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魔岩中秘密寺
秘魔岩中秘密寺
文/赵 宽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借参加“山西.岩头第二届蒿儿梁休闲文化摄影节”之际,我有幸一睹家乡的旅游胜地——秘魔岩的奇异风光,其险绝的景观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
汽车驶出岩头乡政府,向“维屏山”缓缓进发。我们从村边山涧进入,一路向东,沿简易的山石道路绕峰穿行,曲折攀升,沿途但见绝壁千仞,鬼斧神工,山壁好像直立的屏风一般,方觉此山取名“维屏”名副其实。正当我们惊叹天地造化之神奇之时,远远看见一座砖石结构的塔身矗立于山崖之下,给险峻的屏风再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同车的师傅告诉说:“这儿还有一个传说,在我们要去的秘密寺中,相传隐居着一位得道高僧叫木叉和尚。他精修佛法,与世淡漠,后终老于山中。后人怀念其大道佛缘,遂修建此塔,并将其骨灰葬于塔中。”听此盛传,心中好奇之心大増,游览秘魔岩的兴致再次膨胀着整个身心。
当汽车在半山腰的一处开阔平坦之地停下时,我们欢呼着下车。往上看,山路越来越陡,汽车已无法继续攀行;往下看,古木参天,满眼苍翠;举目远眺,青山如黛,云蒸霞蔚,心中顿悟,这不就是“岩山叠翠”,繁峙十景之一么?有诗为证:“晴峰高耸夏云收,古木阴浓翠欲流,恰是倪迂新画卷,轻烟淡抹碧山头。”转身回头,入眼处,就是气势非凡的秘密寺。
进得寺来,见到许多工匠师傅对寺院正在进行重新装修。踏进大殿,居中佛像面目慈祥,神态端庄,尽显普度众生之态;两旁陈列十八尊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尽呈救世渡人之象,最吸引眼球的是那尊长眉罗汉,两须白眉从眼际飘然垂下,长约盈尺,同游众人,纷纷举起相机,拍下着罕见的艺术珍品。
出得寺院,我们相约爬山,好亲眼目睹维屏山上龙洞和庵金佛阁的神秘风采。上山的路不是很长,路边芳草萋萋,山花烂漫,越往上走,路越狭窄,此时的路面已不是人工铺就的水泥山路,而是游人踩出来的一条铺满树枝和花草的山石小径。行至中途,忽见壁立的山崖下现一石洞,周遭松柏丛生,深幽静谧。相传,当年圣姑比丘尼法秘在此结木为棚,饮水居住,潜心参禅,救苦济难,为秘魔岩后来的发扬光大洒下毕生的心血。当我们到达直立奇险的维屏山山腰之际,但见一座三层九间的楼阁,楼阁造型别致,风格独特,高挑彩绘的飞檐,错落有致的结构,让人啧啧称奇。我心中思忖,这就是有名的庵金佛阁吧。抬头仰望,山峦高不可测;半山之中,阁楼巍然耸立于山崖之边,形成秘魔岩一道奇特的景观。在佛阁旁边的石壁上雕刻有惟妙惟肖的十五尊佛像,虽佛像保存得并不十分完整,但仍可看出其精美的雕刻艺术。当我流连于古人巧夺天工的建筑之前时,同伴有的已进入阁楼之中,因近午时,我也不得不加快行程。一入阁楼,但觉清雅脱俗,虽面积不大,但干净无比,楼内香烟缭绕,一派瑞气祥和景象。靠墙一侧,有木制楼梯通向二楼,我信步爬梯而上,上得楼来,但觉木制地板有微微颤动之感。同伴告诉我,这木地板最多能承受五人之重,环视楼内,庆幸只有三人,我便放心打量这精巧之居。只见正中偌大一尊佛像,金光闪闪,气势恢宏,佛像端坐楼底直达楼顶,高约三米有余,给人以神圣敬畏之感,顶端“南无阿弥陀佛”的大字诠释着佛道宗旨。此情此景,心中敬意油然而生,在神像前,我虔诚地跪拜行礼,感受这圣洁的佛光;此时此刻,大脑中无欲无念,一片纯洁空灵,尘世纷扰都抛脑后,只剩纯真至诚心灵。
时至正午,饥肠辘辘,我们结伴下山。上山不觉山高;下山但觉山陡,只得一路小心而下。下得山来,发现少一同伴,稍候其至,问及缘由,其戏谑说:“但见满山奇花异草,流连忘返,因“沾花惹草”,故落后于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踏上返回的征途,回望神奇的秘魔岩,在阳光的照耀下,山更青,树更绿……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