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下乡,能否助力“乡村振兴”?
01
楔子
今天,良子看到一个文件《上海市乡村建筑师遴选公告》,让我眼前一亮。我们的父辈有些经历了“上山下乡”,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对农村的印象多为“诗和远方”。
现在有这样一个政策,让很多文艺青年、文化、艺术工作者、建筑师以半官方的身份参与到“乡村振兴”活动当中,非常有意义。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我对这个文件的一些理解,和大家分享下。
02
遴选条件
(一)具有投身乡村建设事业的积极愿望,具有一定的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严谨,踏实肯干,能够保证一定的现场工作时间;
(二)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包括以下四类人员:具备注册资格的建筑师;不具备注册资格,但长期从事乡村建设的建筑设计师;非建筑专业背景,但长期从事乡村建设的设计师;高校、科研院所的建筑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
从遴选的要求来看,要成为一个乡村建设的设计师只要具备2个特质:热情和专业。
看似简单的两个条件,但并没那么容易做到。
首先是热情
在乡村工作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没有了城市的配套设施,你可能连杯咖啡都没地方买。更不要说长期扎根于偏远的乡村,隔绝了城市的热闹,年轻人要耐住寂寞,谈何容易。
诗和远方只能是“三分钟热度”,注定无法长久。只有适应乡村的一切,才能将这份热情长久的维持下去。
当然,上海的乡村条件可能没那么“惨烈”,但是中国的农村,真的是太“广阔”了。
再来说专业性
多数去乡村建设的设计师,都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这些专业知识有多少是适用当地的,就只有在实践中摸索了。有些可能是造价问题,需要用当地的工艺进行经济性的设计;有些可能是当地民风遗俗,需要对风格尊重和发扬。
所以,在地性和专业性的结合,因地制宜的解决乡村问题,才是一个乡村工作者该具备的“专业素养”。而不是把城市里的一套,生搬硬套到乡村。
03
工作内容
(一)结合本市村镇风貌管控要求,为镇(乡)人民政府编制农户建房通用图集(包括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图纸);
(二)为选择通用图集的农户提供个性化深化设计服务;
(三)为农户提供住房新建、改建、修缮等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
(四)为村镇提供乡村工匠培训服务;
(五)为村镇提供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机更新等设计、技术咨询服务;
(六)参与村庄设计编制工作,落实上位规划要求;
(七)参与村镇集体建房、人居环境建设、休闲农业等乡村建设项目策划、设计、技术咨询等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由镇(乡)人民政府结合辖区实际自行决定,其中第(一)至(三)项为必选,其他为可选。国家对设计服务有执业资格要求的,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倡导乡村建筑师长期下乡为村镇和农户提供集中式、批量化服务。
从工作内容来看,在乡村工作的重心不是“如何设计”,而是指导乡村“如何生长”。所以更多的是梳理,编制标准和指导手册,让农户可以自己“按图索骥”完成设计,可能才是乡村设计师的终级目标。
崔愷领衔的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对江苏锦溪祝家甸砖厂改造,以文化为引领带动村庄遗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