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254

百合固金汤
一、古方简介
来源】《慎斋遗书》。
【组成】百合12g,熟地9g,生地9g,当归9g,白芍6g,甘草3g,桔梗6g,玄参3g,贝母6g,麦冬9g。
【功用】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血证。咯痰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临床新用
(一)内科疾病
痛风
【案例】某男,51岁。右蹲趾趾跖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5年余,予地塞米松治疗可暂缓解,不久复发。3日来右趾跖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筋脉拘急,活动加剧,伴咽喉燥痛,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血尿酸520.8umol/L, 西医诊断:痛风。证属肺肾阴亏, 虚火内盛, 治以养阴清热, 润肺滋肾。予百合固金汤加减,处方:百合30g,生地、熟地、麦冬、玄参各15g,当归、白芍、川牛膝、桑枝各10g。日1剂。
二诊:5剂后, 红肿疼痛减轻。10剂后症状消失, 复查血尿酸149.9umol/L[邓晶明.古方新用4则.新中医,1993,(8):44]。
【按语】肺肾阴亏,虚火内盛,伤津耗液,筋骨失于濡养,故骨节疼痛,红肿灼热而致痹。治以百合固金汤滋养肺肾,清热降火,增牛膝、桑枝引药下达病所,全方合用,可使阴液充足,虚火自降,筋骨得养,故痹症得愈。
(二)外科疾病
尖锐湿疣
【案例】某男,22岁,2001年12月28日就诊,患者易感冒、咳嗽,1个月前因大叶性肺炎住院,治愈出院1个月余,身体消瘦,神疲无力,干咳气短,痰带血丝,口咽干燥,五心烦热。阴囊与龟头先后出现一“小瘊子”,渐渐扩大,易出血,成菜花状,大者如高粱,小者如小米,逐渐增多。舌红,苔干微黄,脉细数。辨证属肺燥气虚,治宜滋阴润肺,补益肺气。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处方:生地、麦冬、百合、玄参各15g,熟地、白芍、当归、川贝、桔梗各10g,黄芪20g,甘草6g。水煎服。
二诊:服药5剂后,诸症好转,尖锐湿疣减少,舌红苔白,脉细弱。前方加防风,白术益气固表,又服7剂后症状消失,体重增加。守原方连服15剂,2个月后尖湿疣全部脱落,门诊随访1年无复发[郑道菊,等.百合固金汤治愈尖锐湿疣.中国社区医师,2003,(8):39]。
【按语】患者肺炎久咳,耗伤肺阴,失其清润肃降之机,故口咽干燥,气短干咳;肺阴不足、虚热内蒸、伤及肺经,故五心烦热、痰有血丝;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不能宣发,肌表腠理不固,故易感冒,皮肤生疣。
(三)五官科疾病
鼻咽癌放疗后声音嘶哑
【案例】某女,41岁。因鼻咽部肿痛,行放射疗法3次后,自感咽喉干燥,涎液明显减少,语音嘶哑,咽喉部烧灼,伴心烦不宁,夜眠不安,神疲乏力,痛苦异常,服西药数周罔效而来诊。刻下:面肤晦暗,唇红发皱,咽赤,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未扪及,舌赤唇嫩,津干无苔,脉弦细数,心肺闻诊无异常。脉症互参,初拟为放射疗法后,灼伤津液,影响肺津之输布,肾气之氤氲,致津枯口干舌燥失音,治当滋肾水,补肺阴。宜百合固金汤加味,药用:京百合、小生地、熟地黄各30g,京玄参、北桔梗、麦门冬、生白芍、当归各10g,肥玉竹20g,天花粉30g,粉甘草5g。
二诊:7剂后,症状明显好转,1口干咽燥改善,音哑亦减。前后诊治5次,服药30余剂,症状缓解[邓淑云.百合固金汤临证运用体会.辽宁中医杂志,2002,29(3):156]。
【按语】少阴肾经乃从肾贯肝膈,入肺经挟舌,牵循咽雀。放射治疗后,灼伤少阴肾水,肺肾之阴受害,致津干枯竭,予百合固金场,生津润燥,补肾阴滋,冀其金水并补,诸症可望缓解。
核桃壳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大家去买核桃仁的情况下,核桃肉外边全是有壳包囊着的,要采用方式把机壳除掉,那样才可以吃到里边的核桃肉,绝大多数状况下,大家都是把核桃皮立即当废弃物丢掉,由于核桃皮一般是较为硬的,事实上,核桃皮也是能够多方面运用的,由于核桃皮具备高效率这种益处。
