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T人物 | 凌子达:扎根商业地产设计,多维度思考打开空间想象
如果地产设计界有吉尼斯纪录,凌子达突破有三。
一是获奖最多设计师。2016年以来,达观国际凭借杰出的设计作品,每年以200+的速度摘得国内外各大地产设计类奖项,至今获奖达1091项。
二是个人办公室最大的设计师。凌子达的办公桌尺寸起码有普通办公桌两倍大,办公室内除了有两整面墙陈列一千多个获奖证书,全开放空间里更兼顾会客、会议、选材的功能。
三是办公室及其作品“参演”电视剧最多的设计师,热播电视剧《欢乐颂2》小包总气派的办公室、《三十而已》许幻山公司皆取景于此。据不完全统计,达观办公室及其他设计项目上有超过15部影视作品取景。
2000年初,刚从建筑专业毕业的凌子达,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只身从台北来到陌生的上海闯荡,一头扎进商业地产设计的汪洋大海。20年来,凌子达锐意进取,不断突破,以融合建筑、景观、室内、软装设计“四位一体”的多维度思考方式,打破室内设计界限,引领中国地产设计新风向。
凌子达
KLID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
凌子达,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建筑系,取得法国CNAM 建筑管理硕士学位,并于2001年在上海成立了KLID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致力于建筑室内空间设计领域。2006年出版个人作品集《達觀室界Ⅰ》,2020年出版第二本个人作品集《達觀室界Ⅱ》。
从事设计专业23年,致力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不断专研和创新,一直坚持主创,匠心规划设计地产高端项目,在国际各大专业设计比赛屡获佳绩。截止2021年7月,KLID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共累计荣获全球奖项1091项。
据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的Winner Ranking统计,KLID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全球获奖设计师中获得全球第五名、室内建筑部分中国第一名的殊荣。
在 A' Design Award 获奖设计师排行榜中凭借259分的好成绩在全球4255多位海内外设计师设计机构中获得全球第三名、中国第一名的殊荣,以及室内设计第一名、建筑设计第二名、空间设计第三名的殊荣。
#01
启蒙:用建筑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
“认识到自己喜欢并且愿意钻研的事情,有时候也很重要。”
凌子达1973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很多人与设计结缘都是出于浪漫情怀或者艺术启蒙,但学生时代凌子达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相比艺术,数学毫无感性成分,而是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台湾的建筑系是五年制的,在正式进入大学学习前,凌子达对建筑设计的认识非常朦胧,一度认为这个学科是只要理科成绩好的人通过学习绘画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实际上,建筑设计涉及的学科错综复杂,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知识,更需要用宏观的角度、多维度的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建筑与区块的关系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建筑与室内的关系处理等等。
直至念到大学四年级,凌子达才认为自己开窍了。“设计从来没有固定答案,但所有设计的起点,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概念。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具备怎样的功能,能解决什么问题,可以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到最后传达怎样的美学影响等等。设计经过这样一个推演的过程后,得到的结果就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外壳,而是很有内涵的。”
同时期,凌子达也研读了大量的大师作品,其中特别喜欢密斯凡德罗和理查德·迈耶。他从密斯凡德罗的作品里领悟极简审美和功能主义思想,从理查德·迈耶的白派建筑里感受空间构成、体量、光影的魅力。这些别具一格的建筑作品,不仅彰显了先锋的思想理论,更具有相当的时代引领作用,一度刷新了凌子达对设计的认知,也令他找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目标与前进的方向。
密斯凡德罗(左);理查德·迈耶(右)
-
#02
创业:具有冒险精神的实干家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环境,都有它的困境和机会。”
从台湾到内陆,从打工到创业,凌子达对自己每一步的事业规划都非常清晰,不单注重专业,更具备相当的视野,犹如一位具有冒险精神的实干家。
大学毕业两年后,凌子达在父母的支持下只身从台湾来到上海闯荡。彼时的上海,房地产业正处于起步腾飞的阶段。
“2000年初,这里到处在盖房子,到处都是工地,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城市。甚至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可以用'粗放’来形容,不管你有没有经验,哪个行业的人都可以来盖房子。虽然产品力比较低,但的确给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创造了非常多的机会。”凌子达回忆道。
虽然初来乍到,并且是从建筑设计横跨到陌生的商业地产设计,但面对地产设计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凌子达拥有非常强烈的信念感,毅然投身。其中无论是施工工艺还是新材料、新技术,凌子达都会投入时间钻研,每天如同海绵般吸收着各种新的知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 训练自己画节点,画细部大样。“细节上的把控,对项目最终完成度是有很大帮助的。”凌子达总结道。
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来上海不到一年,凌子达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取名“达观”。达,取名个人。观,表达观点。“达观”泛指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创业之初,凌子达的公司实力并不雄厚,公司仅有三名员工,面临着几乎所有创业公司都会经历的困难,包括图纸被骗、对簿公堂,甚至最严重的生存问题。“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环境,都有它的困境和机会。”凌子达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创业之初面对的困境,但他始终心无旁骛,坚守本分,深耕这片理想沃土。
幸运的是,凌子达的实干精神与设计才华得到了“新联康”公司老板的青睐,他对凌子达提供了很多帮助。“在这里,不管你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市场或困难,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最重要。”除了业务上的帮助,这位贵人的一句简单鼓励,增加了凌子达面对未来、攻坚克难的信心与勇气,令他铭记至今。
