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夷狄之有君(3-5)

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教化人心,通过礼乐文化培养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操,促进移风易俗,从而维持统治者所建立的政治秩序。孔子一贯倡导“礼乐”,就是希望通过教化,促进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建立起长幼有序、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的统称,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分。当时人们认为这些地区的人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这一称谓略有贬义。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自称,指周朝以及所分封的华夏诸侯国,又称中国。古时常常将夷狄与华夏加以对比。

亡,同“无”。

【译文】

孔子说:“夷狄诸国虽然有君主,还不如华夏诸国没有君主呢。”

有人认为,按此意思理解,孔子的本意并非瞧不起当时的少数民族,而是想借此强调“礼乐”的重要。礼乐兴盛,百姓的行为习惯就好,社会文明程度就高。反过来,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就必须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文化落后、不重礼乐,即使有了君王,也难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鉴于此,也就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思想深处有浓烈的“夷夏观”。因为孔子这里表达的观念是,唯有华夏诸国有礼乐文明的优良传统,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大汉族主义思想的起源,孔子自然就被贴上了“大汉族主义始祖”的标签。当然,这是一种片面、狭隘的理解。

这句话历来多有争议。另一种解释认为,孔子的本意是“夷狄诸国尚且有君主,不像华夏诸国却没有君主呢”。其意思是强调,华夏诸国礼乐崩坏,目无君王,不尊重、不服从君王统治,事实上已经相当于国无君王了。当时,人们对于夷夏主要是从文化意义上进行评价,并非有人所说的以种族、血统为标准。如果夷狄能接受华夏文化,就会融入华夏诸国;如果华夏诸国丧失文化,就和夷狄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善于学习、接受华夏文化的夷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应该更具合理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都表明礼乐教化对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儒家的最高理想是修身以安天下,君主只有拥有维护天下百姓利益的仁德,才能担当起教化百姓、正风立俗、安定天下的重任。儒家更看重等级秩序,并推崇上下以仁义之心相交,坚持以文化人,以维持内在的和谐,促进政治社会稳定。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孔子似乎在告诫后世,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信心并笃定践行,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推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