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单口喜剧(脱口秀的“亲戚”)
某天,在头条搜索关于演讲的视频。至于为什么是头条,是因为手机上好像没啥别的APP有视频吧。
我想搜的是“我是演说家”什么的,很正经很励志那种。结果这不靠谱的头条,给我弄了一堆今晚八零后脱口秀之类的,我还一不小心就看了一整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脑子里还会闪过王自健、李诞、建国、思文、程璐、交大什么的。而且和看段子的时候差不多,搞笑的段子总也记不住……
遥想当年也是看过一点这档节目的,好像并没有心动的感觉。时隔多年,我怎么会爱看这类节目呢?排除一切不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对段子的热爱吧。自打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能让我坚持阅读的,除了丛非从,也就只有段子了吧。
恰逢看到有群友说近来爱看脱口秀,于是加了好友,约了一起看。在关注演出的同时,也顺便了解到脱口秀与单口喜剧的异同。简单说,正经脱口秀是《锵锵三人行》(感谢百度,让我在发出前改掉了“铿铿三人行”)那种,不以搞笑为目的;单口喜剧则是吐槽大会那样的,原创搞笑段子集锦。
在218视觉工厂看的单口喜剧表演。楼梯弄得特窄,只容一个人通过、不建议会车的样子。现场观众爆满,气氛热烈,即使有空调、开着冷气,也热得够呛。散场时排着队依次经过对胖子不太友好的楼梯,突然想:这样的环境,怎么通过消防安全检查的呢?继而又想,不知道有没有办下来消防许可证呀?
表演是即兴喜剧和单口喜剧双拼。即兴喜剧是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一起提出、确定关键词,演员来按题表演。单口喜剧则是几位演员轮流上台,表演(主要是说)各自的段子。两种表演都是第一次看现场演出,有新鲜感。
尤其喜欢十五号的单口喜剧。十五号大概是艺名,段子讲得好啊,让我羡慕得不行。我要有这水准,当个段子二传手想必也是有滋有味的。而且人家创作的也好,印象深刻的有俩:一则是关于公交地铁上大爷大妈隔空声音占座的,一则是家里父亲的捧哏式催婚的。但我想让他与众不同的,是比较干净的风格。不是说决不能爆粗口,但总要看看必要性吧。在十五号的表演里,没有看到什么引起不适的诸如粗口、歧视之类的;关于自嘲、调侃,也处理得恰到好处。
和朋友聊到小剧场的艰辛,很是佩服那些坚持在演艺道路上的人。也许有的表演还不足够好,但是,“艺术家哪怕有上千个缺点,但只要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那就是可取的”。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