KLID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办公室
-
#03
理念:四位一体,打造富有辨识度的项目
“我们不是为了造型而造型,而是坚持用创新的想法去做一些项目。”
在凌子达眼里,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尽管千差万别,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筑思维带给凌子达的是以更宏观的角度、多维度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他常常也会用建筑的手法做地产的室内空间,以打破室内的界限。
解构主义的核心是释放形式和体量的无限可能性。凌子达设计的众多项目也极具辨识度,这正是源于他在项目中坚持原创与不断突破。凌子达擅长运用空间构成完成中大型空间设计,作品体量感明确,具有张力与层次感;其落笔大胆,线条走向明快,彰显出解构主义建筑美学浪漫。
目前,达观设计已发展至50人的规模,也是国内少数以原创设计为导向,并能承接建筑设计、景观方案、室内设计、软装设计与工程“四位一体”设计的事务所。在凌子达的众多设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明显的风格特点以及独有的处理手法。
▍南京星河World空山会所
▲
南京星河项目基地周围群山环绕,场地区位优越,有紫金山、红山森林动物园等自然景观资源。凌子达的设计策略是将地面景观与地下建筑相结合,融入山形的概念,设计了一座“地貌式的景观建筑“。同时,该项目旨在打造国际开放社区会所空间,以优质的公共空间为人群的非自发性活动提供载体,从而真正激发城市生活的活力。
▍广州中海·观澜府
▲
中海·观澜府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广州,南望四江交汇之地。凌子达以“启航”为灵感,将售楼处化为一艘极致奢华的“游艇”。从室外露台景观到室内空间设计,皆与游艇强关联。
线条由地面生长,内外呼应,如波浪起伏,勾勒出一座座亭阁般的空间,建立着理念与形态的关联。承载着不同功能的私享空间,经设计者巧妙排布,为每位到访者提供优雅尊享的时光体验:接待大厅的顶部天花犹如气象变化的云层,精美绝伦;洽谈区木饰面和皮质地家具交替出现,依循游艇内饰常见的材料语法;冷暖光柱以色彩相界,内藏着独立完整的洗手间;露台更是被巧妙利用,打造成甲板露天酒吧。
▍重庆复地公园和光售楼处
▲
复地公园和光位于山城重庆,其售楼处的设计呼应了城市人文和特有的场所氛围,以“营窟而居“作为设计概念,建筑具有如山石般的体块感。外立面使用氟碳喷涂工艺模拟山石纹理,墙面的立体造型仿佛人工开凿所留下的痕迹,丰富空间的体验感受。室内空间简洁利落的线条与立体的墙面相得益彰,呈现出冷峻而高级的室内氛围。同时,沙发柔软的皮革与布艺,搭配墨色画作,为售楼处营造出轻松的交流氛围。
“我们的设计大部分还是蛮亮眼的,但我们不是为了造型而造型,而是概念影响造型,我们坚持用创新的想法去做一些项目,不想做跟别人很像的东西。”
达观一贯所坚持的创新精神不仅能够满足丰富的视觉呈现,也同样注重内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同时,由于对材料、科技、工艺的不断探索及严格把控,几乎每个项目的落地完成度极高,为其赢得了市场声誉。凌子达向我们透露,目前达观项目99%是地产售楼处设计。
#04
探索:都市更新,以质取胜
“作为设计师,最重要还是回归设计的本质,保有对设计追求的初心。”
在地产行业以速取质的时期,产品与风格的迭代速度都非常快,带给设计公司非常多的发展机会,但快速发展相对应的也会带来一些快速消耗的问题。比如,一些以快速复制为指向的产品其设计价值逐渐走低,市场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也将逐步下降,另外一方面,抄袭问题层出不穷,这同时也制约了设计公司的良性发展。
“作为设计师,最重要还是回归设计的本质,保有对设计追求的初心。”凌子达对记者说。达观会对抄袭者发出郑重的律师函,甚至会在公众号上对其公开谴责,一方面是对原创发声,另一方面也是在以己之力呼吁行业对设计产权的保护。
谈及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时,凌子达表示,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快速发展下很多地方的建设将进入发展饱和的状态,尤其是像上海这种城市已经发展饱和的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与改造需求,这将成为房地产大时代的下一个浪潮。
在城市更新与改造项目中,相比创造性,洞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平衡新与旧的关系?如何更新与延续传统文化?如何在固有的空间中设计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空间?这些都成为了设计师探讨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老房子不一定要拆掉,城市文化是具有包容性的,有些老建筑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更新房子相对盖新房子其实是更复杂的,有时候甚至成本也更高。我们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在尊重过去的基础上做合适的设计,适合现代人生活。”凌子达总结道。
▍华夏幸福·德清孔雀城城市艺术中心
▲
华夏幸福·德清孔雀城城市艺术中心本来是德清历史悠久的毛毯厂旧址,见证了繁盛一时的江南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凌子达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保留了老厂房的建筑结构,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功能空间重组,形成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空间关系,同时室内延续了建筑的设计语境,形成有机的统一,不仅还原了城市记忆,更为空间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花样年卢湾68
▲
花样年卢湾68项目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座建造时间超过二十年的高层住宅旧建筑。当时项目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整栋楼的破败和老旧,需要整栋“扒皮”,即把外墙重新做。而回到室内部分,凌子达对户型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手段,一改旧空间不合理格局,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呈现出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全新住宅。
#05
达者为先,观之有道
“达者为先”,一个好的设计师,要不停的创新。
“观之有道”,用开放的心胸去观察这个世界,学习更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这是凌子达2006年提出的一句话,记录在他的首个作品集里,也代表了他的核心设计观点。这家骨子里流淌着创新血液的设计公司,正是以开阔胸怀面对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洞察市场,不断累积,站稳脚跟,一步一步建立起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采访结束后,凌子达立马切换了状态,接过助理刚刚送来的文件,又开始与团队投入新项目的沟通当中。或许正是这份自律与务实,让凌子达能时刻保持工作激情,深入到地产设计价值深挖和城市建设当中。
PDT地产设计趋势 × 快问快答
PDT:创业以来经历过最大的风波是什么?
