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旅色作品点评

诗海选粹格律诗社

名 誉 顾 问 董学增 熊东遨 杨逸明

顾          问 云海紫光  武贝子  汉唐使者

半隐庐 倪平波 终南山人 荒岛

安全东 熊盛元 钟振振 崔德煌

卢象贤  石泉林溪 杨子怡

总          编 心淡薄冰(袁铭)

主          编  芦荻

执 行 主 编 李国麟

执行副主编 天池  蘭公子

责 任 主 编 阿远  霍庆来 高山 卧虎山人

董峰  微澜  明月轩云  张刃

易玉华  海之言 王中华 心殿主

章寿  苏小隐  一苇  竹子

小桥流水 竹杖芒鞋 楼后人

责任副主编 夫子 月池居士 李仕斌 寒星

天马行空 李冠群  如风诗韵

朱明良友  张仕庆  无论魏晋

少年 青阳 张玲

刊 头 题 字  一凡

编         委  冰洁  阿斌  直性子  振江

路者天涯  张兰芝  先见之明

昊海 秋翁 独善其身 海陵耆民

蒲苇 白忠民 若然

点评嘉宾简介

右扶风,江南人,客居海外,习诗不长,自身慵懒,惟乐读书旅游与饮酒。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前言

大家好,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网名:右扶风,年近五旬。

我是江南人,5年前客居海外,同时始在中华诗词论坛及一些微信群参与学习诗作,主要习作近体五七律。习诗的时日不长,自身又慵懒,平时惟乐在读书旅游与饮酒。追慕魏晋林下风,不喜于心有太多负累,故于论坛和微信群也是随兴所之。

可能之前和大家交流的机会亦不多,有言评见解不到的地方,还请多包涵。

以下说明一下诗题缘起和赏析依据:

-

诗言志,亦缘情。情志起于内为心思,发于外为吟咏。又按禅宗语,心不孤起,托境方生。诗于主体意识(情志)与客观世界(时境)间的沟通大抵可知了。

无论情志在于美刺风化的家国怀抱,或在于寄托微意,调节自身心理,彰显澡雪精神的人生格调与一种“悠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又或只是寄情山水,攀摩胜境,赋游纪行。这内外两境,比兴寄意和体物赋事,应都适合“今夏旅色”题目所设的舞台。这是本次起题考量的缘起,特作说明。

-

宋人诗论,既以命意为先。又有“炼字句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的说法。大抵以诗中寄托家国情怀的,或内涵积极向上,温淳庄雅,孤高澡雪,淡泊自甘的人格精神为高格调。而立意,作风,布置,遣词等为结构体格的诸要素。

以下评析大致欲在这个范围内。当然,境随时迁,在多元化的今天,诗词是否还以炼格为先,“格”之定义与高卑好恶的判断是否亦早已与时而进而变了,这些权且见仁见智了。赏析亦是一家之言,欲有所依据而已。

-

以下逐首评析。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寒山斜月

此生无绮梦,今夏有余情。

日丽佳禾病,温高老迈惊。

连天期雨色,夙夜起雷声。

饮电青松倒,随波兀石行。

右扶风点评:

寒山斜月诗兄这首作品很有特色。

其一在于有寄托,其笔在此(景事),其意在彼(微意),如后三联,均既可把做景看,又可把做情·事·理看,故使人一读便欲想了解其创作时的背景本事,欲逐其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其二在于富波澜,观其结构,起步二句已见曲折,而颔联“病”“惊”一伏起,颈联“期雨““乍雷”更一伏起,至尾联尚不肯收低,真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层次既厚,其格不低。

然稍欲商榷的,一处是于其微意的探求。这首颔联“病、惊”之象,当是首联作者牵挂的“余情”,而颈联所期之“雨”,所起之“雷”,按诗脉理解均应为涤荡颔联所病的佳象。诗人的态度,在颈联的“期”字中应已表露出来了。

承此雨雷涤荡之象,转至尾联,作者用了“青松倒”“兀石行”写境。尾联二句从句辞角度看,健笔劲气,力透纸背,端的精彩。且意不随句尽,大耐咀嚼。

然而青松倒,兀石行,在诗教的传统比兴意象中,多有种黑风猛雨式无明妄生的倾向。尾联假境所寄之意,一面对治了病禾高温,另一面又掀松走石,大起风波。则作者所欲寄托的”余情”之旨归,个人作为读者角度,稍觉有些难把握。当然这个应是我理解不足的原因多些,又或许作者愿意並不尽在寄托。

另一处于遣词上,比之尾联的锻炼,颔联尤其是对句稍觉平浅口语化了些,而首联第一句的“无绮梦”,似只为与第二句“有余情”对用而设,虽不是不能这么作,在整首中稍觉有些孤出无着感,(或者尾联的黑风猛雨即为无绮梦的微意寄托处?)

