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歌●诗歌版图》汨罗市诗歌学会

汨罗市诗歌学会】简介:汨罗江是诗歌的源头,蓝墨水的上游。近年来,汨罗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诗歌艺术活动,特别是“诗歌周”的举办,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已引起诗坛广泛关注。汨罗市诗歌学会是团结、带领该市诗歌创作者开展诗歌创作活动,依法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晚霞飞来时(外一首)

诗/曾国辉

打水漂的娃

手一扬,扬出一片笑声

在水面上推开一串涟漪

娃哈哈乐,鼓掌,叫好

鱼儿翕忽,躲在荷下想心事

一只妒忌的蜻蜓

飞过来,也击出一串涟漪

娃说,去你的,没咱的圈圈美

蜻蜓涩涩的,飞走了

跳皮的小弟弟,掷出一枚石子

哐当一声,击碎一朵晚霞

在池塘里漾起一圈红晕

洗红了一张张堆笑的脸庞

老俩口

老妪,屁股一落座

就以唠叨的姿势

咀嚼往事

大蒲扇,在摇摆的手指间

把日子扇得灰溜溜

带着风在小巷里旋转

却扇不动,时光遗漏的沧桑

老头,不语,低头

凝视墙角那块磨刀石

细数着那些徘徊的印辙

磨砺的光阴很光滑

老俩口偶尔抬起头

对视,用目光抚摸对方

苍老的脸庞

用不肯远离的风

掂量日子后面的热量

夕阳斜过来

落在老两口的征途上

老伴质感的咳嗽

唤起石凳上的老妞

晚霞里飘着他们的叮咛

——慢走,慢走

作者简介:曾国辉,中学高级教师,“全国首届书香之家”获得者。中国屈原研究会会员,湖南省语言文字研究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协会会员,汨罗市骚坛诗社常务理事。

看见煤(外一首)

诗/德哥

看见煤,想起那些被数字盖住的姓名

总有一些血腥的气味弥漫开来

想起那些塌陷的田地,开裂的房屋

掏空的不仅是地壳的某些部位

还包括我们的泪腺与心肺

想起那些吞云吐雾的烟囱

想起那些描成炭画的白云

还有染黑的鸟翅,迷失的鸟群

看见煤,天空便不再蔚蓝

流水便不再清澈,阳光熏出了泪水

风也一路呛咳

看见煤,我的心情也会变黑

压迫我的是比煤更沉重的忧伤

害怕多少年后

我也湮埋于一座黑矿

旷野无人坚守

旷野因空旷而沉默

荒芜之外仍是荒芜

野草之外只剩野草——

野东茅举起锋利的镰刀

大把大把地收割春风

青蒿青青,汁液饱满

没想过屠呦呦与青蒿素

只以繁茂蓬勃证明土地的肥沃

节节草应和着节令

把雨水和阳光掐成一节一节的葱茏

牛筋草不再担心犁铧

凭着韧劲攻城掠地

一步一步拓展自己的版图

狗尾草姿态优雅

打碗花表情纯洁

旷野之草全都以散文的方式生长

谁都不愿接受分行押韵的约束

庄稼正节节败退

村庄已四面楚歌

农具撤离,祖宗的饭碗失地难收

野草之外只剩野草

荒芜之外仍是荒芜

这片旷野再也无人坚守

作者简介:德哥,原名张德良,汩罗一中高级教师,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

与端午有约

诗/李厚军

和煦是五月初五的艳阳

汨罗江溢满粽香的臂弯里

悠然驾一叶扁舟

轻轻摇过浔泽,摇过蒲渚

摇过历史的尘嚣时光的厚重

扬鞭龟兹,与羲和伴驾

举杯独醒亭,允风儿对酌

约九畹执锄再植几株兰草

为太史公欣然磨墨

奋笔疾书“忍使忠良殄瘁”

河泊潭万条垂柳翩跹

悲天悯人,掬一捧粼波

是濯我足,还是濯我衣

想来,并不重要

心神凝重那虽九死其犹未悔

小心把佩兰别在胸前

似看见洞庭木叶萧萧而下

首丘有目光殷殷期盼

美人啊!不必迟暮

此时,有龙舟队队,雄黄点额

早已桡橹齐发,鼓声震天

作者简介:李厚军,网名巴山雨。湖南诗词学会会员,汨罗诗歌学会会员。汨罗市现代微创医院办公室主任。爱好诗词。

诗骨(外一首)

