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梦圆,岳阳楼一日游 | 古代文人墨客为何都爱来这里玩儿?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一说起岳阳,相信有很多朋友都会立马想到语文课上背过的《岳阳楼记》。
说实话,灵遥第一次知道「岳阳」这个地儿,是在83年拍的《射雕英雄传》里。其中有一幕,便是郭靖与黄蓉站在洞庭湖边,背靠一座楼阁,发出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感慨
自那时起,我便有了一览洞庭湖的念头。
遗憾的是,我地理学的不好,虽然很小的时候便知道有「洞庭湖」这个地儿,一直不知道它在哪里。
直到10年前我念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暑假坐绿皮车从武汉去长沙找我闺蜜玩时,才从沿路的报站中发现,大名鼎鼎的「岳阳」,就在湖南与湖北的交界处。
所以,这一次,我是一定不会再错过它了~
01.
交通
我这次因为是从长沙出发去的岳阳,所以便选择了坐动车出行,从长沙南站出发,一站直达岳阳东站,用时参考在30分钟左右,票价是69.5元。出站以后,再做的士去了岳阳楼风景区门口。
02. 
看点一:
唐宋元明清岳阳楼模型
岳阳楼景区的第一大看点,毋庸置疑,当然是岳阳楼了。
但是,我们除了眼前的岳阳楼,还要看历代的岳阳楼。一进入景区,眼前的这五座建筑,便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的唐、宋、元、明、清岳阳楼模型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座,是因为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命运多舛,在建成以后曾不幸遭遇过多次天灾人祸,历代朝廷只得反复修缮它,在明代便先后修了五次,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样子会与以前的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座,唐代的岳阳楼复原模型。
它的建筑模型呈正方形,边长为5.39米,高5.19米,全部采用H78黄铜微雕制造,净重12.3吨,匾额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形制上参照了历史文献记载与唐代出土文物上的建筑符号等信息。
第二座,是宋代岳阳楼。


你眼前的这座模型,是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宋代宫廷画院《岳阳楼图》为蓝本制作而成的。
它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608米,进深3.092米,高4.5米,全部采用H78黄铜微雕铸造,净重12.2吨,匾额为宋代书法家米芾(fu,2声)的字。
这里和大家说一个小趣事,范仲淹在挥笔写下《岳阳楼记》时,他人其实并不在这个地方,其创作全凭一幅滕子京送给他的《洞庭晚秋图》与自己的想象完成。
这幅画后来还被画师绘制在了「岳阳扇」上,使后者成为了三大名扇之一。
第三座,是元代岳阳楼。
你眼前的这座模型,在制作时参考了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元末明初画家夏永所绘制的《岳阳楼图》。
它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608米,进深3.092米,高4.3米,全部采用H78黄铜微雕铸造,净重12.2吨,匾额为元代书法家赵梦頫的字。
第四座,是明代岳阳楼。
你眼前的这座建筑模型,在制作时参考的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宫廷画家安正文所绘的《岳阳楼图》。
它的平面呈六边形,单面阔1.86米,高4.5米,全部采用H78黄铜微雕铸造,净重9.1吨,匾额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字。
第五座,是清代岳阳楼。

你眼前的这座模型,在制作时参考的清代画家龚贤所绘的《岳阳楼图》。
它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4.43米,进深3.152米,高4.83米,净重10.7吨,匾额为清康熙皇帝所书。
02.
看点二:
岳阳楼的建筑艺术
看完了唐宋元明清五代的岳阳楼后,我们再来一起看看眼前的这座。
与黄鹤楼类似,岳阳楼是初建于三国东吴时代的建筑,是鲁肃用来操练水军时作为「阅军楼」使用的,西晋南北朝时称为「巴陵城楼」。
初唐,诗仙李白曾到此游览,留下了「楼观岳阳尽,江迥洞庭开」的诗句,至此它就改名为岳阳楼了~
眼前的这一座,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岳州知府张德容重新修建的岳阳楼,与一进门时看到的清代模型有三个样式之别。
第一眼见到它时,灵遥只有一个感觉,很迷你~
毕竟是三大名楼之一嘛,想着怎么都应该是个5、6、7层高的建筑吧?没想到,岳阳楼才只有三层高。
话说回来,岳阳楼迷你虽然迷你,建筑设计上的亮点还是挺多。
第一点,就是它的盔顶结构。
远远望去,很像是将领头上戴着的头盔,配以飞檐,曲线流畅,但又很有气势。
第二点,是它盔顶下的如意斗拱似的蜂窝。
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载了盔顶的重力,又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的精美、庄重、和谐。
最后一点,是它的榫卯结构。
整座建筑没有用一颗钉子,堪称一绝。
图 | 榫卯结构示意图
03.
看点三: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
说起「岳阳楼」,相信有很多朋友都能立马想起语文课上老师要求默写并背诵全文的《岳阳楼记》
这一篇作品,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大作。
范仲淹(989 - 1052年),字希文,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任兴化县令、密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
庆历三年(1043年),仁宗召范仲淹回京,先授枢密副使,之后拜为参知政事。
九月,范仲淹等人发起「庆历新政」,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罢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
后因新政触犯到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再次遭到阻挠,并于次年1045年初,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
庆历四年春,范仲淹在悉知故人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后,为鼓励好友,勉励自己,挥笔写下岳阳楼,借景抒发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怀,后成为传世名句。

