊,那也是不奇怪的。不知黎屋村有没上了年纪的人知道这块“元宝石”的来历,我说得对吗?
乾隆御题《棉花图》里的染布作坊,左下角黄色格内即在使用踩布石(图片来源于网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