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鼎新说

贺南京
文化盛衰,因时唯用。沧桑变迁,空间鼎新。诗脉延绵之今日,如江河入海,巨浪己平,洪涛削峰。这是时间所造,文体轮回必然。言其衰退,是比之盛唐。道其源则至诗经,中间鼎革,自然而然矣。唐朝以降至宋,诗歌己无李白之英伟。宋人精研其妙,合韵化律,词英繁荣,大家辈出。故有唐诗宋词之论,此乃人文进化之力。这是对诗歌进步性之继承,汲取其美而进其哲。唐诗己极度成熟,若宋无鼎新之能,宋词不出,则唐诗亦衰。可见创新是唯一继承方式,另无其法。元朝之曲,今人称道。是元戏剧发展之必然,乃诗词化用之结果。即便如此,诗,词元人并未抛弃。综摄其要,淬炼精元。元曲别于诗词,根基乃植其中。若无时变,文不更新。知创造之能力,足可光前裕后。明代戏剧发达,是人口增多,文化需要普,乐民以文,授道于剧。文体转换形式,足可继承前几朝之积累。但诗歌已不再是主流,未出现大家作品。清代之章回小说达近代巅峰,曹雪芹领一代风骚。其是综合诗词歌曲成一体,是浑金璞玉之作。赘述文体变革,实为今日诗歌铺张。词在今日并不普及,曲亦少人能度。章回小说,已呈颓废。唯诗兴无废,实是诗为诸体之本,词,曲,剧,章回虽进化至臻完美,但普通人不能随兴尽情。进入门槛尚高,不易普及。诗则不同,虽有诸多要求,但可变通适情。长短随兴,雅俗由人。今日创作,空间更好。体式变革,以无可能。只能精研规律,内容才可更新。非是承前朝之余绪,而是扬今日之新波。时变文新,哲道替代。空间前移,诗文厚积。今日诗文不谓之衰,只是极待提高。博览汲纳,结合时代。新作铸鼎,势不移也。鼎新至难,需举全民之力。

作者简介:贺南京,男,汉族。生于1952年12月23日。原籍河南登封。现居成都。涵授古汉语专业毕业。退休前从事教职工作。曾出版,精舍读石,玛瑙石艺术欣赏,茶诗禅烟。退休后,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和创作。亦进行诗歌创作讲学。

鲁西诗人编辑部

主   编:弓车

副主编:姜勇

责任编辑:翠薇   王梅芳

微信平台主编:翠薇

执行主编:董学兰  张秀功

责任编辑:毕恩付  张小燕

特约评论:(以姓名笔画为序)、刘广涛、宋来莹、张厚刚、阿勇、赵月斌

投稿须知:

1.为展示诗人朋友风采,各位给《鲁西诗人》投稿的作者,如果您喜欢朗诵,擅长朗诵,那么,下次投稿时,除了原创首发的文稿,还可以附上MP3版文稿朗诵的音频(也可以请朋友朗诵)。《鲁西诗人》平台将择优录用。

2.《鲁西诗人》微信平台主办方为聊城市诗人协会,线下有纸媒会刊《鲁西诗人》支撑,是《鲁西诗人》的主要选稿基地。

3.本平台现代诗、古体诗、散文诗均可投稿,每次投3至5首;诗歌评论类每篇千字左右。

4.请作者在文后附个人简介(百字内)、微信号、联系电话和个人清晰照片,以附件加粘贴形式投稿。标题注明:作者姓名(或者笔名)+体裁+题目,正文小4号左对齐。

5.《鲁西诗人》原创平台投稿者请务必关注本公众号,以便联系。平台按投稿先后顺序择优用稿。文责自负。已被其他平台原创保护的作品切勿再投。

6.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三周内未被采用可自行处理。同一稿件两月内勿重投,不按要求和多次重投的不予采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