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7-19)

孔子六十岁左右,周游列国来到叶地时,仍然面对着生不逢时、困苦不堪的烦恼和忧虑,但却从不气馁、不言放弃。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
叶(shè)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奚:为什么。
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他的为人呀,发愤时连吃饭都忘了,快乐时连忧虑都忘了,不知道自己快要老了,如此而已。”
叶公是楚国的大夫,他在叶这个地方为官,人家尊称他为“公”。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叶地,叶公很想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便向孔子的弟子子路打听。子路虽然天天在先生身边,熟知先生德行高尚,但要既简洁又全面地总结出先生的品德,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子路回来向先生报告,孔子教导说“女奚不曰”,他这个人不过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此而已。
这三句话实际上是孔子的自我评价。孔子所表达的意思是说自己是个好学的人。《论语》其它章节也有类似的论述,如孔子自己评价“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既非常谦虚,又实事求是。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好学。孔子好学有三重境界:“发愤忘食”是学而未得之境,开始立志于学,发愤努力,废寝忘食。“乐以忘忧”是学而已得之境,孜孜不倦求道,学而时习得道,非常快乐,没有忧虑。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遇陈蔡绝粮,险些饿死,却弹琴以对;在宋国时险被司马桓魋(tuí)所杀,仍乐观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给我加了德行,司马桓魋又奈我何?“不知老之将至”是学而成圣之境,从向古圣先贤学习进入到成圣成贤境界,不但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而且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学习却越来越专注。
实际上,孔子好学之笃,三境已融为一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伴随每时每刻,在孔子身上早已没有未得、已得、成圣之别。即使成圣,也谦虚至极,用一个“云尔”低调地给自己作出一个结论。
孔子一生在读书、学习和具体活动中,从不为自己和身边的杂事而烦恼,反而从中体味到无穷乐趣,始终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孔子好学、笃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以“发愤忘食”而达到“乐以忘忧”,以“乐以忘忧”而更加“发愤忘食”。为人要有君子的理想,要有圣贤的抱负,更要有实际的行动,而且是一生须臾不可懈怠的修为。孔子表面上是说自己,实际上在教化他人,教弟子、教后世特别是我辈如何为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