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陵的宫女如何伺候死去的皇帝?

公众号

女人,在封建社会的悲苦,往往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想象得到的。可以说,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帝王们不仅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依旧会受到宫女妃嫔的跪拜侍奉。

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那些曾心怀“光耀门楣”之梦的女人们,不仅要在深深庭院中孤独熬过半生,帝王死后,她们还要前往陵园侍奉死去的皇帝,时人谓之“守陵”。当然,这种死后的“荣耀”并非只有皇帝享有,有时皇后和太后下葬,朝廷也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宫女前去守陵。

守陵制度最早始于西汉,相传,在西汉初年,高祖驾崩之后,吕后出于对刘邦宠妃的妒忌,直接命人将宫中没有生育皇子的嫔妃送往陵园居住。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后宫嫔妃人数激增,负责守陵的宫女妃嫔就更多了。宫女守陵也并非全部被迫,譬如汉成帝的宠妃班婕妤,因其害怕遭到赵飞燕姐妹的迫害,便主动到长信宫侍奉太后避祸,成帝驾崩后,班婕妤又自请为成帝守陵,其死后也被葬入了陵园。

西汉皇后赵飞燕被废后,也被送到了延陵守陵,之后,因不堪受辱愤而自杀。根据《汉书·安帝纪》的记载,东汉皇帝驾崩后,宫中妃嫔女眷皆需迁往陵园守陵。所谓“宫人无子”者,便是指这些未诞育子嗣的嫔妃,而那些被朝廷安排前去守陵的宫女则被称作“诸园贵人”。值得一提的是,史籍中提到的“无子”并非都是一些未生育子嗣的嫔妃,还有从未被皇帝临幸过的妃嫔,或曾生育孩子却不幸夭折之人。

简而言之,这些女人都算是深宫内斗中的失败者。因为,曾得罪过一些人,所以,在帝王死后便被直接发配到了陵园守陵。

一代枭雄曹操也曾留下宫中舞伎为其守陵的遗嘱。

据史籍记载,曹操下葬后,各宫女眷便被立刻安排到了陵园守陵,其中,亦包括许多品阶较高的贵人。众所周知,曹操曾在邺城修建了铜雀台,供其晚年享乐所用。

相传,铜雀台上共建有一百多间房屋,楼顶还铸有一个大铜雀,气势极为恢弘。鲜有人知的是,曹操的西陵便位于铜雀台附近,宫中舞伎在台上表演时,西陵亦可尽收眼底。所以,为了死后也能夜夜笙歌,曹操命令他的一众姬妾皆要定期对着西陵歌舞,守陵方式可谓别具特色。

唐代统治者依旧延用了前朝的守陵制度,正如《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九卷中描绘的画面一般,“宫中无子者悉遣山陵供奉朝夕”。而更为惊悚的是,守陵的宫女妃嫔需要像侍奉活人一样,照顾已经驾崩的皇帝。所谓“事死如事生”,可谓一语道尽了守陵宫女的心酸。

其实,很多皇帝在去世之前就会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园,为了保证自己死后也能享受从前的荣华富贵,他们的陵寝规模一般都十分庞大。修建好陵园后,皇帝一般会先派一波宫女前去守陵,然后,命军队驻守在陵园四周,守陵宫女们想要逃跑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守陵的后妃和宫女都有哪些事情做呢?大体而言,这些宫人需要完成两项任务:

1、每天伺候死去的皇帝皇后的灵魂起居饮食;

《后汉书·祭祀》记载:

庙日上饭,太官送用物,园令、食监典省,其亲陵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

这里的庙,不是后来烧香拜佛的庙宇,而是陵庙。陵庙设置在帝陵旁边,里面供奉皇帝的神主排位,每个帝陵都有自己独自的陵庙,比如汉武帝的是龙渊庙,汉昭帝的是徘徊庙。

汉武帝茂陵

汉代人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也需要吃喝,所以就在陵庙里来为皇帝皇后提供这些服务。负责皇家饮食的太官,要送来各种食物,由陵园里的专门人员安排上供。

此外,那些宫女们还要每天早晚定时整理被褥、准备各种各样的洗漱用品。虽然没人真的会用,但所谓祭神如神在,她们心里要觉得先皇会来用,就是要用这份敬畏来完成工作。

汉阳陵出土侍女俑

2.祭祀活动

根据文献记载,在陵园当中还有很多的祭祀活动,《汉书》说:

日祭於寢,月祭於庙,時祭於便殿。寢,日四上食;庙,歲二十五祠;便殿,歲四祠。又月一游衣冠。

这里的庙,就是前面说的陵庙,而寝、便殿,都是陵园里的殿宇。

每天要在寝殿祭祀,每月在陵庙祭祀,每个季度,在便殿祭祀。具体来说,寝殿里每天提供四次饮食,陵庙中每年祭祀二十五次,便殿则一年祭祀四回。

此外,每月还要游衣冠。

啥意思呢,就是先帝生前用过的衣冠不能扔,也不能埋,平时要放在陵园的寝殿里头供着,每月还要把这衣冠从寝殿里头请出来,拿到都城的宗庙里去祭祀一番。这就是游衣冠。

看到这儿,您肯定感觉到了,这祭祀也太麻烦了吧!

没错,这些活动非常繁琐,需要很多人力物力,那么这些守陵的宫女们,自然也逃不掉劳动了。

3.凄苦生活

史书记载,为汉代皇帝守陵的宫女人数也是不少的,而这些宫女们除了劳累,内心世界也非常凄苦。毕竟是女子,身心相对柔弱一些,在守陵时又不可能让她们另许人家,也难以和娘家人沟通交流。

所以呢,这些女子大多数只能在陵园中孤独终老,成为真正的白头宫女。而且有时候,被贬到陵园,其实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从这些守陵宫女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古代皇权政治下女子的悲惨命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