当然这类诗,作者未必无意,读者或也莫求穷解,否则恐有深文凿空之失。诗富波澜,大是可观。以上权作个见交流了。

别话:偶然发现,这首四联皆对,若移第一联至尾联,即以“日丽佳禾病”两句为首联,“此生无绮梦”两句为尾联,吟来亦别有风味,颇可把玩。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夏游石门水库

黄河艄公

车过聚贤庄,金葵绽路旁。

石门镶玉镜,湖水泛银光。

客坐河边钓,芦摇鹭鸟翔。

山幽林寂静,消夏度清凉。

右扶风点评:

这首揽胜纪游,随行迁景,于尾句“消夏,清凉”中微出“自适”的闲情。

整体风格比较浅畅平易,层次有展开但曲折较少。前半四句一气,诗脉流畅,平中见远,颇得古意,斯是亮点。尤其颔联流水对于自然景语中信手得来,自然贴切,羚羊挂角,欣赏。

后半尾句“清凉”尚有余味,其他新意不足,遣词上亦相对前半稍弱。山幽林寂系平常语,或不道出只渲染其氛围更好。颈联动词亦可思更锻炼些,又“河边”对“鹭鸟”,宽对虽非不可,稍觉还能作的更工细些,亦是个见交流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白云闲客

风软沙平度,山青雨点稀。

暖云随树远,啼鸟带人归。

古寺无经卷,高台有草衣。

交游非故物,空负白鸥矶。

右扶风点评:

这首前半唐风沁人。首二联意象既清远,字词又雅炼,直置于盛中唐古卷中可也。(只有些太像唐律诗格,以故作者颈联遂思求变的吧)

大苏子爱陶柳清诗,所谓“枯而实腴,质而实绮,于平淡中寄至味”。其实亦代表了宋代诗人所欣赏和推崇的一种在内敛中见精神与气韵的内涵式“格韵”。须于平淡的外表(字句)下品味其温润如玉,孤高澡雪的人格与情性。

这类诗,作者如何在清幽的景境中表现自己的寄托,读者如何去体味和把握作者诗中平淡外表下的寄托,是诗作和审美的关键。

这首前半高古绍远,兴旷景清,而自颈联起,“古寺无经卷,高台有草衣”,作者有意识的转到人(己)这一层,此处是诗作章法布置中的常用手段,大须注意。作者斯是作手,在此联中既用心于人,又用心于意(事),寺庙应有经卷而作“古寺无经卷”,已寄“(世风)不古”的微意。而高台上的草衣明为布衣隐士(己)高标的象征,这个于古人诗中比兴多用,稍味可知。

正是承颈联(见人,见人文)之转,尾联顺水推舟,卒章显志,由“(世风)不古”遂交游非故,而思古贤,欲神交矣。“白鸥矶”为比征古来脱尘俗无心机的隐逸(精神)的固定文学符号(典故),不用多言。

托境寄意,象贤见性,于平淡含蓄中显示自己脱尘不俗的情性襟怀,这个便是大苏子与宋代诗贤们诗论中所推崇的“枯中见腴”了。

然而,格调命意之外,诗歌的融合(神足气完)亦是审美的一环。唐人率性,意随兴至,不遑多思,往往一篇诗作兴象浑融而意旨缥缈,王储韦孟诸公田园作,景语逾清,而意逾不易捉摸,有时淡的近乎无味,所谓清极则志飘也。

至于宋,则反之,更加留心于寄意,斯得在诗必有寄,不为微茫难寻。斯易失于存心构意,往往留下人为的痕迹,小损整体的浑融。

这首前半酷似盛唐面貌,至于颈联构思用心能体,不过稍可商榷的亦在此处。“古寺无经卷”一句,或是作者实见。然而此句从读者角度,稍觉出的突兀。既非废寺,亦不知作者仅是路过进香还是与寺内僧众作过深入交流,便断言“无经卷”,以出古寺不古的寄托。既算是实情,这样的布置于诗中总稍觉有些“刻意安排”的倾向,不免令人生起作者是否“以志逆意”的小疑,而稍感痕迹,小损整体的神完。

此外这首于“夏”的点题似不够明确,这是小地方了。整体意象,清远高雅,只大多未出古诗传统意象的范畴,尾联措辞虽然含蓄,惟用意过于了然,齿颊瓣香然余味不能久。这些都是个见小商榷处了。整体深赏。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溯溪露營

罗马雄风

轻风兼薄雾,酷暑若清秋。

岩树不相问,石溪长自流。

山禽眠叶底,明月出枝头。

卧帐忘情话,听泉入梦游。

右扶风点评:

与上一首相比,这首整体风神更近于唐。四联七句景语,而情自寄于中。只第七句一点,一切景语遂成情语,有神无迹,正暗合唐人佳处,容喝一声彩。

唐人诗作多“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倡导情景交融。而其实情缘境发,意随兴至,往往不假精思一气到底。这类风格,作者未必有很深的寄托与微意,然而神气浑融,情景俱真,不容摘句,自成好味。

