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中国药企:95%的药都是仿制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医药却是最奇怪的行业,并不是简单地由买卖双方决定价格。患者,也就是买方,从来不能选择产品,而得由专家和医生来决定,当然,买方常常也不用付钱,医保就能买单。目前,我国有5000多家药企,但是99%的都是仿制药企业,19万个药品批文里95%也都是仿制药。
仿制药是在品牌药专利过期之后,合法仿制出的廉价版本。一般来说,它在剂量,强度,给药途径,性能,质量和预期用途方面都等同于原始药物,但名称不同,价格也比原始药物价格低30-80%。仿制药的广泛应用被称作是“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进步”,不仅维存了百万计的生命,还为各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极大地减轻负担。
说到仿制药,就不得不提作为“世界药房”的印度了,目前全球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仿制药出自印度。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的人均收入才50美元,全国有2/3的人口吃不上饭,看不上病。1970年,印度首位女总理英迪拉力图改变全国局面,硬性通过了《专利法》,条文里规定印度只承认药品制造方法的专利,不承认药品的产品专利,这意味着全世界新出一种药,印度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原药品制造的方法,就能进行合法生产了。有了《专利法》撑腰再加上印度政府的扶植,越来越多仿制药厂在印度开办,2017年印度就向世界出口了20%的仿制药,仅是2018年一年,印度仿制药出口额就达到192亿美元。
但其实,印度仿制药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还是在中国学到的经验,因为中国就是靠建国以后大量生产青霉素、抗生素的仿制药才让全国人民都有药可吃的。但是,我国虽然大部分药都是仿制的,却不像印度那样“无所不用其极”,连专利还没到期的药都去仿,所以我国的仿制药大都只是在国内用。
可就算有专利限制,到2020年我国仿制药的规模依然达到了千亿级别。据悉,在2014年至2020年的7年时间里,有2590亿美元的药品面临专利到期的风险,其中预期有46%的市场份额会被仿制药侵蚀。仿制药高额的利润以及新药研发的巨额成本也让强生、辉瑞等国际制药巨头纷纷开始考虑转战仿制药行业了。如果是这样,在对抗新型疾病和重大疾病上,全球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除了对创新的侵蚀外,我国仿制药这一伟大的公共卫生事业背后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有时成为了一些人牟利的工具。
国产仿制药比原研药效果差也是常有之事,据悉70%以上的国产仿制药药效与原研药存在差距。在北京打工的孙某半年前被查出糖尿病,在救急的降血糖药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吃完前一周,他拿着药盒到药店买到了包装一模一样的药,却在吃过之后出现了血糖不降反升,心跳过快、呼吸不畅的症状,这才了解到原来这药并不是原来的厂家生产的,而是药效不足的仿制品。
当下,对中国大多数仿制药药企而言,决定其生存的因素常常并非药品药效,而是与医院的关系,没毒不害人就好,能不能救命则是另外一回事。2006年,钟南山院士也曾在“两会”期间向药监部门发难,质问为何一时间出现如此多药号。可对于地方监管来说,由于许多仿制药企业是利税大户,整改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所以,虽然现在的情况早已比2006年好了不少,靠谱的仿制药也越来越多,但想要彻底整肃行业的不透明和乱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