至此,岳阳楼名声大震,享誉中外,「文以楼存,楼以文名」。
04.
看点四:
真假《岳阳楼记》雕屏
来岳阳楼参观,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楼和二楼的墙上,分别挂有一幅《岳阳楼记》,落款皆为清代乾隆张照,区别在一个「居」字。
二楼的这幅,是真品。
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一眼便看中了这幅《岳阳楼记》。于是,他便用重金贿赂了一个民间高手,花费了十七个月的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
两年后,吴知县趁着调离岳阳之际,偷梁换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携家眷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洞庭湖上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雕屏随之沉入洞庭湖底,不知所踪。
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的真品被渔民们捞了起来,不慎损坏了上面的「歌互」与「乐」字。当地文人吴敏树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用了120两纹银将其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修补,才补上了破损的这三个字。
又过了近100年,岳阳楼再次重修时,当地官员又花了120块大洋将其从吴氏后人手里买回,这才「完璧归赵」。
图 | 修补的痕迹
除了雕屏的真假,张照的书法同样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看点
张照其人,是清乾隆皇帝的书法启蒙老师,乾隆皇帝曾评价他说「继王羲之之后,唯张照能比」。
这幅《岳阳楼记》上共有四种书法字体,论述部分用了楷书,后来随着张照情感的深入,后面的部分接连用了行草与行楷,最后的落款由草书完成。

真的!
至于区别为何是真雕屏上的「居」字尾巴较短,大概是手工艺人暗讽当年的吴知县没安好心吧~
图 | 上真下假
05.
看点五:
诗仙唯一的对联
岳阳楼的三楼,悬挂着一幅对联,是诗仙李白的墨宝。
李白一生作诗无数,对联只有这一幅,「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形容的是在岳阳楼凭窗远眺洞庭湖的壮美景色。

灵遥去的时候,虽然是烟雨蒙蒙,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但我相信,《岳阳楼记》里「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绝非只是范仲淹的想象。
06.
看点六:
君山和君山的银针
在坐的士前往岳阳楼的路上,灵遥曾问过师傅说,为何在《射雕英雄传》里,金庸老爷子为何会安排郭靖黄蓉站在岳阳楼前,念出那几句词?
师傅告诉我说,南宋时期,当时的君山真的是丐帮活动的主要场所
金老爷子安排郭靖与黄蓉来岳阳,去君山岛,与后面夺回被杨康偷走的打狗棒,继任丐帮帮主,在地理上是能够衔接上的。
我从岳阳楼景区出来时,一路默念着「君山、君山、君山」,突然灵光一闪,慢着,中国的茶大多以地名命名,君山银针,不就是产自于君山的银针吗?!!
于是,我便走进了隔壁的一家茶坊,品尝到了一年产量不到1吨的君山银针。
图 | 299一两的君山银针,看着像绿茶的黄茶
哦,对了。
君山银针是黄茶,不是绿茶,
5-10年茶树产的明前茶叶最好喝哟~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岳阳作为一座集楼与湖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我上面提到的看点,还有双公祠(范仲淹、滕子京)、小乔墓、公瑾墓、洞庭湖、君山岛等游览景区。

对岳阳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抽出1、2天的时间,细细游览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