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告诉你一个老上海的秘密:据说在元宵节“走三桥”能“去百病”哦(作者:张渊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元宵节传统的开启模式如看花灯、猜灯谜、逛庙会、吃汤团……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和北方不同的是,上海接灶神的日期就在正月十五夜里,清代上海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有一首诗描绘得十分生动:

肉馅馄饨菜馅圆,

灶神元夕接从天。

城厢灯市尤繁盛,

点塔烧香费几千。

作者在诗后一段注文说道:“俗语‘正月半夜,荠菜圆子肉馄饨。’是夜接灶神,点塔灯,各庙烧香,灯市烟火亦盛。又,是夜倾城出游,曰‘走三桥’”。

元宵节当天夜里,家家户户吃荠菜圆子和肉馄饨,还要点一种层层相叠形状像宝塔的“塔灯”,应该就是用来迎接灶神老爷用的。那么,值得“倾城出游”的“走三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良宵景好,携伴走桥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传统观念中,月亮是女性的代表,常听说有“月亮女神”,理所当然,元宵的风俗活动往往与女性有关。清代道光年间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节令风俗的《清嘉录》中记录了这样一段:

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

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由此可见,“走三桥”的目的是“却疾病”,故而有的地方又称为“走百病”。“走三桥”之俗,明代已有,据文献记载,元夕妇女群游,祈福保佑,以免灾祸降临。一般三五成群,最前面有一人手里持香,见有桥处,互相牵手而过。

清同治《上海县城图》(《同治上海县志》)

上海地处江南水乡,河道密布,水渠纵横,旧时县城城墙周长仅9华里(合5公里多),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而城内就有肇嘉浜(今复兴东路)、方浜(今方浜路)、侯家浜(今侯家路)、乔家浜(今乔家路)等众多河流,仅在肇嘉浜上就有曹家桥(今曹家街口)、庄家桥(今庄家街口)、虹桥(今望云路口)、阜民桥(今光启路口)、鱼行桥(今灵济街口)、蔓笠桥(今抚安街口)等十几座小桥,在方浜上也有西马桥(今西马街口)、东马桥(今松雪街以东原有东马街,已废)、广福桥(今广福弄口)、陈士安桥(今旧校场路口)、馆驿桥(今馆驿街口)、如意桥(今安仁街以西)、葛家桥(今协大祥号西侧)、长生桥(今四牌楼路口)、益庆桥(今宝带弄口)等十余座桥,平均不到200米的河段上就有一座桥,有的间距近百米内就有一桥。所以,当时上海人要跨三座桥何其容易。

《上海旧县城水道示意图》

(《南市区地名志》)新旧地名对照

不过,城里人“走三桥”大多会选择走小东门外的学士桥(又称“陆家石桥”,旧有“沪城八景”中“石梁夜月”即指此桥)和城内的长生桥、如意桥,因为这三座桥名称寄寓——升官、长寿、吉祥,犹如“福禄寿”三星一般护佑人生。

清末小东门外

陆家石桥景象(着色明信片)

1884年

《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方浜东段局部

1910年

《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方浜东段局部

《上海旧县城水道示意图》

方浜东段局部(新旧对照)

当然,上海其他地方妇女“走三桥”也因地制宜,秦锡田《周浦塘棹歌》中有一首:

元宵例合走三桥,

环洞新桥只二条。

吾愿苏家桥改建,

三桥走遍路迢迢。

注文说明写道:“正月十五夜野行,须经过三桥,名曰‘走三桥’,度民、裕民两桥皆新建之石环洞桥。”按诗文所记,当时苏家桥尚未改建为石拱桥。苏家桥即今日闵行区浦江镇的苏民,是陈行公路折弯处的一个小集镇(近苏召路口),因清代中叶有苏姓定居而得名,旧隶南汇县,1950年划归上海县。据志书记载,苏家桥在民国十年(1921年)由木桥改建为石环洞桥,并更名“苏民桥”,至此,周浦塘一带妇女才算真正能“路迢迢”了。

1909年

《松江府属全图》周浦塘苏家桥附近

1963年

《上海市交通图》周浦塘苏家桥附近

随着上海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农耕时代产生的风俗很快受到了冲击。到清末民初,上海城厢内外填浜筑路盛行,三桥再也不能随便走得到了,现在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趋于消失。不过,许多上海人仍保持着一种与“走三桥”相似的习俗,就是在新生儿满月的那天,孩子的长辈会抱着小孩去过三座桥。发展到如今,也有开着小车过南浦、杨浦、卢浦等三座大桥,似乎在不经意间延续着“走三桥”的遗风。

龙灯群舞,迎神祈福

元宵节作为全国性节日,自然是举国欢腾的,成语里有“张灯结彩”一词,尤其在节日里,灯的存在就显得特别重要。除了看花灯、猜灯谜之外,在上海还有两种与众不同的“灯”。清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里有一首这样描绘道:

艳说年丰五谷登,

龙蟠九节彩云蒸。

瞥如声涌惊涛沸,

火树千条抢滚灯。

开埠以前的上海只是一个中等的县城,元宵的灯与苏州、松江等大地方难以相比。不过,上海元宵灯节自有其特点,一种是制成有头有尾的“龙灯”,由多人舞动,舞龙灯的队伍由“灯牌”引导,灯牌上写有“五谷丰登清民乐”;还有一种用竹篾编制的形如球状的灯,叫作“滚灯”。上海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当龙灯的队伍遇上滚灯的队伍,必会发生械斗,被称为“龙抢珠”

传承至今的奉贤滚灯表演

在江南地区,元宵还有一个特别节目,叫做“迎紫姑”,上海人又叫做“接坑三姑娘”

紫姑,又称厕姑、针姑或箕姑,真名叫何媚,南朝时山东莱阳人,嫁与寿阳人李景为妾,但不被正室所容,经常被派去做打扫厕所、猪栏之类的苦活,即使在正月十五团圆之夜,李全家合家团圆,一派喜庆吉祥,而何媚仍在厕所打扫,由此悲愤而死。人们十分同情她,每年正月十五会祭拜她。而后来的记载将其神化,称上天封她为“厕神”。

以前上海农村地区如厕使用马桶,家家户户的宅边上设有一坑缸,如在其上搭建一简易草棚,则称为“坑棚”,如今还有一些老人会把厕所称为“坑棚间”,应该出典于此。可能上海人也不知道以何为据,以为紫姑排行老三,所以叫做“坑三姑娘”。

元宵夜迎紫姑祈福

“接坑三姑娘”的风俗,早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市区基本绝迹了,而在郊区直至60年代仍有流行。如今,可能只有年近古稀的郊区老者还依稀记得旧时迎紫姑的场面了吧。

参考资料

《同治上海县志》

《图画日报》

《南市区地名志》

《上海市上海县志》

《上海历代竹枝词》

《上海风俗古迹考》

《逢年过节》

本期编辑:王晴薇

-完-

来源:图溯上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