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温良恭俭让(1—10)

1927年3月,毛泽东发表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在谈到农民革命时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这里一连用了《论语》中的两个被广为传播的词语,一个是“文质彬彬”,一个是“温良恭俭让”。“温良恭俭让”本来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比孔子小40岁,陈国人。郑玄注《论语》说子禽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记载此人。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能言善辩,善于经商,是孔子得意的弟子之一。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

夫子,古代的一种敬称,凡做过大夫的人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用于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敬称。

是邦,这个国家。邦,国,诸侯。

抑,或者。现在仍有“抑或”的说法。

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弟子们对孔子的赞誉。

其诸,语气副词,表示不肯定,“大概”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得先知道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打听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得到的。老师获取的方法,大概与他人求取的方法有所不同吧?”

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用白描的手法勾划出孔子为人处世的品格。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论语注疏》曰:“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先人后己谓之让。”“温良恭俭让”被儒家奉为完美人格的标准,至今仍是世人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如与“让”相对的是“争”,争强好胜、争名夺利,“人心不足蛇吞象”,争不到便怨天尤人甚至心生忌恨,这都不符合“让”的品德要求。“让”可以促进团结和睦、向上向善,“争”则易诱使嫉贤妒能、世风日下,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温良恭俭让”作为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标准,有其文化价值和进步意义。但是,处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翻封建主义,如果固守维护封建旧秩序的“温良恭俭让”,则是对封建势力的妥协和退让,是对广大农民群众高涨的革命需求的压制。因此,洞察中国革命形势的毛泽东在这里否定“温良恭俭让”,严肃地批驳右倾机会主义者诬蔑农民运动“过分”的错误论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巧妙“反用”《论语》的精辟和深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