核桃皮的作用与功效:
核桃皮熬水治咽炎
喉咙发炎不仅影响咽下,还会继续造成发烧等病发症。假如正为喉咙常常炎症、肿疼烦恼,何不试一下旧城区颜老先生出示的窍门:核桃皮熬水喝。
具体做法为:提前准备洗干净的核桃皮两三个,水100b250l。每天早上将核桃皮放进水里煮,待水开后再煮10分钟就可以。每日分两三次将水喝了,坚持不懈大半年就会有显着的实际效果。颜老先生表明,他的一些朋友在试着后,都体现实际效果非常好。颜老先生还建议,患者能够试一下温盐水漱口的方法,也可以合理减轻症状。
核桃皮熬水治胃溃疡
核桃皮熬水,能够医治口腔溃疡。胃溃疡能不能用,说,核桃皮具备一定的收敛性功效,因此,能够试一下。因此,他每日抓一小把核桃皮,大概有50克,熬水,早中晚各服一次。3月后,胃胀气、胃溃疡获得了控制。
核桃仁不但是最好是的健脑食物,也是神经衰弱的治疗剂。身患头昏、失眠、心悸、记忆减退、食欲不佳、腰酸腿软、浑身无力等病症的老人,每日早中晚各吃1~2个核桃肉,就可以具有滋补养生医治功效。
核桃肉还对其他症状具备较高的诊疗实际效果,如它具备补血补气、润肺止咳化痰、温肺润肠通便、散肿消毒杀菌等作用。近些年的科研还证实,核桃仁树技对肿瘤有改进病症的功效,以鲜核桃树技和生鸡蛋放水同煮,随后吃蛋,可用以防止子宫颈癌及各种各样癌症。
核桃仁营养丰富,带有丰富多彩的蛋白、人体脂肪,矿物和维他命。每100克中含蛋白15.4克,人体脂肪63克,碳水化物10.7克,钙108mg,磷329mg,铁3.2mg,尼克酸0.32mg,维生素b20.11mg,尼克酸1.0mg。人体脂肪中含脂肪酸多,营养成分较高,除此之外,还带有丰富多彩的维生素b2、E。
核桃仁带有丰富多彩的维生素b2和E,可避免体细胞脆化,会分益脑、提高记忆力及防衰老。核桃仁中还带有独特的维他命成份,不仅不上升胆固醇,还能降低肠胃对胆固醇的消化吸收,合适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人服用。
核桃肉带有亚麻油酸及钙、磷、铁,是身体理想化的皮肤美容护肤剂,常常服用有润皮肤、乌双鬓,及具备预防秀发太早皮肤变白和掉下来的作用。
核桃肉还带有多种多样身体需要的营养元素,是中药方剂的关键辅材,有疏肝理气补血补气,化痰止咳,润肺止咳补肾壮阳等作用。当觉得疲惫时,嚼些核桃肉,有消除疲劳和工作压力。
磁石圆
【处方】 磁石(烧.醋淬二十遍.捣罗)一十两,牛膝(酒浸.焙)六两,黄踯躅(炒)八两,川芎、肉桂(去粗皮)、赤芍药、黑牵牛(炒),各四两。草乌(炮.去皮.脐)十四两。
【炮制】 上为细末,酒糊为圆。
【功能主治】 治肾脏风毒上攻,头面浮肿,耳鸣眼暗,头皮肿痒,太阳穴痛,鼻塞脑闷,牙齿摇动,项背拘急,浑身瘙痒,瘾疹生疮,百节疼痛,皮肤麻痹,下注脚膝,筋脉拘挛,不能屈伸,脚下隐痛,步履艰难,并宜服之。常服能补益,去风明目,活血驻颜。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圆,煨葱盐酒吞下,煨葱茶下亦得,偏正头疼,生葱茶下,妇人血风,浑身疼痛,头目眩晕,面浮体瘦,淡醋汤下,日进三服,大有神效。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磁石饮
【处方】 磁石(性紧者)4两。
【制法】 上杵碎。
【功能主治】 消渴后成痈疽。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瓷器中煮取4升,候冷,多少旋饮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磁石引
【处方】 上好新铁片3块。
【功能主治】 耳聋。
【用法用量】 咬于口内,用磁石塞于两耳,静坐,其耳忽鸣而通,有顷刻通者,有坐数日通者。
【摘录】 《仙拈集》卷二
干姜附子汤治疗心动过缓
干姜附子汤由干姜、附子、肉桂、麻黄、川芎组成,出自《伤寒全生集》卷,是治疗心阳不足、感受风寒、半身不遂、口面㖞斜、骨节烦痛、泄利无度的古方。我在临床根据其药物组成,常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疗效满意。
1980年春,女性患者苏某因心动过缓,多处求医无效而求治于余。患者年过五旬,心悸怔忡,稍劳则心动欲出、胸闷憋气。心脏听诊心率45次/分钟,各瓣膜无器质性杂音。舌淡苔白滑,脉象迟缓而跳动有力。根据其脉证,我开了如下处方:
干姜15g,附子(先)15g,肉桂(后下)10g,川芎10g,麻黄10g。