诗/黄鹂

青草肥大 则花朵就逼仄

诗只好越过国界

描述不可描述的事情

既然金钱高楼系马

漫天飞絮就去对岸立根

隔岸观的文字用动词形容丑的意义

按响光怪陆离的人群的惊恐

在体内 在光芒之中磨一把鱼肠

飞上翠绿色的草叶

脱离东去的流水

哪怕因为执着输成烽火连天

仍将疑窦抛向苍穹

我心因此舒畅  哪管那

聚集围拢过来的寒冷

死  也不回头地大笑众生

那可悲而可怜的寥落

偶遇一座寺

青绿的屋檐  灰色的墙

梵音渡着台阶上那几片

历劫而去的树叶

蜜蜂以轰然落地的方式

落在亭子边的莲花上

惊动了潭底的红鱼

钟上刻字 落款上有日月的肃穆

一排红色廊柱紧盯着

试图爬进大殿的一颗草

空中一头身披铠甲的青狼

搅动无痕之水  不一会

经文在喇叭里停歇

盘云心念一动

一排雨帘悬挂了天地

作者简介:黄鹂,生于蓝墨水的上游,沐于书香门第,现居长沙。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偶有作品见于各大杂志、报刊。愿与各路诗友抒情畅谈时代美好。

夜的颜值(外一首)

诗/鱼嘉木

夜,褪尽脂粉和口红

一只深黑色蝴蝶

翩翩起舞,不再躲藏

无需掩饰

滴溜溜黑亮的双眼

恰是凌晨两点的颜值

夜归醉语

街市寂静

知了早已歇息

街灯疲惫,半睁半闭

唯有天空深邃

挂一轮残月

瞥一眼黝黑的东楼

就想唤醒易安居士

轻和一曲“月缺东楼”

请你先挂起窗钩

然后展开诗笺

再飘然独上兰舟

月缺东楼

广寒宫里难舒袖

月缺东楼

请酌一杯桂花酒

作者简介:鱼嘉木,本名余卫勇,高中语文教师,现就职于汨罗市教体局,从事高中语文教研工作。工作之余喜好信笔涂鸦,参加户外和爱心公益活动。

拔草(外一首)

诗/黄鸣凯

雨后放晴适合拔草

用一张小板凳将高度降低

与杂草平起平坐

杂草在雨中滋润了好些时日

像那些抽烟喝酒的惬意

要有连根拔起的决心

不能轻视根植沟壑的嫩芽

它们随时都在蓄谋反扑

拔草如同在土地上梳理自己

像雨后的花木抖起精神

心胸开阔也更接近天空

飞蛾

我在灯下写作业

飞蛾扑棱的翅膀鼓点一般

敲打着灯罩

我怀悲悯,一次次将它驱赶

它仍一次次像堂吉诃德

向着灯罩发起冲击

被撞得头昏眼花掉落在地上

姐姐不胜其烦,顺势补上一脚

这一脚,一直踩到了今天

我才恍然大悟

作者简介:黄鸣凯,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湖南诗歌》《诗流诗刊》《世界经典文学荟萃》《建设银行报》等报刊、杂志和平台。

午夜,在异乡

诗/翁日新

闭着眼翻来覆去

山里山外亦虚亦实

远处,隐隐传来犬吠

悬起一阵胆颤心惊

近处,蛙唱蝉鸣不休

让人欲睡难眠

静听,山泉叮咚

奏起一曲乡情漫过心田

午夜,家与远方

搅动的心怎得安宁

作者简介:翁日新,微信名:太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在湖南新化县支教六年,写支教笔记100多万字。喜欢看书、写作、旅游、运动,富有爱心。

追思的端午(外一首)

诗/熊凤兰

五月的汨罗江畔

肥大的粽叶是青翠的锣

雨是天降的锣槌

敲着《九歌》的韵律

为龙舟助威

追思的端午

如果倒档2299年

大夫抱石投江的那一刻

江水倒流,鱼虾悲咽

无需再《天问》一次

此刻,苍天已老

千百年的追思

也不知求索的英灵何在

路依旧其修远兮

终身守候

夜已黑,您依旧两眼闪烁

一定是在等待那个未归的孩子

鸟鸣,用一缕阳光

又把您神游的灵魂拴住

您为我支付了五十年的爱

我用泪眼竭力扫码

也无法支付一毛钱的亲情

为您买下半日时光

任我怎样蘸泪轻抚

也拉不拢您安眠的天幕

亮着两颗星星

在窗前守候归人的脚步

作者简介:熊凤兰,中学教师。有诗歌、散文、闪小说发表在《河南科技报》《湖南经典》《中国乡村杂志》《民间短诗》《少年文艺》《校园文学》《夜读》等报刊。用心做人,用魂写文。

