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系列 | 江山和江湖:刺客和游侠 2024-06-15 20:39:05 侠客有两种形象,一种是为主子卖命的刺客,一种是讲究人生德行的游侠。这两种形象都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中,分别给他们列传,称《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何为刺客?公元前515年,吴国出现了一件大事。公子光派专诸刺杀了吴王僚。事情要从伍子胥说起。伍子胥逃到吴国来,要求吴王僚为他派兵打楚国。吴王僚认为这是公报私仇,不同意。于是,伍子胥就把主意打在公子光身上,他知道公子光想取代吴王僚做大王。伍子胥把专诸介绍给了公子光。专诸传说今无锡人。屠户出身。长得目深口大,虎背熊腰,英武有力,对母亲非常孝顺,是当地有名的孝子、义士。时机终于到了。吴国的军队被围困在楚国。公子光对专诸说∶现在可以下手了。专诸说∶杀掉僚没有问题,但是母老子弱,请给予照顾。公子光答应照料专诸所有的身后事。那一天,公子光宴请吴王僚。吴王僚也不是个等闲之辈,带来了很多卫士,从公子光的府邸一直排到王宫。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鱼中剑,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这个事情被司马迁写进了《刺客列传》。除了专诸,《刺客列传》还写了曹沫,豫让,聂政,荆轲的事迹。他们5个人又被称作为中国古代5大刺客。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呢?太史公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太史公显然是称赞了他们舍生成义的精神,这大概是与他自己的处境和心态有关。何为游侠?要讲的这个人取之于《游侠列传》。《游侠列传》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其中郭解讲得最多。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做了很多坏事,心中愤慨不快时,就杀人,他亲手杀了很多人,他还私铸钱币,盗挖坟墓,藏匿那些犯法抢劫的亡命徒。不过,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但他都能在危急时脱身,即使捉了起来,也能遇到大赦。等到郭解年纪大了,他开始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所以他得到了很好的名声,也有很多朋友。有一次,他的外甥与别人喝酒,强行灌酒,争执中被别人杀了。他的姐姐要他为儿子报仇。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于是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袒露身体,去找郭解谢罪。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郭解最后还是被皇帝杀了。郭解总是帮人做事,而这些事情又常犯禁。一次,有个儒生与郭解的门客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儒生说∶"郭解专爱做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翁伯的家族。太史公是怎样评价郭解的呢?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中等人材,语言也无可取的地方。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谚语说∶'人可用光荣的名声作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唉,可惜呀!"为主子卖命的刺客,太史公强调的是他的精神;讲究德行的游侠,太史公称赞的是他的品性。在《游侠列传》中,太史公对侠客作了如下界定∶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意思是∶韩非子说∶"儒者利用文献来扰乱国家的法度,而游侠使用暴力来违犯国家的禁令。现在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合乎当时的国家法令,但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办事求结果,答应人家的事一定兑现,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做到了使危难的人获生,施暴的人丧命,却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本领。以称道自己对他人的恩德为耻。为此,他们也有值得称颂的地方。古代的平民侠客,没有听说过。近代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因为是君王的亲属,依仗封国及卿相的雄厚财富,招揽天下的贤才,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赫,不能说他们不是贤才。这就比如顺风呼喊,声音并非更加宏亮,而听的人感到清楚,这是风势激荡的结果。至于闾巷的布衣侠客,修行品行,磨砺名节,好的名望传布天下,无人不称赞他的贤德,这是难以做到的。根据这段话,我对对侠客的理解如下∶1.他们的行为常常不守规矩和法则。2.说话一定守信用,办事求结果,答应人家的事一定兑现。3.去解救别人的危难,做到了使危难的人获生,施暴的人丧命。4.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本领,以称道自己对他人的恩德为耻。5.主要是平民,生长在草根世界。6. 其下场都不太好。《史记》为侠客作了界定,还是一种史书的记载。