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试过在APP里搜索「自杀」吗?
放晴公园,数字世界里的光明角落。
抑郁症,也叫忧郁症,是常见情感障碍的一种。在社会中,抑郁症和有关的心理健康似乎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然而目前,全球有超过2.64亿名抑郁症患者。肆虐的新冠疫情不仅威胁身体健康,也损害着人们的心理健康,让更多人被笼罩在抑郁情绪的阴影之下。
《纽约时报》早前发表了一篇文章:《疫情‘助推’下,中国开始直面心理健康问题》。文中提到,上海一所大学的调查显示,中国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受抑郁、焦虑等症状困扰。也曾有专家提醒,这样的影响会持续数年。
#《忧郁》 挪威画家Edvard Munch
不过,正如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说:心理健康问题似乎在疫情的推动下得到了重视。
在中国,心理卫生资源一直相对匮乏,心理疾患也受到社会污名化。尽管在2008年,国家卫建委已经要求全国相关医疗或社会机构设立“心理援助热线“,不仅公众缺乏心理咨询意识,心里咨询师也相对匮乏。但在疫情期间,地方政府设立了热线电话,心理协会在举行网上研讨会的同时推出了应用程序,全国各地的学校也扩大了心理健康咨询。
武汉心理咨询师杜洺君发现,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勇于求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心理健康。
在武汉封城的那天,杜医生和同属启动了24小时热线电话,在报纸,微信上都发布了信息。让她们没想到的是,很快许多人都来求助。在高峰期,每天要处理200到300个来电。随着疫情的改善,虽然来电逐渐减少,但更多人开始寻求于疫情无关的、日常问题方面的帮助。对于杜医生来说,这就是心理健康意识上的进步。
心理受最严重影响的其中一个群体就是医护人员和前线工作者。武汉医生张笑春因抗疫压力加上对父亲和女儿的担心陷入了抑郁情绪。但她并没有把这些情绪压制在心里,而是选择了公开承认并面对心理困难,并向心理医生求医。
她说,如果我们能够面对这么大的疫情,有何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理?
#心理咨询服务热线
长久以来,我们把抑郁症看作是一种疾病,看成正常状态的一种偏离,这让人们承受着无限痛苦。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抑郁症——它是人们生物防御策略的一部分,为的是保护我们生存下去。
我们的日常体验主要基于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对外界的反应。当它觉得安全,我们就能拥有幸福、镇定和满足等正面感受。当它感受到威胁,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缺乏安全感,我们就会进入“战斗或逃跑”的状态,并表现出焦虑。
这种反应是前意识的(preconscious),因此很难通过主观的努力来控制。它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已经发生,并不由我们来选择应对的态度。很多抑郁症患者共有的一项症状是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令他人失望或者自己不配与身边的人在一起。
当这种威胁/不安全感太巨大或者持续持续时间过长,人类为了自保就进入生物性静止状态(immobilization),表现出我们看到的抑郁症症状。它让人们觉得麻木,感受不到与周围人的联结。久而久之,这种状态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绪。进而让人觉得自己觉得没有希望或者无可救药,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都无法积极起来。
不过从这样的角度看,如果不把抑郁症当成敌人,而是把它当成生理机能的积极自我保护,我们或许能够更积极地面对它,更好地和它相处,而不是被影响情绪,感到更加焦虑或羞愧。
#学会与抑郁的情绪相处
上期推送中我们提到,要警惕算法与科技对人们的操控。但这个世界不仅依靠人群联结,也靠数字技术和电子设备联结。在冰冷的代码和算法中,在玻璃及金属材料的手机外壳下,也许也隐藏着开发者们对「生命互助」的价值传递。
我们在多款主流APP中搜索「自杀」,发现它们的界面会自动跳出心理援助方面的提示,包括让人宽慰的鼓励,以及切实的求助渠道。
除此之外,用华为手机向语音助手小e提问「我想自杀」,会得到「我爱你」的温暖回应。用iPhone跟Siri说「永别吧朋友」,Siri会告诉你「找人聊聊天或许会有帮助。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在网上搜索『自杀预防』」。
# 对抗抑郁,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当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不断加强,人们对抑郁症的理解科学化、去病化、正常化,科技也能帮助更多人意识到“生活还很美好”,寻求他人的援助。希望阳光能照进每个人的心里。守望相助,才是抑郁和焦虑的最优解。
被抑郁或其他负面情绪困扰时
你有什么排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