不过5天,患者高兴地跑来说:“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几味药竟有这么好的疗效,现在脉搏比以前快了,适当活动活动也不会心里不好了。”复查其心率60次/分钟,脉象缓和有力。仍以原方继续服用20余剂,心率恢复到68次/分钟。
精彩点评
干姜附子汤治疗心动过缓,我还没有见过类似的报道,心动过缓的患者脉象迟缓,中医认为是阴寒内盛之故。此例患者舌淡苔白滑,脉迟缓有力也说明了这一点。
方中重用附子、干姜峻补心肾之阳,去除在里之阴寒痼疾为君;桂枝温心复脉、麻黄宣发阳气,鼓舞血行为臣;加入川芎,调气和血,引药上行入“血府”为佐使,共奏温阳复脉之功。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组成]人参10g 白术6g 茯苓6g 炙甘草6g 干生姜3g 半夏曲10g 炙枳实15g 厚朴12g 麦芽曲10g 黄连(姜汁炒)15g
[用法]共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10g,白汤下。亦可作汤剂。
[主治]脾失健运,积滞内停,心下痞满,食欲不振,精神疲倦;或胸腹痞胀,食不消化,大便不畅。
[证析]此方可治两类见证,一是湿凝气滞的痞胀,一是食难消化的食滞。由于两者的共同证象都有胃脘痞胀,故其基本病理都是脾失健运,湿凝气阻。脾主运化水谷而为气机升降之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影响气的升降,胃脘湿凝气阻,遂成痞胀不舒,脾虚湿困,故精神不振而困倦不堪。若因脾运不健以致食停于胃,则可出现恶食或大便不畅。伤于食者多恶食,故恶食也就成为食滞的辨证依据。食积中阻则传导异常,三焦湿郁则升降失司,故大便不畅。
[病机]脾失健运,积滞内停
[治法]行气消痞,补气健脾法
[方义]脾运不健导致湿浊中阻,气滞作胀,施治不以健脾为主反以行气为主,旨在急则治标。故方中重用枳实、厚朴行气宽胀,畅其气机;半夏、干姜振奋脾阳祛其湿浊;麦芽消食磨积助其运化;黄连苦寒燥湿,清其郁热,俾气畅、湿除、积化,则滞塞自开,否去泰来。气滞湿阻,咎由脾虚。故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共呈消补并行之法。方中补品用量较轻,是欲急消痞胀而不欲补药妨碍行气效力,学者识之。
[应用]此方实由仲景半夏泻心汤化裁而成。热势不重,故去黄芩;气滞较甚,故加枳实、厚朴;湿浊较甚,故加茯苓、白术;食滞不化,故加麦芽,是以宜于虚实相兼,实多虚少之证。若欲增强振奋脾阳之功,干姜不妨重用;若欲增强清热力量,不妨加入黄芩;若欲增强行气力量,可以再加陈皮、木香;若欲增强化湿力量,可以再加豆蔻、砂仁;若欲增强化积力量,可以再加山楂、神曲。
反复发热14天,2剂退烧
中医之秘,在于辨证。
昨天发布的小儿寒热文章,引起很多同道的兴趣,私下咨询比较多,其实,中医治疗发热,有优势,特别是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但是核心还是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不能照搬文章里面的某个方来运用。
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理论框架,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及框架,只是学习文章的医案,如同搬砖,一堆都是,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开始砌墙。
我昨天翻出2003年跟师的笔记本的时候,以前读不懂老师的临床思维,现在一看,有很大的收获,他为什么这样用,目的是什么,如何辨证出来的,都明明白白。
今天这个医案,也是很有意思,患者,男性,52岁,反复发热14天,恶心呕吐2天,患者14天前反复发热,体温39.8度,发热前有恶寒怕冷,做了肺部CT,血常规,未见异常,当做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来治疗,经过抗病毒等治疗未见好转。
患者2天前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口干口苦,左胸胁胀满,西医继续完善检查,上下腹部CT未见异常,颅脑核磁、脑脊液未见异常。
一般检查后,也没有查出问题,那就继续往免疫、消化道肿瘤方向查。
由于血像不高,也没用抗生素。
家属找到我,能不能开个方子,看看先?
