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有道理吗?依据是什么?

俗话“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有道理吗?依据是什么?

现在有天气预报了,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农夫就有打开天气预报了解当天天气的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更方便安排一天干什么事情,尤其是孩子出生以后,还会依据天气预报来确定该给孩子穿多少衣服。那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农民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呢?

聪明的古人怎么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困住呢?老祖宗根据多年的观察,把这些观察的经验总结成为了农谚,就为他们预测天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就是一句相当经典的农谚,在国内多个地方都流传着,那这句农谚的依据是什么?

对于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意思,不用农夫解释大家应该都是比较清楚的,其说的是如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的晚上看不到月亮,也就是当天晚上是阴雨天,那么来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的天气也不太好,不是下雪天,就是阴雨天。我们都知道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晚上有赏月的习俗,而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有观灯赏月的习俗。如果在八月十五日当天晚上天气不好,会影响到当晚的赏月,那150天以后的正月十五日,同样也天气不好,这样也会不利于赏月和观灯。

正是因为这两个晚上都有和月亮的一些习俗,所以古人在多年的观察之后,才总结出来这句农谚。农夫这几年也特意留意过,发现这句农谚的准确性是比较高的。所以农夫认为古人所总结的这句农谚的依据则是多年的观察,是经验的总结。除了这句以外,在农村里还有很多类似的农谚,像“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蜘蛛添丝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未到惊蛰打天雷,四十二天雨门开”等等。而它们都是古认经验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在农村里有不少会看天气的老农民,他们就不怎么看天气预报,依靠古人所传下来的这些农谚预测的天气,有的时候甚至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

不过需要注意,农谚都是有一定地域性的,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同时农谚也仅仅是起到预测、参考的作用,并不是说是100%准确的。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比较经典的农谚呢?欢迎大家留言告诉小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