罗马雄风诗兄这首庶几得此好味。看他四联,合夏时,显旅色,句句真挈在溪边宿营的实境上,已透出一个“真”字。诗贵真,即使不特意从情操高怀寄托处入手,亦自高一步。轻风薄雾,酷暑“若”秋,点醒季节时间,不作一句情语,已使人在夏伏中感得清秋的幽怀。一种幽情,于景语中淡淡炙出,着实耐品。

颔联近写,营边岩树石溪,颈联渐远,树上·叶底眠禽,天边·枝头挂月。景语平畅淡雅,不求新奇而层次分明,颔联着声,颈联着色,兼顾周到。尾联顺势写回宿营之人,卧帐夜话,听泉入梦,斯夜斯人斯情斯景可以想知,可以回味。

这首情景俱真,格调命意貌似平淡而故实处大耐品味,非常欣赏。至于字词的商榷,如于“树”(枝 叶)是否着笔多了些,颔颈二联是否有些小平头,个别字句是否还能更精炼些,个人认为无伤大雅,这类诗宜一体读去,不必细碎摘句。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蒲苇

携子轻装越岭巅,萋萋芳草涌身前。

溪头掬水菰蒲瘦,叶底闻香菡萏圆。

几朵浮云随客路,一声长笛破村烟。

虚襟能丈清流处,峻丽峰高任尔先。

右扶风点评:

这首于情怀寄托及结构布置处,均可观,均有可圈点处。

颔联瘦与圆对,已微著含蓄,颈联浮云客路,长笛村烟,古诗比兴中多用。“破”字甚炼,精神俱出,赞个。律体诗中颈联如腰,腰劲则一篇挺立。尾联显意,气格颇高。

律诗之“律”,原本有一种“则”“范”“法度”的含义,这不仅是对于声调的平仄与中二联的对仗而言的,于其本色(本质风格),其实是有一个“端、庄”的内涵要求在的。当然今人从多元和与时俱进的角度,常常无视律诗与绝句古风的差别,甚至更多的打破诗词曲歌体裁间的分野求新奇玩变,这处得失也是见仁见智的,不深论了。

五律渊源五言古诗,字少意紧,易作庄容。而七言律源自骚赋及古乐府,句内字长,比五律容易卷舒周旋,则尤有一种庄不失于滞,动不失于轻的“方正中带有灵动”的要求(当然五律亦当如此)。所谓镣铐之舞,暗契反正合道,古人尤其醉心于此,故推七律为诗中主人。

要出“方正中带灵动”的体态,句法上心思是不可少的,这首诗于此结构布置处,颇见用心。前半二三四句,写景已密,若后半尚句句坐实,则整体易显板滞。作者留意此处,于颈联用“几朵““一声”疏笔写出,又于颔颈层次间拉开张力,便觉得当。更炼动词(如“破“字),使整联用笔虽疏而劲气不衰,分寸拿捏处值得赏学。

这首整体不错,一些或亦无可厚非处权作商榷。

首句“携子轻装”或是写实,不过与后面内容似无甚大关系。又或者尾句的“任尔先”的“尔”结在“子”上?(初读觉得是结在高峰处),即算是结在“子”上,亦稍觉只是字面上结了一下,整首的寄意(客路云云),多是为己所发,“子”只似恰在身边而已。

另,颈联对句甚是漂亮,只不知村落闻笛,于今时今日是否还有此雅处。个人于诗作“与时俱进”的态度是,所用字词无论古雅,只要不违今时今日的情境即可。自然也不能断言今日已定无此雅村雅乐雅境了,有便无妨。

尾联气势逾高,前贤自有这种风格,不过得之在豪壮,失之在率直(含蓄不足),此亦是后人批评刘梦得公诗律处。

自己个人情性,比较倾向诗的内敛沉稳,以韵致拓展气格,以雅健约束豪壮。结构顾密及疏,首尾高走轻放,以追求一种类似于“方正中带有灵动”的“反正合于道”式的平衡。

当然此种只是风格取向的不同,壮语高结,自己习作中兴起时亦偶有为之,并非全不认同,个见交流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空山新雨

十里南山九转峰,芳林级步四千葱。

人烟散远通幽径,鸟语清尘应碧空。

竹带新凉真俗骨,水翻积翠绿云中。

浓阴素下松煤染,瑞广连声锦绣工。

右扶风点评:

这首亦近唐风,初读时便觉印象深刻,其气格清亮,音节沉响,节奏中自带韵味,甚合唐律假象起兴,吟咏性情的传统。

宋黄山谷公诗论中颇注意诗法与书法在艺术上的沟通,即抛开内容,从诗律的节奏,书法的笔势中内寻一种形式美而与人格的内在精神契合。宋诗致力与思,对书法·诗律的形式节奏美的追求研磨是带有自觉意识的。而唐人常常无意为之而能至之,唐律尤其是盛中唐律,常有一种云无心而出岫的节奏美感,这个也与唐诗与传统音乐的渊源更深有关。