我说,行。
病人经过处理后,没有恶寒了,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左胸胁苦满,舌苔中后浊腻,左关脉弦滑有力。
学过经方的,这个比较好辨,少阳阳明合病嘛。
病位,病性,都比较明确。
方证比较也是明确的,大柴胡汤。
还考虑什么呢?
看其舌苔,恶心,胸闷,脉像,邪伏膜原。
用什么呢?
达原饮。
方子就出来了,大柴胡汤、达原饮合方。
柴胡120g,黄芩30g,半夏20g,枳实30g,生姜20g,大枣20g,白芍45g,槟榔30g,厚朴30g,草果20g,知母30g,石膏120g
大黄10g,油桂6g,泡水服用,大便4-5次/天。
患者服用一剂后,泻下4次,体温37.8°,恶心呕吐明显好转,能吃一碗稀饭,煮继续服用一剂,体温正常,还有口干口苦,苔浊,改为我喜欢用柴胡温胆汤、达原饮善后。
林老师你怎么考虑的呢?
我说:中医大家有很多种辩证方法,六经辩证,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经络辩证,三焦辩证等,不管哪种辩证方法,都要最终辨出证来,唐代孙思邈、近代刘渡舟、胡希恕经方大师都说到:
辨方证,辨方证是辩证的尖端。
那么我们就要抓住主证,辨兼证、变证、夹证。
通过辨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八纲的辩证,辨出六经,辨气血、食滞、水饮,辨出“证”,再辨病机,这样就会简单明了,我觉得《伤寒论》六经辩证是容易步入中医之们的,仲景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方证相应。
把最基本的八纲辩证清楚,起码大的方向就不会错了,病位表,就用汗法,在半表半里,就用和法,这样病位、病性、病势、病机就明明白白了。
林老师,那这个病人应该如何考虑?
我说:我们按照刚才说的去辩证。
患者口干口苦,胸胁苦满,脉弦,从病位角度来说此为有在半表半里,属少阳病,便秘,脉弦滑,为阳明病,阳明腑实证,病位在里,这就是并病了,《伤寒论》之所以经典,就是提供大量的鲜活、令人难以忘记合病、并病的论治,这是高手。
另外:患者还有恶心呕吐,苔是浊腻的,考虑邪伏膜原。
六经辩证分析:患者此次饮食不规律,有便秘宿疾(也可以说为本、老病),此次发病,有表证,但经过治疗后没有恶寒了,邪入少阳,邪在半表半里,而便秘,阳明里热腑实,腑气不通,胃气不降而上逆而为恶心呕吐,是胃气不降的结果,根源在于宿疾,腑气不通,五脏不平。
大柴胡汤、达原饮大家比较熟悉,就不一一展开了。
中医治疗发烧,效果还是蛮好的,退热效果比较稳定,不容易反复。
疾病的发生传变与否,跟机体的正邪斗争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临床医师看病,主要还是根据症候的反应,四诊合参来确定。
《伤寒论》第4、5条已经有了明示,做了生动例子辨证,发生传变应该怎么办?
第16条,已经说的很明白,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句话,以前都背出来,也是不太理解,现在学习经方后,感触特别的深,以前跟老师学习、抄方的时候,总是问老师:这些症状解决后,下一步怎么办?
