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方,我喜欢用经方,不光是时方,我是经方、时方、验方都用,凡前人传下来的经典的有效的我就把它叫作经方。
用这些方子的时候我有一个体会,就是尽量不要减,你要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要减。这个我是从学《伤寒论》的时候慢慢注意到的,因为《伤寒论》我是年年要看几遍的,从16岁看起,现在也不下几百遍了。
仔细看《伤寒论》的时候,麻黄汤、小柴胡汤等都是加的居多,不是没有减。这里头什么道理呢?
大家可以想一想, 如果我们学过化学的话,都知道H2O是水,HO绝对就不是水了,就是说你一减以后结构发生变化了,结构发生变化整体功能就发生变化,是不是这个道理?
药方也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历来我有一个观点,在用经典方时,一般只加不减。我不太喜欢自己创造新方子。为什么不创造新方,我觉得我现在就是六十多了,我再活大一点,就算是活100岁,我从20岁学医,那就是80年用方子的经验,和古人比起来太渺小了,经验仍然不可靠。《伤寒论》 是1800年传下来的,仍然有效,这中间恐怕经过成千上万上亿的实践检验,这是可靠的。有可靠的为什么不用,非要用不可靠的呢!经典方子这么可靠,我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自己在那创造方子呢?我把前人的方子用好就行了。所以你们看我写的书里面,大多数是没有什么新意,都是古代前人传下来的方子,我在这个基础上对好方证,把这个病症就治好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觉得我比名医他们学的东西差不到哪去,照猫画虎去辨证也差不多,但是拿到临床上效果却不明显。要搞药症、搞方症,对号入座。汤方辨证这个效果很明显,但是汤方辨证,像日本方面搞得就比较死板。拿我们中国来说,中国的中医就比他高明一点。我们会辨证施治,灵活处理,就是加减。但是我个人的体会是多加少减,即在原方的基础上尽量多加少减,尽量多用合方。经常看我医案的同道,可以看到我在看病中经常用合方,一个病证复杂了用两个方子,用三个方子,或者好几个方子合在一起。经常我这个方下来也就是十几,二十味药了,但是方大绝对不像我们有的中医只见药不见方,我这个方你要是仔细看,其中包含了五六个方子,我是很守规矩的,有是证用是方,从不胡来,不能是见一个症加一个药,一会就加到三五十味了,那叫有药无方,临床效果肯定不好。所以一定要把这个方守住,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你们自己可以考虑,尽量多加少减,就是为了保证药方的总体功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