侠客们真正进入文学想象的世界,那是要到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无名氏的《燕丹子》将司马迁《刺客列传》中重点记载的荆轲化成了小说形象,《燕丹子》也就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从侠客开始,进入江湖的世界! 赞 (0) 相关推荐 话说,侠客们靠什么生活呢? 历史上,早期的侠,像<史记>里的游侠,是有才华.有人脉,不服管的牛人. <刺客列传>里的诸位,则是受人恩惠,报恩,仗着剑术去搞刺杀的武人. 但唐传奇里,开始有另一种侠了: 聂隐 ... 刺客——历史上一个高危、重要而隐秘的职业 刺客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史记·刺客列传>中描述了五个典型的刺客人物,他们分别是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文中最后还提到了荆轲的好友高渐离拿灌了铅的筑击杀秦始皇的故事,当然,高 ... 沧海一声笑,滔滔江水淘尽了古今多少侠客梦 儿时有个梦想,就是长大后可以仗剑走天涯,做一名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大侠.大侠当然是武功高强.身怀绝技,就像降龙十八掌的郭靖.黯然销魂掌的杨过.独孤九剑的独孤求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张无忌.令狐冲.袁承 ... 我不喜欢被推上神坛的刺客:荆轲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太史公写过的刺客,为何是这五人? 文/如海 一直想写写刺客.我又翻阅了下& ... 浪荡江湖、快意人生的侠客,他们的钱从哪来?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4106字 | 阅读需8分钟 在众多武侠作品中,大侠们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从来就不用为生计发愁. 小说里的人物可以挥金如土,历史上 ... 「侠士系列」之春秋战国篇:侠以武犯禁,游侠与刺客盛行的年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这首词,是清朝陈维崧伤时感怀所作.而词中所述 ... 轻生死、重然诺,方为侠之本色:读李白《侠客行》 在2018年<国家宝藏>第一季中,经过濮存昕和翟天临的演绎,六神磊磊的<如果没有李白>一文大火,其中有云:"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金庸的武侠江湖将会天缺一角&l ... 江湖系列 | 荆轲:中国武侠小说中的第一个刺客如何形成 当我们历数各个时期的各位侠客人物时,第一个令人称道的人物就是战国末年的荆轲. 这个人物司马迁尤其喜欢.<刺客列传>5000多字,荆轲就写了3000多字.荆轲形象后来不断地出现在多种文学书籍 ... 大侠是谁?谁是大侠?|李军自选江湖系列 (10首)|总第1256期 李军自选江湖系列 (10首) ■李军(陕西) 凡俗世界不江湖 现如今没有江湖, 不需要刀,剑, 大侠都已归隐. 没有大侠的江湖已不再是江湖, 尽管在凡俗的生活里渴望江湖的风彩, 但大侠不一定都是劫富济 ... 江湖系列 | 解锁一个全新的江湖世界,你,准备好了吗?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下",这个天下和世界不是社会概念,而是一个个人化的概念.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这个"江湖"既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理上 ... 江湖系列 | 深藏不露的隐侠和天生异骨的聂隐娘 在唐传奇中写侠客已经成为一种主题.其中最精彩的小说,我认为有两部,一部是<昆仑奴>,一部是<聂隐娘>.这两部小说的作者都是裴鉶. 昆仑奴是个隐侠,也就是说他潜伏在民间,如果自己 ... 江湖系列 | 《水浒传》里的武侠人物是从侠客到侠盗的转变 如果从武侠小说的角度分析<水浒传>,<水浒传>最大的变化是武侠人物从侠客变成了侠盗.何谓侠盗? 先说"盗",所谓的"盗"就是用不正常的手 ... 江湖系列 | 《江湖奇侠传》使武侠小说走入“江湖” 现代武侠小说之所以不同于古代武侠小说,是现代武侠小说拓展了自我的表现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江湖".这个变化先从一部电影说起. <江湖奇侠传>的产生 1928年初,明星电影 ... 江湖系列 | 仙风道骨侠客行: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一) 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面世已经大半个世纪了.当站在今天的位置回眸中国武侠小说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这部小说. 文学史的构成也就是经典作家作品的排列,<蜀山剑侠传>排列其中当之无 ... 江湖系列 | 打开了武侠小说想象力的宝盒: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二) 真正显示<蜀山剑侠传>想象艺术成就的是还珠楼主对这些传统因子所作的现代嫁接. <蜀山剑侠传>是20世纪现代中国的一部武侠小说,还珠楼主是生活在20世纪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时代, ... 江湖系列 | 才子妙想与泽披远行: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三) <蜀山剑侠传>之所以被成为现代武侠小说奇葩,除了文化理念和想象力丰富之外,还在于文字组合能力,还在于小说影响力. <蜀山剑侠传>叙述比较散漫,特别是后面,甚至有些散乱,此种弊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