回到这首,“十里南山,九转峰”“芳林级步,四千葱”,一转,“人烟散远”,“通”字,达也,真能至远。“鸟语清尘”,“应”字,响也,真出浏亮。一路吟咏过来,朗朗上口,直可唱也。更至颈联,节奏又变,“竹带新凉”,带字有力,“水翻积翠”,翻字有势。声色气势,俱出沉响调中。

鸟清尘,竹去俗,浏亮沉响,气格自高。是这首的佳处,而在一些遣词方面,或可商榷。

一个印象是作者数联用动词甚炼,颇助风骨。然而于一些韵脚,却押的有些仓促。比如“四千葱”,语义虽明,韵脚稍觉有些短促。尾句锦绣工则有些随手以平常语为结的浅切意尽之感了。

颈联亦是,对句“绿云中”本身无甚问题。然而于出句“真俗骨”的理解颇有些微妙。若作“真”其“俗骨”理解,则与对句“绿云-中”结构不甚相契。又读着有“真是俗骨”的理解分歧。又若以“真俗-骨”与“绿云-中”相对,也有些违和感。总之应能作的更工细些为好。

宋后律诗中二联虽对宽对有很大的涵容(个人不执工对论,自有唐杜律以来,故意词性文面不对的虚实对,偏枯对等已多)然颈联为律腰,自有分“庄““挺”的默契(潜规则),比颔联对于严谨工稳的要求更高些(当然这个观点因人而异,全执宽法的诗兄未必认同这个。个人观点仅作交流,不求全同)。

尾句“瑞广”是指瑞鸟凤凰吗?(以鸟字重了故避以广?)这个词汇确实不知,百度亦未得答案,若有出处,还请诗兄指示,有学了。

作者若以锻炼动词的手段,更能有意识的应用在其他字句之中的话,这首诗作将能更向上一步,个见交流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黎明-村姑

一路风光媚目前,闲身游夏乐余年。

排排树竹飘清气,朵朵霞云画远天。

幽境随人莺蝶舞,高怀逐胜瀑峰悬。

飞流直挂千潮涌,恍若重回乡水边。

右扶风点评:

这首由纪胜入,出乡思情,为传统诗常用命意。章法上移步换景,一路风光于眼前用了个“媚”字,闲身游夏乐余年用了个“乐”字,这两字直领到第七句,后数联景媚于前,身乐于中,一明线一暗线至于飞流瀑下,情感到达高潮,转出乡思之情为结。整体上为主题服务的章法安排还是比较妥当的。

然而这首细味之下,终觉少诗味。倒还不是先因为这首随行游记,寄意不多,取景不新云云,而是初读下来觉得这首本身的一些句子的用语风格近于现代艺术体裁语境,与传统诗律诗语的风调有些出入。

如颔联,排排树竹飘清气,朵朵霞云画远远天,比之诗语,更接近现代歌曲歌词,读着有些“飘”。首联“媚”,“乐”点眼颇有用心,但遣词用句还是有些平浅。颈联稍好些,亦只是相对而言。于诗律的传统本色在今日如何损益扬弃是个大话头也是一个“争”话头,个人不欲过于深入,自己还是倾向于在因循的基础上谨慎损益的立场,见仁见智吧。

作者诗兄若欲更了解下传统的诗语,可多读多体会下前贤诗作中的字词特点。亦是个见交流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过敕勒川

董清玉

惬意清风消暑热,欣逢细雨览川光。

草花争盛阴山麓,牛马从游阁道旁。

百尺飞泉流岁月,千年怪石忆沧桑。

悠悠塞上歌新曲,暮下穹庐思远航。

右扶风点评:

这首整体中规中矩,前半要强于后半,颔联写实中有一种画面感,斯是亮点。

颈联“流岁月”“忆沧桑”,由颔联景色引起内心怀抱的作法不错,但是这两句两个词的意有些近,虽非定是,终稍有“合掌”的倾向。

律诗中二联当思以远距异质落差矛盾式的顿挫相对以拉开距离,产生一种张力感。此是作律时老生常谈的常法,不用多言了。

所结亦颇合章法,只新意不足,读到第七句则第八句大致在意料之中了,于是字面上虽尚有“思”,诗意已尽于句中矣。

作者董诗兄的文笔基础不错,之后还是建议要从构思与炼意上多用心,在局部有意识的制造一些小曲折,小对立,小紧张,小情节来,以使诗味能够更耐咀嚼,个见交流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田子

路远山深林逼幽,炎炎烈日鸟声收。

门开次第无人锁,峰列参差有影留。

涉水攀登萝壁上,纳凉歇息翠岩头。

新桥转过心惊喜,猎猎红旗领百楼。

注:去搁船尖的路上,两侧山岭依次十道石墙,两两相对。故有“石门九不锁”之说。

右扶风点评:

这首亦是纪游之作,景随行迁,意随兴至。然而读来即有一种层次感与张力感,作者深谙律法,布置得当,遣词精神,便全无游记体流水账式景语堆砌的问题。

首联点题稳正,逼字有古意。颔联先取远势静景,门开次第,峰列参差,颇具唐诗“兵卫森画戟”的神气,门开无人锁,峰列有影留,句内字正理顺,句间张力毕具,“无人锁”三字,既合实事,更给读者留出了想象回味的空间。这联再从“次第“,“参差”出神态,静中有动,庄正而不呆板,此是典型的律联笔法,可赏学。

颈联就身写近景动态,与颔联间层次感分明,颔颈一静一动,静中既含动,动中亦有静,诗作整体乃厚,遂表现出一种立体丰富的态势。颈联对的既工稳,又是十字一气的通贯动作。流水对得于气畅,然而也容易失于体浮。这联诗气既贯,诗骨兼具,无轻浮貌,非常难得。田子诗兄驾驭律体的手段可见一斑。

涉水攀登,欹岩纳凉,作者未必有心寄意,然这联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比如人生的作与息,处世的入与出等等),有心的读者可自玩味思索,不必仅仅停留在字面景语的层面为章句。此时诗意並不以作者原意为唯一标准。诗词之“韵”(无论周汉唐宋明清),正在这类若有若无,通脱活络的意象中寄出。唐音似无心(有无难定然浑成),宋调若有意(能体然有痕迹,后学更流于深文说理,流于挦扯鸡汤成语式的联句),“得意”(象外象,言外意)的旨归是相通的。当然这首颈联的整体遣词与古人诗词对看的话尚有可更精炼的空间。

尾联与颈联一体,身势一转,健语收束,有劲无亢,便无过率之失。这首全以景语出精神,兴致勃勃,令读者亦感同身受。

整首浑融,虽个别句子稍觉平易(如第二句),亦不欲作摘句割裂字词式的商榷。或者内中含蓄和寄意並不定有,然此只是体格有别。如这首的风格,自当出这样的面貌,好作欣赏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勿谓知音稀

攸然起兴循霞客,直至西湖一味同。

共识浓妆小舟里,划来鹤子寸心中。

断桥在望喧嚣处,拾趣能为唐宋风?

踏岸回波应是笑,南屏钟响月悬空。

右扶风点评:

这首近于托境寄意的宋调,初读时候甚是喜爱,如见着了故人一般。个人虽唐宋诗並爱(于晚清诗稍有些敬远),然和大多数爱好者一般,一入两宋荆王苏公山谷后山放翁诚斋诸贤的世界,欲罢不能。宋调重精思,多寄托,托境籍事抒发自己的情怀,明见自身的心性,陶冶与显示自己高洁的情操和意趣。故宋调多假景用事,托比兴,其文在外(景、事),其意在内(心性或理趣),多为含蓄暗示性的旨归。

这首便有上述的特征,作者借西湖游湖的旅事,追慕孤山逸隐,唐宋古风。又在对于世情嚣尘的风刺中,寄托自己象贤高洁的情操。一首多用比兴及典故,很耐咀嚼。

个人细味下亦有些稍觉难把握处权作商榷。二句一味,或指游湖的循霞客(作者)与西湖古贤(心中的理想人格)一味。则颔联出句共识浓妆小舟里,此舟是指己舟还是他人之舟?若以“浓妆”为俗尘之,或是指循霞客(己)与其追寻一味的前贤(理想)旁看他人舟中的浓妆(世情)?稍难确解。对句用孤山隐者梅妻鹤子典故,其意则明,然以文从字顺的角度沉吟,划来鹤子,意象上总觉得稍有一些违和。

颈联意指较好理解,出句断桥喧嚣以喻今之世情尘嚣,对句唐宋风则道出自己愿象贤从古的心事。意则能明,遣句构思上或还能更精致一些。对句作“唐宋风”元无不好,然沉吟间忽想到那首“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宋诗,便想唐宋时的西湖也是不异于今日之喧嚣的哎。虽然“唐宋风”可从“一味”,“鹤子”角度去作追溯,不过以宋调重锻炼重精思的传统看,颈联的意志旨归尚可思作的更精炼些,此是个见了。

尾联接的确佳,脱尘一笑有拈花风致,南屏钟响,明月悬空,俱见性语也。古诗用明月景语为结者多矣,虽渐成常设,然千年而下,自有其不能轻易之佳处。明月作为文学符号,大抵有两类旨归,一类为起人之客情乡思,一类为见人之澄明心性。这首显用后一种意,以寄托己之光风霁月的情怀,结的頗正,整体深赏。

此外,整首于题中之“夏”未破,虽无伤大雅,亦小惜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石牛寨印象

周炼钢

一入山中伏暑完,清幽冷峭谓佳观。

朱霞百里怡情醉,绝壁千寻夺胆寒。

壑下泉流惊劈泻,松间雾渺锁萦盘。

奇峰罅石风生洞,更喜云鸿出翠峦。

右扶风点评:

这篇用语峭健,颇具笔力。首联提笔契入幽境,起步已高,“伏暑完”,“谓佳观”,遣字亦有力,峭劲风骨初见,斯是好起势。

颔联承“佳观”作景语,“朱霞百里”“绝壁千寻”,不差。“夺胆寒”,亦不差。“怡情醉”,稍弱,觉得下笔稍柔且率了些。”怡情”之情元无问题,若能不直出这两字而只锻炼景语,情融景中,或更含蓄耐咀嚼些,斯是个见了。

欣赏颈尾二联又回到整体的健峭风格之中。惊劈泻,索萦盘,合时合境,出奇入正,腰联挺立则一篇精神毕出,作者周诗兄善为体物,好才思!