凌子达:2008年的时候经历了金融风暴,市场变化非常大,设计公司很难接到项目。那时候很多人都选择了回台湾,但是我继续留下来,公司二十多个人,我没有裁员。当时就觉得反正我也没什么包袱,回台湾也没有公司,没有项目,那还不如继续留下来做。还好撑过了那年之后,就开始看见曙光,项目又慢慢多了起来,我感觉到“春天来了”。
PDT:您的作品通常造型都比较大胆,会不会受到非议?比如说博人眼球这样的评价。
凌子达:好像没有,我收到比较多的评价是,一看这个项目就知道是达观的,是凌子达设计的。我不太做欧式古典那种东西,我通常会用建筑的手法做室内,所以项目看起来都有着非常干净利落的线条,渐渐地就凸显了我的辨识性。设计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答案,所以也没有标准。我一直希望通过创新带来一些新的感受、新的观点、新的想法。
PDT:你们拿了很多奖,拿奖对你有怎样的意义?会有很多人因为这个找过来么?
凌子达:拿奖本身我还是会比较开心的,因为努力得到了认可。不过拿奖并不会直接带来生意,大部分客户、开发商,他们都是去看了样板房或者售楼处后,觉得项目做得不错,才会去打听是哪个设计师做的,才找上我们。
PDT:好的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凌子达:坚毅不拔的性格,要有坚持的这个信念,不忘初心。
PDT:很多电影、电视剧来你们这取景,我看到你们微信公号下面现在都专门开辟出一栏“影视交流”。
凌子达:对啊,我们不排斥这个。很多人都会知道我们是《欢乐颂》、《三十而已》的拍摄地,我觉得这算是一种宣传。
电视剧拍摄现场
-
PDT:来拍摄要收场地费么?
凌子达:要啊。拍戏别看镜头里可能就两三个主角,但镜头后面会有很多工作人员,有时候我们需要接待七八十个人,包括化妆、收音、场务、轨道等等。我们办公室比较大,外面整层都可以用,费用其实包括接待勘场还有空调费、清洁维护等工作。其实除了我们办公室,我们有好几个作品也有被选中去做电影取景地。我们记得最早是06年的时候,孙红雷演的电影《窈窕绅士》就是在我们设计的项目香港亚太的空中别墅拍的。
PDT:您平时喜欢看电视剧或者电影么?
凌子达:我通常会看电影,但是追电视剧会比较少,像刚说的那几个电视剧我也没看完,我只看了看自己设计的那个场景出现,微微一笑,然后把它关了。
PDT:未来希望有哪些突破?
凌子达:可能会开始思考一下要不要做产品化的东西,然后公司规模慢慢的增加到七八十人吧,但还是可控一点的规模。
以实现城市品质人居生活为出发点,「地产设计趋势」定位于地产设计领域,关注全球地产设计趋势,探索地产设计产品力,发现中国地产好设计。
我们坚持设计的人文理想,以全球化设计视野、专业的地产产品力逻辑来经营该平台。我们鼓励推陈出新的研发,真正为人居环境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在地产设计领域专研与精耕的人物,让专业者输出有价值的观点;我们报道优秀的地产产品体系、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与软装设计作品。
植根于地产设计领域
横跨行业产业上下游
高屋建瓴,深刻追溯
回顾过去,正视当下,看见未来
翻开《PDT.人物》访谈集,你将迅速发现这是一座扎根地产设计领域横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研究的智库,我们与活跃在海内外地产、设计界一线的领军人物展开深入对话,回溯成功企业发展历程,发现与分析前沿信息,同时呈现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思考。
#
出品 / PDT地产设计趋势
总编 / Melody
执行主编 / Sunday Yang
产品总监 / Jeff
华南主编 / Nina Fang
原创内容,非授权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