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五十

6月2日

五十:「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须当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如果刚开始「桂枝汤」,给病人发汗没有好,又误攻下,攻下了以后,病人脉还是浮的,代表「表证」还在,没有好。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病在表如果攻里,走错方向了,今脉浮,故知在外,须当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所以「桂枝汤」非常的好用。

本文由公众号医经整理,版权归倪海厦老师。转载是为了传播中医文化,不会用于营利!

——完——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二三

    二三:凡吐家,服「桂枝汤」,其后必吐脓血也. 吐家,没事会呕吐的人,常常会恶心呕吐的,肠胃不好,没事吃完东西会呕酸的人,不要开桂枝汤,因为吐家可能是胃破了,桂枝汤一下去,桂枝芍药发阳的力量很强,血液循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九

    十九:「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视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一般的原则来说,当病邪在表,例如有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恶寒.发热等,我们用 ...

  • 倪海厦老师的十六个感冒经方

    感冒经方倪师讲 十六用方仲景详. 太阳中风桂枝汤, 桂枝汤是基础方, 厚朴杏仁咳家入, 项强如有葛根帮. 太阳伤寒麻黄汤, 太阳温病葛根汤.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七五:仲师言胃,肠亦包括在内

    6月30日 七五: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汗发太多后,身体虚掉了,这恶寒是表的恶寒,人身体虚掉了就有怕冷的现象,这种人用温药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七三:芍药甘草附子汤,此汤亦名「去杖汤」

    七三: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大多用在素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七四:常常吃茯苓的话,寿过百岁

    6月29日 七四: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四逆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五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颇欲吐,若烦躁者,为传也. 太阳症状,分「中风」和「伤寒」,太阳病进入身体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进入少阳再进入阳明,有的时候是进入阳明再进入少阳,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二十

    二十:「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需识此,勿令误也. 中风束肌的状况,就是病人有恶风,有流汗的现象,所以小孩感冒,一摸有流汗,就是桂枝汤证. 如果病证在肌,就会有汗,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六十

    6月15日 六十:「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脉浮紧,不发汗,就知道是麻黄汤证,表寒很盛了,因致衄者,如果得到了流鼻血,一般来说,鼻血流出来之后,症状就没有了,热就退掉了,为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五八

    6月13日 五八: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技汤」. 中医对营卫的观念,营就是血,卫就是气. 营在肌肉里面,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五七

    6月12日 五七: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发汗,有它必要的条件,如果说病人已经在发汗了,不会开麻黄汤的,因为病人的表已经开了. 病人的症状除了脉浮数以外,一定兼有恶寒和无汗,所以麻黄汤和桂技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五六

    6月10日 五六: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条是在尺脉很壮盛的时候会用得到. 如果是下针给病人发汗,就下「合谷」,「合谷」下针的时候要「飞针引气」,起针的时候转针,一边起针一边转,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