前数联于石牛寨山里横写竖写,着力使势,硬语盘空。尾联若尚在壮语中作计,高起高收,则未免易流于亢奋而损余味。周诗兄斯是作手,已窥着此处关键,七句虽犹瘦倔,尾句则将笔势宕开,如将镜头拉出此山,身既不缘在此山中,所见乃更高阔,于是鸢飞鱼跃,云鸿出峦,金鳞透网,又打开一片境界。所谓“韵”与“余味”,不待用思多巧用语多妙,只如此种虚笔一点,便大有嚼头。

这首诗作者似亦无多寄托,无意思深,然只就当下景直入轻出,便生偌多浑然兴象,端是唐风好作。

自然,伏夏能不能见鸿雁有小存疑。又或石牛寨地在南方伏夏确能见雁。又意象是否稍密了些,此类商榷无伤大雅,个人于唐音之兴,宋调之思,一並钟情,深赏这首。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洱海月色

赵常乐

一轮明镜放霞光,四面青山水底藏。

洱海波涛玄鹤戏,金梭石室玉龙望。

吴公有意挥樵斧,娥女含羞恋棹郎。

天上人间无阻隔,清风正好送清凉。

注:洱海中有岛名金梭

右扶风点评:

这首即境写月夜,构思甚巧。赏其在一片清波中,兴清风,起隐浪,造一巧境。于中能看出作者的细腻诗心。

宋黄山谷公有一著名诗论,以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方是出场。

此是何意,什么是“出场”?恰好苏轼有一则故事可为其注脚。说苏公谪在黄州五年,一日赴官宴,有当地名歌妓李琪乞诗。公提笔作“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两句,便搁笔继续饮宴。众宾客见这两句平平无奇,亦不敢多话谬赞。移时,李琪耐不住性子,复请苏公完诗。公笑曰:“几忘了出场。”,遂提笔续下二句“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一篇既成,体清格高,满座叹赏。李琪欢喜再拜,当日宾主尽欢。

这个“出场”的故事,说的便是构思与布置(情节安排)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诗要好看,需富波澜,便是一潭死水,好诗人亦能凭其巧思无风起浪,死蛇弄活。便如苏公这首,后两句忽然抖出包袱,兴起风波,一首顿觉精彩。此种手段,后来在诚斋体的绝句中,得到了最大限的活泼生趣的展现。其实此则于律体诗一样适用,实是作好诗的常法。

又一些好诗作虽以枯淡的外表出现,然而内里暗流涌动,此所谓“外枯内腴”一体,亦须别加留意。

自然,说宋人比唐人更加重视精巧的构思,这并不是说唐诗都只凭兴象浑融信手拈来而不重视构思,只是宋后诗律愈细,宋人文化素养愈高,对于精思巧构已有了一种自觉的意识。

回到这首,首联四面青山水底藏一句,于月映山川之景,兴象玲珑,並涵理趣。颔联对句比喻亦颇生动,已微生波澜。颈联可谓“出场”,就势想象出吴刚弄斧(影),姮娥依棹(舟)的情境,一波未平更起一波,诗意层次乃厚。尾联接颈联,出句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势。清风送凉,其味亦长。

整首好诗思,然而于颈联的打诨出场,亦有些商榷。细味着这联,得在诗心巧构。而稍失于字句的组织。其实若能如作者首联尾联这样简洁的用语即好,然颈联似有些过于用巧,尤其对句,作的有些弄姿的纤色,少了些首尾联那般遣词的雅洁。

诗无定法,诗有常法。常法不定,是常中终有得失,一如双刃剑。好诗当察其得失,在适当的时境下适当的运作,用其之长而避其之短,方能应变无虞。权作个见交流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刘瑞平

夜幕初临国际庄,行观绿水与红墙。

妻随同路多游客,吾悦当街满铺商。

霓彩飞扬辉艳丽,仙湖荡漾秀清凉。

快门按下应留念,诱惑迎闻小吃香。

右扶风点评:

于“夏”点题虽不明确,这首细味之,很有些“老去诗篇浑漫与”,“悠然自适”的好怀。不深逐律细词工,只在诙谐惬意中出一种生活闲趣,使人读之,同感同情,莞尔会心。

宋诗入江西一派,既追求锻炼精工,文从字顺。又提倡宁拙毋巧,以俗为雅。至于杨万里,更以一种通透的胸次,活络的观照,诙谐生趣的手法遍写身边即目即见的细情琐事,自成诚斋一体。此种诗格,秉承南禅宗马祖以来“性在作用““平常心是道”的精神,于生活诸事诸用中表现和体会人生的真味,与陶诗同归。因此传统诗中使用俚熟语及合于当代口语的作法一直为后代诗人所实践,尤其在现代,与时俱进的“现代语入传统诗”的尝试毋庸置疑是有其积极一面的意义的。

不过也应注意到,口语白话的适当择用的话会使诗整体具一种活泼的面目,生趣的内涵(诚斋绝句尤多),使读者在欣赏中产生一种陌生新鲜的美感而暗契反正合道的旨归(江西诗律不少)。然而如果使用时太过率意不加选择的话,就易失去“以俗为雅”的初衷而流于浅切疏俗,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评》中已注意到这点,对于“杨万里”诗,特别提出此公善作活体,言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其实在工拙之间,在俗言出雅味(传统诗的本色)的地方,是做过留心取舍的。

老杜曰“老来诗篇浑漫与”,又曰“晚来渐于诗律细”。于江西(黄陈),诚斋,老杜,“浑漫与”和“诗律细”不是对立的两面,毋宁说这是相成的一体,又前者是在后者境界上的向上一提。锻炼的积累,厚积而薄发。诗律愈细,愈老练,则愈后表现的愈为得心应手从容不迫,给读者一种大巧若拙,大雅若俗,至味若淡的“浑漫与”感,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

别话有些长,以此回到本诗的实践中去看。个人的感觉是,得失参半,当然这种体会因人而异,没有确论,只是个见仅为交流了。

诗作的轻快谐趣,富生活感,一句七句的现代语入诗,文从字顺,是颇为有益的尝试。尤其以“国际庄”领起,俏皮中不失韵致,使人会心一笑便有立时想往下读的兴趣,欣赏。

二三四一气贯下,语虽不奇而有灵动姿态。颈联细写,上及空下至水,涵容甚广,然字词有色而不甚出彩,此与作者意随兴之,兴遣漫与的风格有关。此处虽无可厚非,然若能进一步构思笔承当街商铺转出些生趣的故事情态来,或比现状的实笔规写泛景的用武空间更大些,亦或更合此类轻快风格的向上一路。

尾联七句尚欣赏,尾句则稍觉口语使用多了些,遣词上也有些随意,使得整句尽在口语感中,以俗见雅别起诗味的目的未能尽达。又这样流水账式的作结,毕竟意尽句中,语尽而意即索然,对于整体的生趣活泼而言,是有些可惜的。

前作亦说了山谷公所论的作诗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打诨,方是出场。

这首布置打诨,于诗前半已见,此是其漫与可爱之处。临了虽亦欲以实写生活乐趣收场,稍觉遣词弱了些(颈联景语亦有此倾向),流于浅切而打诨(抖包袱,作波澜)不足,此亦是个见仅为商榷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夏游平湖市东,明两湖

江诃

清波潋滟朝霞火,鸥鹭相盟泛小舟。

柳岸榴花妆宅苑,彩光栈道接云楼。

熏风水棹桥环过,古寺禅声梵殿游。

恍在鲛宫无觅处,欢声满楫浪中悠。

注,桥环,即桥洞。

右扶风点评:

这首移步换景,遣词取景绘声绘色,体物上可圈可点。不过整首比较平易,波澜不生,又是倾向于赋式的游纪体,即算安排了一些比兴意象,亦淹没在整体中,使人稍觉寄意不足。

前面说过唐人诸作,随兴而至,亦非定有寄意才作。不过这首亦如前面一篇所赏评的,句句景语又无缓急疏密上的重点安排,意象稍叠,景物虽多因无主次使得层次反显单薄,于结构上如何安排是希望作者诗兄以后能够多加留意的地方。

另六句与八句,声字两出重了。虽非大碍,亦能留意为好。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今夏旅色

陈夏法

伏月只身携雨遊,西湖赏景荡扁舟。

歌蝉奏曲迎宾客,野水扬波解暑愁。

起舞红蕖嬉碧浪,飞来白鹭落芳洲。

南屏钟起唱天晚,漫步苏堤美再收。

右扶风点评:

这首整体亦比较平易,与上首一样作者做了一个赋式的游纪,声色虽具,新意与寄托稍觉不足。

所取之景,多是西湖常泛之景,字词组织间句多坐实,于轻重疏密上的结构安排与也较模糊。颈联两句色彩鲜明,尚有亮点。

这首目前颔联动词“迎”对“解”,颈联名词“红渠”对“白鹭”,作的还是比较好的,希望以此为起点,往后更多留意“差别性”的联对方式的实践,並注意虚与实,疏与密的一些相反相成式的结构安排。