(外一首)

诗/麦子

一年四季中你最风流

刚躲开三月的温热

就花言巧语诱骗凉风

解开秀姑的春衫

酥胸在二牛哥眼前一晃

他手中攥紧的锄头一咬牙

地里便留下一排湿润的齿痕

怀孕的鱼在溪边难产

游在天空的鸟打开民谣

八哥八哥,栽田放学

鲤鱼散子,虾公爬脚

在水的湍流处

跳龙门的鲤正用尾巴

将一首流传千古的五言绝句

拍赶上岸

却发现诗和农夫

早已立在田间相敬如宾

拐过季节几个坳口

露就从夜的头顶开始白了

日渐温柔的天气下

蟋蟀们压低嗓子

在月光流淌的草丛,谈情说爱

盛开在夜空的月亮

芬芳迷人不敌故乡的一半

与夏失恋后

你肩挎一囊思念越行越远

走过处暑,白露,秋分

农夫在田野里吆喝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一群雀儿也跟着瞎和

再往前就到了寒露

霜降,风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随手抓枚落叶披在肩上

却不知是冬天快递过来的

一件棉袄

作者简介:麦子,原名吴敏。汨罗江畔一乡野村夫。耕种之余,喜欢读诗写诗,偶有作品见诸纸媒。

秋夜(外一首)

诗/杨彦

秋夜,我摘下一枚枫叶

为你写一首脉络纵横的诗

不沾白露,不染秋霜

字字句句,都是心灵的音符

风吹干了潮湿的笔尖

雨一泻千里,填不满沟沟壑壑

枫叶载不动秋夜的思绪

时光又怎能挥洒万语千言

我无需为你呈现诗的花朵

秋夜的激情已是饱满的果实

就让我守候成一座风景

温暖你寒窗外的深秋

就让我在深夜里守望

将目光浸泡在精致的茶杯里

巴山夜雨涨潮时,与你品茗

那缕清香润唇的味道

作者简介:杨彦,湘人,居北京。中国云天文学社北京分社社长兼总编辑。在首届“华语精品悦读”文学作品大赛、全国爱情诗歌大奖赛中获奖。于平淡中与书茶相伴,与文字结缘,好读书,常吟诗。

湖畔夜听

诗/山水钟人

皓月爬上中天。我打坐在

汨罗江拥抱洞庭的地方

静听夏夜呢喃

渐渐丰膄的“蓝墨水”睡了

犹如待在闺中的少女

积攒着和诗人对话的能量

鼾声中漏出几声呓语

在湖风中轻柔

催促湖水亲吻脚下的岩石

长臂摇曳的垂柳

机敏地捕捉着风的信息

解读呓语的密码

青蛙照例在岸边温习功课

连同夜莺的伴奏

演奏“求索”“求索”的交响

庙宇在远处传来子夜的钟声

雄浑中我的思维几被屏蔽

月光葱茏,心中的尘念渐行渐远

作者简介:山水钟人,原名黎美田。中学高级教师。有诗文散见于《湖南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岳阳晚报》等报刊 。笃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卖菜的女人(外一首)

诗/熊小英

我在另一边看到她时

她正忙着挑菜装袋,过秤收钱

脸上淌汗了,毛巾擦一擦

好让三十八度的菜场

因她的笑容,留住

二十六度的春天

我走到她摊前时

她正在水盆里洗毛巾

拧了拧,在树枝上晾起来

又一条干毛巾

落在她削瘦的肩膀上

我知道,那里同样

落着她背后的家

逃离

道路转弯处,相遇是方向的错误

你的目光,燃起三十九度高温

一瞬间,空气触着脸皮发烫

七月継续流火。短衫旗袍

被太阳用十万根芒刺反复刺绣

达利是一块变形的手表。我的目光要高过它

眺望香樟深处的白楼

一声枪响,惊飞对面丛林十万只鸟

我走的方步加快了还是慢

另一个藏匿的我,先从旗袍开叉处逃离

作者简介:熊小英,七零后,居汨罗江畔,爱好且敬畏文字,喜欢诗意的生活。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偶有诗作和散文见于纸刊和网络平台。

