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吉利诉威马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799年前的一天,当曹丕向曹植举起屠刀那一刹那,曹植吟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曹植这首著名的《七步诗》,以豆和豆杆本是同根所生,比喻他和曹丕本是一母同胞之情,为什么对他迫害那么急呢!讽谏曹丕不顾手足之情。
而今,中国的汽车界正在上演一曲相似的剧情。吉利控股集团及吉利汽车研究院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一纸诉状把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旗下的4家公司告上法庭。该案将于本月17日在上海高院开庭审理,相关诉讼标的额高达21亿元,这是吉利汽车继去年“黑公关”事件状告长城汽车之后又一次对其他车企挥舞法律大棒。尚未开庭,此事件已经在汽车界引起广泛关注!
为什么拿这件事情跟1799年前的《七步诗》相比呢?原来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和另外几位高管都曾在吉利集团工作过,且担任要职。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沈晖曾作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重要功臣,不仅为收购项目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担任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一职期间,沈晖也迅速助力沃尔沃扭亏为盈,稳定了沃尔沃中国市场的根基。
担任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副总裁的陆斌也曾任职吉利销售副总经理,并成功主导了吉利子品牌整合和经销商网络建设;担任威马汽车首席财务官CFO张然曾担任吉利执行董事,负责吉利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基础设置装配以及汽车金融体系管理;担任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兼董事的杜立刚也曾参与过吉利并购沃尔沃谈判团队;担任威马汽车董事、首席运营官的徐焕新也曾任职沃尔沃,并主导过新能源技术的开发。除此之外,还有多名核心成员也曾任职吉利,而这些成员基本覆盖了威马汽车的核心营销和管理高层。2016年,沈晖也曾就此事对媒体表示,威马汽车拥有核心员工200多名,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以前的同事。
由此我们便不难猜想,沈晖从吉利汽车出来自立门户应该是没有得到前老板李书福的认同,而且威马汽车在造车新势力里面偏偏又小有成就,这就怪不得吉利汽车要挥起大棒加以打压了。
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且残酷,诸多媒体人士戏言这是传统车企对造车新势力的首轮打压,属正常现象。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新势力难免会遭遇打压。此前长城、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刚起步时也不是没遇到今天威马、小鹏、蔚来同样的情况。
可是,吉利对于威马的打压能为自己带来销量的增长吗?能取得胜利吗?这就不好回答了,但一场官司能带来销量的增长估计是不大可能的,至于能不能取胜这种司法层面的问题确实不好预测。
但是,资深律师都比较清楚,涉及到商业秘密的起诉案在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难点。
首先,相关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实际上比较难认定。要进行相应的商业秘密技术比对,看是否成立。对于秘密点的比对,一般还要委托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其次,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调查取证比较难。比如,吉利要证明其对涉案商业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被告方有机会接触到涉案的商业秘密且负有保密业务。
第三,要举证证明行为人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也比较难认定。
第四,从以往历史来看,在法院审判的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胜诉率不高。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在法院审判的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原告败诉率高达63.19%,原告部分胜诉的案件占27.54%,全部胜诉仅占9.27%。
那么,吉利为何要铁了心状告威马呢?不少业内人士笑称“博眼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就像去年“黑公关”事件起诉长城一样,还不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双方握手言和了。
古时候徒弟学好手艺后往往会出去单立门户,这些徒弟当中有的会遭受师傅的打压,有的会得到师傅的鼓励与扶持,不一样的结局会有不一样的故事。但有个道理是不会变的:市场是很大的,没有你的徒弟,一样有别的人来分享市场。但是感情是买不来的,金钱怎么多算多?感情才是真正能给人温暖的东西。
斗子侃车认为,徒弟学成了,自立门户是好事情。人人应该多培养一些这样的徒弟。最后,至于吉利与威马是兄弟也好,还是师徒也罢,最终还是希望他们能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