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个峡谷曾是三位闽王的福地,藏有珍贵的寿山石
我们大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千奇百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无数神奇景观,高山峡谷,溶洞暗河,山可为林,水能为玉。老张曾走过各种大山,探寻过无数溶洞、天坑,自然原始的奇妙景观令人惊叹,不过那些只是纯粹的自然资源,缺少了一些人文故事。今天老张要给大家介绍一处独特的山洞,为什么说它独特呢?历史上曾经有三位闽王和这个山洞有渊源,名字也很高大上,叫“皇帝洞”。
皇帝洞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北部的大山中,严格来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洞,而是一处幽深、神秘的大峡谷。这片峡谷处于福州北部的连江县和罗源县交界处,距离福州市区四十五公里,现在已经建为集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于一身的著名旅游景区,景区面积达一万两千多亩,属寿山国家级矿山公园的一部分。
闽王与皇帝洞
皇帝洞景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易守难攻的地形,在古代曾是福建的北部门户,入闽的南北交通要道,战略要地,历史上从战国到明末清初有三位闽王因为战争从这里进入福建,所以叫皇帝洞。第一位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的后裔无诸,因越国被楚国瓦解带领部分越人逃至福建,和本地闽族融合成为闽越族,后来在秦末汉初辅佐刘邦有功被封为闽越王,建立闽越国,定都福州。
第二位闽王是在唐朝末期五代十国战乱纷争的时候从皇帝洞进福建,这位闽王叫王审知,他当时统一了福建,将福建治理得井然有序,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为后人称颂。第三位闽王则是明末清初逃到福建的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作为明朝的没落皇族他也在福州称帝,改福建为“福京”,福州叫天兴府,短暂地过了一把“皇帝隐”。
三位闽王在皇帝洞都化险为夷,留下足迹,也给皇帝洞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奇故事和文化古迹,闽王阁、钓鱼台、逍遥亭、玄武祭天台、玄帝庙等等,让人心跳的独木桥、天门桥,飞流瀑布、树洞岩峰、悬崖陡梯、涓涓细流、兰桂飘香,各种惊险刺激和幽谷怡情在大峡谷内都可以体验到,其乐无穷。
畲乡风情
在皇帝洞景区还居住着中国一个独特的民族,畲族,形成了极具风情的畲族文化景区。说起这里的畲族居民,和第二位闽王有关系。畲族的原始居住地和民族发祥地是广东潮州的凤凰山,后来因为战乱往福建、浙江、江西和安徽等地迁徙,而迁到福建的这批畲民就是在闽王王审知的带领下沿水路来到皇帝洞一带定居,发展到现在就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聚集地。
历史上的畲族主要有盘、蓝、雷、钟四大姓氏,由闽王引导到皇帝洞地区的畲民大约三百六十余人,主要定居在现在的日溪乡和小沧乡,还曾出过一家蓝姓望族,现在还保存有他们家的古老大宅。畲族有自己的图腾和文化传承,会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每一个家族有一根祖传的祖杖,祖杖雕刻龙头,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畲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称为畲语,唱畲歌,畲歌还是潮州歌谣发展的源泉。
玄帝庙
当年王审知带领畲族人民进入福建后,开始主要是平定福建境内的战乱,待战事平息统一福建后就令畲民在皇帝洞地区定居,守土开荒、安居乐业。后来畲民感念王审知“玄心昭日月,帝德定乾坤”的仁山智水的胸怀,为闽王的北方信仰玄帝建庙,就为玄帝庙,这个地方也称玄帝洞,只是后来因为口音的误差传成了皇帝洞,因此皇帝洞以前是叫玄帝洞的。
寿山石古矿洞
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绘画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而在书法绘画中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印章,印章主要的材料是玉石、寿山石等,皇帝洞景区内就有一处寿山石古矿洞。这处矿洞是古代开采寿山石遗留下来的,位于寿山乡寿山村,很明显这个名字应该也是古代因寿山石矿而来。
寿山石古矿洞深度达到三百多米,洞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因矿石的位置自然变化,犹如地下迷宫,在古代没有什么先进开采设备的情况下,全靠人力开采,可以想象当时的艰难程度。寿山石作为制印石材的一种在古代也属高档物品,只有达官显贵才用得起,现在的寿山石也是价格不菲的。
状元廊桥
皇帝洞景区内保存着一座造型独特的木质古桥,也是一座廊桥,类似的桥在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常见,也叫风雨桥,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能够保存下来的都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和古建筑艺术品。这座百年古桥也叫状元桥、状元廊桥、多桥亭,传说是一位畲族雷姓书生高中状元后所建。
据桥头所立两块石碑的碑文记载,现存的状元廊桥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距今两百多年,在皇帝洞景区的店坂村,因此也叫店坂桥。古桥建筑结构精巧,两端样式如牌坊,横梁上楷书写有“大清嘉庆十陆年辛未”,整座廊桥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是桥梁中珍贵的古建筑艺术品。
皇帝洞景区还有很多神秘的遗迹和自然美景,等着你前去欣赏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