门楼(外一首)

诗/韩新卫

门楼上写着“再生资源大市场”

垃圾成推,浓烟滚滚

汽车经过都要摇上窗玻璃

脚踩油门迅疾逃离

世居的人成群结队去了外地

如今,门楼换了新脸面

一行绿莹莹的隶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装点着蓝天白云

逃离的村民又搬回了庄里

鏖战管涌

凌晨的村庄一片静寂

值班人员巡守大堤

听见一阵冒泡声格外刺耳

有浑水从泥里漫溢

一个大管涌在恣意扩张

几十名干群迅疾从四面聚集

像一群冲锋的战士

扛起沙包扑向汹涌的管涌

堆积的沙包堵住了管口

压住了肆虐的洪魔

疲惫的战士悄声离去

寂静的夜又响起巡堤的脚步

作者简介:韩新卫,汨罗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屈原学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文学报》《湖南日报》《湖南报告文学》《湖南诗歌》《湘潭文学》《岳阳文学》等报刊。

奇怪(外一首)

诗/甘晓群

你奇怪,在芳草美人地

我为何伫立不前

因为我要饮一杯雄黄酒

勾兑千年往事

你奇怪,在祭奠大庙处

我为何如此虔诚

因为我在口念阿弥

超度那位圣人

你奇怪,在登山的石阶上

我为何一步三回头

因为我仿佛听到诗人

正在拔剑天问

你奇怪,在宁静的江水边

我为何心神不宁

因为我的耳边又响起

一曲龙舟小调

我其实就是一条虫

在娘肚里十个月

将她折磨得食无欲寝难眠

哇地一声跑出来

又赖在她怀里大半年

奶浓于血

她双手托住天

双脚踏稳地

地与天之间只隔着

不知疲倦的身躯

终于有一天

她坟前的蒿草又长高了

我趴在里面,哭泣

才知道,我其实就是一条虫

作者简介:甘晓群,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今日女报》《江南文艺之友》《河南科技报》《微型小说月报》《楚风作家》《金山》等报刊。

诗人与江(外一首)

诗/董艳芳

一条江,与江流相背

逆行西去

一个诗人,与世人相背

逆江东上

一条江注入一个诗人的灵魂

一个诗人的血液

博动一条江两千年的脉搏

将天问喊成永恒的星辰

悲壮的泪每一次滴落

都在叩响渐行渐远的故国

汨罗江融合了诗人的情怀

凝聚成一个民族精神的家园

成为蓝墨水的上游

滋润着生生不息的求索的脚步

回到汨罗江

近些,再近些

让装满时光的行囊

回到风中,回到雨里

回到与汨罗江

最初相遇的地方

去独醒亭读几首楚辞

近些,再近些

收藏好都市的喧哗

不听风吟,不听雨唱

站在三闾大夫

最初放歌的的骚坛

聆听拔剑出鞘的声响

近些,再近些

听屈子逐梦行吟清莲上

不再临风悲歌,不再举剑问天

江山如画,一轮明月分两半

一半照亮故国风雨

一半照亮诗人情怀

作者简介:董艳芳,医务工作者。爱好文学,有文学作品散见报刊媒体。

昼:一场雨洗劫了远行的脚步(外一首)

诗/正行

雨,倾盆而下

洗劫了远行的脚步

红光闪烁的烟头

照亮未曾抵达的远方

在那里,一群老相识

正为一座城堡,饮酒狂欢

碰杯的词令,远比窗外

湿漉的蝉鸣,蛊惑人心

大雨过后,彩虹格外眩目

汽笛又在敲打窗门

我想走下楼去

妻子带走了开门的钥匙

夜:一颗星正温暖窗前的路

她在半夜按响了门铃

我将她迎进屋里

她双手合掌,像尊菩萨

打坐在客厅中央

我说,黑灯瞎火,夜路难行

她说,夜空中有颗最亮的星

一缕微光,便可以

照亮黑夜里迷茫的恐惧

一梦醒来,满天繁星璀璨

那颗最亮的星,正用最后一缕

光和热,温暖窗前铺满落叶的路

天亮,我就可以出发

作者简介:正行,原名郑雄,喝汨罗江水长大,当过中学老师,做过市报记者。用站立的姿势做人并写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