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卡罗拉磕了药

熟悉Corolla车系的车迷大概都知道,在海外(部分)市场,两厢的Corolla被唤作Auris,这当中也包括日本。

如今丰田推行缩减车系,车名统一化的策略。而在这之前,在日本销售的Corolla两厢版名字叫Auris,与专攻日本(以及少部分海外市场)的Corolla Axio/Fielder不同,卖给日本人的Auris虽然也是日本生产,但作为一款全球车,它沿用了欧规Corolla的设计。

而在初代Auris活跃的年间,丰田以它为基础捣鼓出了姊妹车型Blade以丰富产品线。诞生于2006年的它与初代Auris不同,其更强调高级感,面向的年龄层也比Auris要老一点。如果单论产品调性的话,Blade与现行的雷克萨斯CT200h是有那么一点像,都是小型高级车。

根据丰田的构想,Blade的受众主要是一把年纪(50-60岁)还不忘玩乐的中老年人,或者是一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考虑将那些长得像个棺材的MPV换掉的消费者。

要造一款让中老年人满意的上级车款,用Auris那套自然是不行了,因此,Blade虽然沿用了Auris的底盘,但其后悬挂从Auris的扭力梁换成了双叉臂结构——说“换”似乎优点不合适,因为当时的Auris四驱版也采用了同款悬挂(Blade部分车型亦提供四驱版);动力则换上了输出167PS的2.4L机器,匹配一套带模拟7速的CVT;外观相对于Auris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动,内饰则通过增加皮质包裹以凸显高级感,配置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例如半自动式的自动泊车系统。

高级是够高级了,但要满足玩乐之心,这样的Blade显然不太让人满意。在约1年后,丰田带来了Blade的全新型号,Blade Master…将其理解为“剑圣”倒也没有不妥。但其实Master取自Masterpiece这一单词,后者意为“杰作”。

新车与普通型号最大的不同点,除了不提供四驱型号以外,便在于那副输出280PS的2GR-FE 3.5L V6机器,你可能觉得这种放在Harrier(日规雷克萨斯RX)、Estima甚至Alphard的机器没啥激情可言(虽说路特斯曾采购同款机器作为Evora的动力源,这是后话),而且剑圣本身的车重可不少,都接近1.5吨了!但5.25kg/PS的马力重量比,与搭载3.0T机器的Supra(E-JZA80型)相若。匹配带换挡拨片的6AT,只需6.6秒剑圣便可完成百公里加速。

而在日本,Blade Master经常被拿来跟人靓声甜的147GTA,有四驱外挂的Golf R32,以及日系同胞Mazdaspeed Axela,虽说百公里加速不一定能战胜对手,但单论发动机输出绝对是同期最强了。

这副3.5L发动机也是Corolla车系历史中排量最大的一款。

虽然定位与Auris大不同,但Blade Master也算是弥补了一些遗憾,因为从Corolla RUNX到初代Auris,从某些热爱开快车的消费者之角度看来,Auris缺失了以性能表现为卖点的型号。要知道,丰田曾为Corlla RUNX提供2ZZ-GE,它拥有与Celica一毛一样的190ps输出。比起同年代的EP3型Civic Type R,虽然是弱了不少,样子也长得过分老实,但有总好过没有嘛。

尽管Blade车系只卖给日本消费者,相比Auris也有了不少更适应日本市场的设计,但终究定位过于特殊,因此并没有创下什么好成绩,发售头一年只有前几个月能够达到销量目标(3000台),之后便迅速下滑,即便有Blade Master这种非常具有特色的车款推出,销量也未见起色。最终在2012年Auris换代之际,Blade正式走进历史,从此,剑圣之名不复存在。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大概也会很清楚,Blade Master算不上一台性能车,高性能只是它其中一个亮点而已,可惜的是,它最终也未能受到大部分的青睐。或许,这台嗑药嗑上头的Corolla,只能恨自己投错胎了。

Blade型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