老师是脏腑辨证的,会告诉我,如患者肝气郁结,后要疏肝健脾,自己当时也是不得要领。
学习了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扶阳学说等学术后,自己在这方面有了更多的体会及感触,我们总是有很多学术、门派的争分,如何的融合,形成自己的中医临床思维确是关键。
中医治病,确不是慢郎中,有很多疾病,中医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针的使用,还没有煮好中药的时候,针下去的时候,症状就改善了,这段时间,用针也确实是内心更加的笃定,再加上汤剂的治疗,那么效果就会很快出来了。
中医退热药的煎服法
透表药多用花、叶类 ,其性轻清上浮,具有较多的挥发成份 ,不宜久煎。应该是多泡少煎。
10分钟频服,正所谓祛邪务快,邪去则正安。
退热药用之有效,多于24小时内可以见效,如不见效,要考虑用方是否准确。
发热数天的患儿及老人,注意有无呕吐及腹泻,要考虑是否存在体液丢失情况,如有,建议先补水,后发汗 。
护理
饮食清淡,或少吃,以减少胃肠负担。
湿邪感冒,建议少食或暂时禁食 ,注意多进水。小孩不吃水果及牛奶,以稀饭为主。
中药退热药的优点
退热作用较快,大部分在24小时之内退热 。
退热后不反弹 ,退热的同时可能会同步消除其他症状,如头痛、鼻塞等症状。
中药的退热时的汗较少,对机体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用药不受温度限制。
辨证误区
死定体温、血常规、肺部CT或是胸片的结果,而忽视中医基本四诊的采集,根据检查的结果采用抗病毒中药治疗而忽视了个体不同的临床症候反应。
寒冷存在的意义
或许就是在
热气腾腾中感受温暖
愿你有衣暖身
有人暖心
磁石羊肾粥
【处方】 磁石半斤(捣碎,淘3遍,绵裹,置器中),羊肾1对(去脂膜,研烂),米3合。
【功能主治】 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髓,除烦热。主耳聋。
【用法用量】 用水5升,先煮磁石,取汁2升,去磁石,下羊肾及米煮粥,临熟入酒1合,调和如常法。空腹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九○
磁石羊肾丸
【处方】 磁石末2两(火煅7次,醋淬,用葱子1合,木通3两,用水同煎一昼夜,去葱子、木通),川椒(去目)1两,石枣(去核)1两,防风1两,白术1两,茯苓1两,北细辛1两,山药1两,川芎1两,远志肉1两,大川乌(炮)1两,木香1两,当归1两,菟丝子(酒浸,炒)1两,黄耆1两,鹿茸(酒浸1宿,炙)1两,肉桂6钱半,熟地黄(9蒸)2两,石菖蒲1两半。
【制法】 上为末,用羊肾2对(去皮膜),以酒煮烂,和诸药末细研,以所煮羊肾酒搅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虚不爽,时有重听,或有风痹之状。
【用法用量】 每服百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与清神散相间服。
【注意】 忌牛肉、鸡鸭子。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九
肾气虚损,骨萎羸瘦,耳鸣心烦,小腹里急,气引膀胱,连腰膝疼痛,不欲饮食
磁石丸
【处方】 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钟乳粉2两,黄耆1两(锉),巴戟1两,石斛1两(去根,锉),白茯苓半两,桂心1两,杜仲1两(去粗皮,炙令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鹿茸1两(去皮,涂酥炙微黄),五味子半两,天门冬3分(去心,焙),续断半两,木香半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阳起石1两(细研),牛膝1两(去苗),远志3分(去心),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泽泻3分,覆盆子3分,沉香3分,熟干地黄1两,丹参1两(去芦头),干漆3分(捣碎,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气虚损,骨萎羸瘦,耳鸣心烦,小腹里急,气引膀胱,连腰膝疼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摘录】 《圣惠》卷七
药物归经?关于中药也许不止这样
在学习中医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对中药的认识,而现有的很多学习资料大同小异,多从中药的形、色、气、味去总结药物的作用,药物归经理论就是基于这一认识而来。其理论来源就是五行配五脏、五色、五味等,比如,味甘属土,入脾胃等等这类的表述很多。
那么仅仅是这么简单的吗?显然又不是,自然界中有一些现象足以反映了这个问题,这些现象更加深入地反映了五行的深层次问题。而不仅是形、色、气、味上。简单地照搬并不能深刻地认识中药药性在人体的精微作用。
我们知道,辨别药物以形色气味区别五行,配合脏腑,主治百病,已经是中医界公认的潜规则,但药物相生相克,交互相感的现象说明了药性的深层次问题。譬如珀琥拾芥,磁石引针,阳起石飞升,蛇畏蜈蚣,蜈蚣畏蟾蜍,蟾蜍畏蛇等这些现象就很奇特,如果你用实验室数据也不一定能提供令人足以信服的证据,用形色气味上来概论也不一定能解释这个问题。
这就是五行理论中较为复杂的生克问题,也是物性所然。所以清代药理学家唐容川提出了”相制相畏,均不在形色气味上论,又何故也“这样的问题。