另建议作者诗兄之后诗作可以尝试在结尾,或中间,先在心里悄悄编个合情境的有反转或递进关系的小情节,使诗在局部上增加结构性和意味性的变化或曲折· 转折。

曲胜直,有曲乃厚,有折乃深,此虽非定法,终是常法,经验之谈了。

点评嘉宾 右扶风

诗海有您更精彩

最后依例发两首自己的作品,以为交流

今夏旅色·箱根六月 二章

其一 箱根·早云山

汤原无数山,契阔接芦川。

积水新阑夜,空林趣老蝉。

雨从玄岫发,身至早云前。

仄道三分尽,七分离合天。

其二 箱根·蛇骨野溪

白石滩头曲水滨,玄云集集此逡巡。

一桥无赖接幽境,双鲤何曾过晚津。

容与迴流蛇骨野,庶几遗世上皇人。

风弦调寄贺梅子,夜遣溪声浥客尘。

谢谢大家,以上。

右扶风 2021.8.4

诗海学堂

(0)

相关推荐

  • 【西散原创】赵瑞玲作品丨饮流怀源念吾师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在朔州市朔城区的洪涛山脚下,座落着山西 ...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诗作赏析回复

    照例先唠唠嗑. 熟悉我文章的朋友,知道这个开头,一般是回复文章.或者个人创作修改回复,或者私信问题解答.因为这种解答问题是你问了,我尽所能回答,相互之间就不像写赏析文章那么正式,所以可以唠嗑. 就在这 ...

  • ​【诗海评诗】特邀嘉宾 淡泊轩主(2)

    诗海选粹格律诗社 名 誉 顾 问 董学增 熊东遨 杨逸明 顾         问 云海紫光  武贝子  汉唐使者 半隐庐 倪平波 终南山人 荒岛 安全东 熊盛元 钟振振 崔德煌 卢象贤  石泉林溪 杨 ...

  • 《三亚湾》创刊贺诗欣赏

    <三亚湾>创刊贺诗欣赏 --贺<三亚湾>创刊五周年暨出刊二十期 陆小华 2020年4月份,正好是<三亚湾>创刊五周年.出刊二十期的庆典期.为此,编辑团队依照惯例,在 ...

  • 来自群友的返图--夏日杏色风格心形钩衣

    6月9日本公众号第五条分享了"夏季杏色网格心形钩衣",因当时没注意少分享了一张关键的图解,群内强强@线景姐姐6.15找我要了那张图解,这才过了10天,成品就出来啦,这手速也太快了吧 ...

  • 纠结的夏日情色

    时光走到小满节气前后,夏日的氛围已经十分浓郁了,且不说植物的色彩大多由翠绿演变为墨绿,就是户外最高温度持续几天都在30度以上,也足以说明这个世界进入了如假包换的炎热季节.迫于外部环境的无情灼烤,很多人 ...

  • 夏日咏云作品点评

    诗海选粹格律诗社 名 誉 顾 问 董学增 熊东遨 杨逸明 顾          问 云海紫光  武贝子  汉唐使者 半隐庐 倪平波 终南山人 荒岛 安全东 熊盛元 钟振振 崔德煌 卢象贤  石泉林溪  ...

  • 汝城南洞淇江河岸|一场夏日的诗意之旅

    2020年7月4日(周六),汝城户外转松群一行30人,7点在东站集合,7点半准时出发.乘公汽到达南洞学校后,经过陈家坝.光明村.山脚.小江背.巷头,开始了又一场赏心健身行第十一站(淇江河岸)的诗意之旅 ...

  • 到汝城“小九寨沟”的南洞,赴一场夏日开心之旅。

    晨阳斜照映寺门,连陌萱草掩径深. 溪水清涟接远树,苍苔新绿净无尘. 徒步也是一场精心的旅行,就是从自己每天生活工作的地方,到陌生的他乡去感受一种不一样的新奇.7月4日早晨周六,汝城户外转松群一行30人 ...

  • 炎炎夏日,来款撞色蛋糕缓解今夏的闷热吧

    夏日炎炎,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根本没有食欲.恨不得每天都躲在空调房里吃冷饮.尽管天气炎热,但作为吃货的笋笋却总是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 笋笋喜欢吃蛋糕,最喜欢做的便是戚风蛋糕,笋笋做过各种口味的戚风,可可 ...

  • [薄荷]双色夏日手拎袋

    赫赫手作出品,夏日清凉款! 样品线材:大热的网红横田塑料线来了! 图解分享: 更多夏日塑料线款式欣赏:购买原版横田线材有材料包及纸质图解! 特别推荐! 赶快添加赫赫老师抖音:赫赫的手作世界(抖音号16 ...

  • 夏日专属冰淇淋色,穿上

    没有冰淇淋的夏天是不完美的,想清凉又怕它的卡路里?其实穿上冰淇淋色也能"一件同步"夏日美好.而这种时髦又简单的扮美法则,女明星们又怎么会错过? 景甜身着浅蓝色牛仔套装,在树影与微风 ...

  • 第八期渝色无界摄影作品点评(一)

    第八期渝色无界摄影作品点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