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患人之不已知(1—16)

《学而》开篇就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所以在在本章末尾,孔子再次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做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患,担心、忧虑。

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

知,了解。

已知,“知已”的倒装,了解自己。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他人不了解自己,(最令人)担心的是自己(缺乏处世识人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以至于)不能了解他人。”

孔子始终不忘记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地为人处世。孔子强调,人们应当立足自身,首先反省自己,而不要去责怪他人。只有自己具备了处世识人的道德学问,才能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没有的东西。同时,也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

现在,常听到不少年轻人抱怨上司不识贤才,对自己不关心重视、不提拔重用。很少有人反躬自省,从自己身上去找缺点,更少有人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认识水平能力。

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善于向他人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