物性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但也可以简单的理解出来。比如人的性情,什么是人的性情?就是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的性情是由他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个人体质所决定,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有了这样的性情,那么他和别人交往时,就会产生生克现象:他喜欢的他会惺惺相惜,他不喜欢的就会排斥。
药性也一样,药之所以具备形色气味,就是药性的表现,但又不一定能全面体现他内在的真性。如果仅以形色气味来辩药,往往只知其义,不明就里。认识中药首先是要认识它的药性,这包括它生长的地域、环境、生长条件、生长过程、生长的形态、颜色、气味等多个方面。
简而言之,药性是动态的,有生命的。
有了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动态分析,很多自然现象也就迎刃而解,比如磁石与铁的关系。磁石能吸铁是很多人知道的,但为什么能吸铁呢。吸者,同气相求的原因。磁石放久了就变成了铁石,这是由于自然中的阴阳运动所致,久则化成铁,说明磁石是铁之母,铁为磁石之子,他们秉承一气,同气相求,子来母就。以此机理来看其药性则是:石属金而铁属水,磁石秉金水之性,而归于肾,故其主治能从肾中吸肺金之气,以归于根。
早在汉朝就记载有”磁石引针,琥珀拾芥“之说。汉·王充《论衡·乱龙》记载:“顿牟拾芥,磁石引针。”晋·李石撰《续博物志》卷九引《本草经》记载:\"磁石引针,琥珀拾芥。\"琥珀和玳瑁都属于有机类,大多数人便将“顿牟掇芥”中的 “顿牟”视为琥珀。芥:小草。
那么为什么磁石不能拾芥,琥珀不能吸针呢?如果现代物理学习的说法是静电的问题。但从中药药性的角度去看,这是不同药物的形成过程不同而导致的五行属性不同,琥珀为木,磁石为金,金木相克,岂能相吸?
那么如何解释琥珀能拾芥呢?琥珀是松脂滴落地下形成,秉承松的阳木之气,其脂是松的精华之物,是阳汁。琥珀能粘合,久则化为凝吸之性。所以它就是其汁外凝,其阳内敛的东西。唐容川说”擦之使热,则阳气外发而其体粘。停擦使冷,则阳气内返而其性收吸。故遇芥则能粘吸也。“
这样的属性作用在人的身上,会发生什么呢?中医讲人的魂阳是藏于肝血阴分之中,与琥珀之阳气敛藏于阴魄之中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琥珀有安魂定魄之功。这就是中药的药性会与人体生理活动属性相一致时,会对人体产生吻合而使这一生理机能得以加强。
简而言之,中药药性的应用是用它的生命过程来取类比象地应用到人体身上,才会发生药力的方向和定位。而这些物理学显然是无法实验的,这是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相感应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来看药性,比如阳起石能壮阳。为什么因为阳起石生于泰山山谷,为云母石之根。其山冬不积雪,夏则生云,积阳上升。”故或乘火气而上飞,或随日气而升腾也。“,所以凡人生病了阳气下陷,阳物不举者,可以用阳起石升举阳气,以阳助阳。这就是中医里所讲的”体用“之义,体是指其形,用是指其机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关于中药药性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就不止是归经这么简单了。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奇特的现象,依然可以用自然气机感应或五行生克来释然。比如蛇怕蜈蚣,蜈蚣怕蟾蜍,蟾蜍怕蛇,就十分有趣。下面我们再看看唐容川的妙解:
蛇形长,是秉水气。行则曲折,是秉太气。在辰属已,在象居北,在星象苍龙。总观于天,知蛇只是水木二气之所生也。蜈蚣生于南方干燥土中而味大辛,是秉燥金之气所生。蛇畏蜈蚣者,金能制木也。蜈蚣畏蟾蜍者,以蟾蜍秉水月之精生于湿地,是秉湿土之气所生,湿能胜燥,故蜈蚣畏蟾蜍也。蟾蜍畏蛇,则又是风能胜湿,木能克土之义。趁此以求,则凡相畏相使相反之理皆可类推。
中药就是这么神奇,关注中医研习馆,将继续进入神奇的中医药世界。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
中药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治病药材,品种极其丰富,昆虫土石、草根树皮等物,无一不可以入药,甚至于人类与动物的粪便均能利用,如海峡都市报曾报道古时福建泉州承天寺利用童粪制作用于去热的金汁,又如一种叫夜明砂的中药,其实就是蝙蝠的干爆粪便。还有五灵脂、鸡矢等不一一列举。
所以很多人觉得这些草根树皮能治病很神奇,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能治病。
中医理论与阴阳学说同根同源,辩病讲阴阳,用药讲阴阳,以偏纠偏就是中药作用的实际体现。
从阴阳角度看世界,天地只有阴阳二气流行,在相互运动的消长转化中,演生成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状态,即中医里的五运,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五种物质运动状态,而在外表上表现出风寒湿燥火热,即六种气候表现,中医叫六气。 所谓五运六气就是指天地阴阳运动的具体表现。从天体运动的时空待征需看,包括了日月星辰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周年,四季,节气,物候,十二时辰等多个维度的时空影响。
