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就是路

上卷 第十五回 总论 (3)

我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26个人,只有六七个人考上了初中;初中同班有50个左右的同学,只有五六个考上了高中;高中同班有70多个同学,又只有五六个同学考上大学;当然,有花钱买的,有复读的,实际上多了一些,但大多数同学,就这样一步一步离我而去,分散在人生的路上。后来世事洞明以后,方才晓得:*********考试,并不是为了提高人,而只是选拔人,分化人,建立等#@#级制,让少数@#人先@#富起来,仅此而已。

实际上,读了书,并不一定就真的富了起来,学校的筛选只是第一步;到了社会,又开始了第二步筛选,不同家庭出身的,处境又不一样,有直接进了检察院的,有进了银行的,有到了省府的,有回部队的,没有背景的,就依次进了各种企业。再过一些时间,时间开始筛选,有人离婚了,有人抑郁了,有人自杀了,有人疯了,有人病了,当然,也有人升职了,有人发财了,有人升官了等等。总之,我世事洞明以后,方才晓得:社会的法则,依然是选拔人,分化人,建立等级@##制度,让少@#数人@##先@##富@#起来,仅此而已。

大多数人的命运,就像彩票广告商说的那样:你一辈子挣一千万的希望,要远比买彩票低。

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抱有希望呢?我不晓得。大约是因为,还有彩票可以买的缘故吧!虽然一无所有,但至少身上的肉,还能卖几个钱。白马@#会所或者至高@##一号,生意还可以做,而且暂时还红火,所以,还不至于绝望。

我对于这些已经麻木的年轻人,出卖肉@##体或者灵魂的人,是不想多说的。只是对于那些敏感的年轻人,比如前几天跳桥的17岁的少年,心里总是挂念着他们的前途。17岁的少年,或者像瑞珠,宝珠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未来在哪里?难道只有死,只有出家,只有疯掉才是他们的归宿?而且,出家的地方也是“金缕玉衣”罩着的龙潭虎穴;精神病院也是一个不死不休的镇静伏诛之地。所以,还不如死了的好。

年轻人没有活路,很多人说都怪他爹或者他妈,这事儿我不赞同。

当年孔老二过泰山,见一老妇女在坟前哭的很伤心,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你看,“苛政猛于虎也”——这是孔老二两千年前的总结,比咱们现在怪人家爹妈,怪人家家庭,怪人家智商不足,要高级,要深刻的多吧?

唐朝的柳宗元以前也不信孔老二的话,但他被贬到永州任司马的时候,听到捕蛇的蒋氏跟他讲的故事之后,他才信“苛政猛于虎”的这句话,他说:“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种毒蛇更厉害呢!”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传世之作《捕蛇者说》,九年级上册还让你们学过。

现在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17岁少年跳桥这件事儿,很多人责怪这个孩子的母亲,说是她逼孩子太深,这就像我们责怪永州那些收税的人一样,收税的人为什么要逼迫蒋氏呢?还不是上面的政策要这样?孩子的母亲为什么要逼迫孩子呢?还不是因为学校的录取制度?还不是将来社会的招聘制@度?雇@佣制#度?进而再进一步,还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些制度,比猛虎还狠,比毒蛇还毒,你们责怪这孩子的母亲,还不是财狼当道,只问狐狸?睁着两只眼,就是不往深处看,跟“瞪眼瞎”有什么区别?你们还说是孔老二的学生,我看智商真是连柳宗元都不如。

有些人就不服气,那我出道题,考你一下,话说四十年了,某个人总是乘你睡觉的时候,偷偷脱你衣服了,现在,你就剩下一件内裤了,你醒了,发现他了,结果他对你说:“我这都是为了怕你热着啊,我绝对是为你好,请你相信我。你看天这么热,为了让你更加的凉凉,你把内裤也脱了交给我吧!”

请你回答,你脱还是不脱?

有些人说不我肯定不脱,但实际上,这些人马上就脱了,为什么呢?因为脱他衣服的,是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貌若天仙,明眸皓齿,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啊!她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浮萍。它来攻坚,真是无坚不摧啊!如果她都拿不下,那她还有个妹妹,更是如山似水的美,她叫娍(sheng)囼(tai),她来保护你,你还不束手?

路,对于年轻人来说,浮萍也好,娍囼也罢,碧水蓝天,金山银山,恐怕你最多只是看看,过把眼瘾,意淫一下罢了。桥下面有路,但它是给车走的,不是人的路,你跳下去,它就变成了死路。

人的活路有没有?特别是年轻人的活路,到底有没有?

肯定有。

但在哪里?

就在于你不要沉睡,也不要恼怒,学习使你不再迷信,戒色可以使你清醒。

学什么?推荐给你一套书,叫《毛@#@#选》。其他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而这套书里有路,最重要的是:它是大路,是活路!我当年就是靠着这套书做指南,走出来的。

总之,活路,本来是没有的,鲁迅说,“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而我的看法是:“它就在脚下,心之所向,就是活路。”

(第十五回完!)


如果你觉得一套书太厚,又有点久远,那就读我写的心路历险记——《一心集——中国的红与黑与白》,或可祝你一臂之力。

作者著作:《一心集——中国的红与黑与白》第四版,售价200元,学生价100元;只有电子版,没有纸质出版物。加作者微信:duoleibei001,请注明:购书+一心集。非诚勿扰!

《一心集》简介: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