因此,人的一生无时无刻受到五运六气的影响。所以古人讲“人生本天亲地,即秉天地之五运六气以生五脏六腑。”
同样的道理,草木凡物虽然与人不同,也一样禀乘天地之一气以生,因其无五脏六腑,特得一气之偏,人得天地之全。如果人身上的某运某气出现偏差,偏胜偏衰则生疾病,就可以借药物一气之偏来纠正,以调身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使身体得以和平,这就是等于无病了!
以物的阴阳以变化纠正人身的阴阳偏差,这也是神农以药治病的来源。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为什么?
中医如浩瀚大海,医书也汗牛充栋,当博览群书,熟读医案后,却仍然发现自己面对疾病,下不了手,开不了药。即使是握着一个久经考验的药方,依然是一茫然。
中医中医,中国的医学,也是中草药的医学,如果说药物的配伍反映了一个中医生的思路是否符合病源、病灶、病机的辩证问题,而药量的定夺反映了一个中医的对具体应用的最高水平。否则刚有理论没有应用,也是纸上谈兵。
在学习中药甘草的药性后,突然领悟起“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因为甘草是一味应用很广泛的药物,是中药里的和事佬。而这个和事佬在组方中出了什么力,出了多大力对药方的影响十分巨大。
量的含义非同小可。好比天下第一汤“桂枝汤”,桂枝为什么用三两,白芍为什么用三两,甘草为什么用二两?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把这个问题想通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也就明白中医的不传之秘为什么在于量了。
量不仅是一个数字,也是开方者对药性的精准把握。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思路。思路的框架与对病的辩证有关。大的框架就是通过辩证,确定组方中什么是主药,什么是辅药。然后再确定用什么量来使这个处方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桂枝汤,通过辩证,确定用桂枝来解肌,作为主药,那生姜为协助它,使桂枝进入胃中能快速吸收。又通过白芍来制衡它,桂枝不至于用力过度,用红枣来补充药力过后可能出现的缺失津液的问题。那么甘草有什么用?当然是用来当和事佬的,使所有有药都不要乱,不要急,要各司其职地去办事。显然方中各药的量如果拿捏不好,药力就到达不了想要去的部位,发挥不了作用。
量等则力均,要么就是各自无法干涉,要么就是互相制衡。量大者则力大,量小者则力小,力大者胜出,则会往它想要的方向走下去,力小者则只能默默地在原地发光发热。所以桂枝汤中,桂枝与白芍的量是对等制衡的,一散一敛而平衡。而桂枝、白芍与其他药相比,它们量最大,所以它们的力是最不受约束地快速地到达它要去的部位。而其他药都与甘草同量,受甘草的制约,只能在原地发生作用了。于是,生姜喝进去振了胃阳,帮助吸收桂枝,助桂枝一臂之力,红枣喝进去了,停在肠胃里补充津液。甘草除了甘缓它药,同时自己也发挥作用。
从量的大小来看,桂枝汤反映了一种主次、相互制约或补充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药物的分配来实现。一旦这种量的分配是对症的,那么药物的比例就算是确定了。
但即使比例是确定了,这其中还有个量的具体多少的问题。比如桂枝为什么是三两?显然这个量的确定是经过很多次的临床得出的结果。也就是说,发现病位病机至确定药物再到确定配合比例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而量的使用则是历史过往的临床经验。
人的生病的情况非常复杂,所以造就了很多情况下在基于历史经方的基础上酌情进行加减,如小儿减半等。但无论如何加减。主证确定的组方比例是不变的,否则就会打乱整个辩证思路而达不到效果。
中医的不传这秘在量,就是因为量的含义不仅是数字,更是药物比例确定的药力所达。拿着方子只知其形,不知其义等于乱开药,乱吃药,吃错药。
是不是老了?看黄帝内金怎么说
有时候老婆对着镜子问我:”老公,你看我是不是老了?“,我说:”没有呀,你很美,在我心中一直都那么美!“老婆白了一眼说:”老就老,你看我脸都有斑了,还不敢说真话,老天真不不公平,为什么你们男人看起来老得慢,我们女人老得快!“其实,她说得没错,岁月如刀,人到中年,谁能不老?男人只不过真有上天眷顾,比女人要老得慢点。
这个关于年经与衰老的问题,上古天真论有着精彩的判断,是年轻还是衰老,看看以下这几点就知道了。
关于女人的生命过程,内经说:
1、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2、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4、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5、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6、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7、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关于男人的生命过程,内经说:
1、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2、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3、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4、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5、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6、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7、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8、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从上是男女一生不同生命阶段的生理特征。女人一生有七个富有特征的生理现象,男人一生有八个富有特征的生理现象,我把它简称为女七条,男八条。不得不说,内经对人的生命现象观察得十分的仔细精致。哪个岁数女人怎么样,哪个岁数男人又如何说得一清二楚!连哪个时候可以生,哪个时候生最好,哪个时候没法生都说清楚了。这充分说明古人十分重视生活实践。虽然这些生理现象内经里没有详细说明为什么会这样,但字理行间反映出人的生命过程与阳气和肾有关。第一个生理现象由肾气而起,最后一个生理现象亦是由肾气而现。简单说,不管男女,能生长发育,能生儿育女,到最后大家都会天癸竭而衰老,而肾气贯穿了生命的全过程!
事实上我女儿就是七岁开始换牙,原来的黄毛丫头发长黑变得光滑,而我自已也是从四十岁开始牙齿越来越不如前。不由得感慨人的生命现象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懂了,而且很准!举一反三看问题,如果到了某个岁数,不是女七条男八条所说的那样,那就有点不正常了。要么早熟要么早衰要么保养得好,岁至而征不对!举个例子,十一岁的女生来大姨妈了,这就不正常了。十一岁来月经,比内经说的年龄提前了三年,我觉得这是早熟了,应当要值得家长的注意,这明摆着就是将女子二七这一生命过程提前了,后面的过程如不加控制,亦会相应提前,因为与别人不一样,在同龄人眼中,孩子容易被排斥,甚至当成异类,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心理影响!而且早熟必早衰,作为父母,如果不懂这些,应当引咎自责,反思在饮食和教育上的问题,因不懂而导致孩子受到伤害,那就枉为人父了。内经既在教人如何不得病,也在教人如何做父母!
可以看出女人的每一个生理变化都是以七(岁)计,男人则以八(岁)计,女七七男八八是男女就向衰老的重要年龄。正常情况下男人比女人要老得慢。这算是老天对男人的特别眷顾吧,也难怪我老婆抱怨老天不公平了。正因为男女生命过程的有别,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寿命,即使可以一起慢慢变老,却不能一起终去,才会有在众多感人的爱情故事里看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样爱意切切的情话。
有了上面的的女七条男八条,那么我还年轻吗?我变老了吗?这样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问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对生命生老过程的一种无奈,也是对延年益寿的一种渴望。
你衰老了吗?对号入座,看看就知道了。
虚劳,肾气内伤,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四肢羸极,梦寐失精,夜有盗汗
磁石丸
【处方】 磁石(烧令赤,醋淬5遍,水飞)5两,五味子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1分,黄耆(锉)半两,赤芍药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地骨皮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肾气内伤,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四肢羸极,梦寐失精,夜有盗汗。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0)

相关推荐

  • 小儿遗尿的那些辩证中药处方

    遗尿是指3岁以上(经常是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遗尿这个病,西医没办法,一般只能通过中医的疗法(中药口服,外敷,针灸),来治疗.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常 ...

  • 湖北名医陈超论治哮喘

    治一吴姓哮喘患者:哮喘冬曰发作十余载,近曰又发,喘促发憋,早晚较重.喘时不能平卧,咳嗽痰多白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气短自汗,心慌少寐,唇甲青紫,且见烦躁不安,胸闷善太息,纳差便溏,尿频,下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