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湛江智慧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湛江是一个地广物博、土地广袤、肥沃的地方,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努力从传统向现代转变,通过多方面的齐心协力,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努力做到智慧化,牢牢抓住新时代“互联网+”的战略机遇,深入推动互联网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融合。
[关键词]湛江农业产业经济;“互联网+”;智慧农业农业公园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0.072
1 湛江农业存在的问题
在这“互联网+”背景下,“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在农业建设方面,国家从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惠农政策很多,农民、农业得到了实實在在的帮扶,尤其是精准扶助方面更是带来了莫大的帮助。但是,目前,湛江农业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业总体还是靠天吃饭,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比如在台风等自然灾害高发期种植的晚稻,亩产在全省20个有稻谷种植的市中排第14位,比全省低32公斤。
第二,湛江农业产业链“粗短”,生产效益不高。湛江农业居广东之首,廉江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徐闻县、遂溪县分别被评为全省水果和水产品生产先进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原材料,但农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制糖、以冻虾为主的水产品加工等行业,加工企业数量相对不多,规模普遍不大,大多数农产品仍以初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型、高附加值型、高科技含量型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较少。
第三,农业装备滞后。比如糖蔗收获完全靠人工。
第四,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由于土地经营不集中,加上农业企业、合作组织、流通大户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造成全市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仍较低。
总之,在农业环境治理、农地整理、农田生态修复产业、农业土壤退化、薄弱农业基础、落后的生产方式、高成本、低回报的经营运行状态,会使湛江农产品价格无法与其他省份的农产品竞争。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其中问题,想方设法使湛江农业尽快顺利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迅速推进,在生产、经营、管理到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迫切呼唤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支撑,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使之广泛应用于当今农业经济建设中,实现智慧农业。
2 国外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借鉴
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在智慧农业炙手可热的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以它的淳朴厚德迎接生物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并不断创新蜕变,迎来智慧农业发展新时期。当下,“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名词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每年在建设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推广和在线应用、农村高速上网等方面投资10多亿美元;法国在打造大农业数据体系,一个集高新技术研发、商业市场咨询、法律政策保障以及互联网应用等在内的大农业数据体系,目前,法国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普及到了种植、渔业、畜牧、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农民足不出户,便能在网上了解基础农业信息行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对应的管理与服务;德国积极扶持数字农业,2015年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为54亿欧元。总之,世界农业大国、经济大国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业经济,顺应时代的需求,实现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相连,形成人和物和谐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3 加快发展湛江智慧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广度向农业、工业、城市、乡村等经济社会领域全面渗透,深刻变革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向传统农业快速渗透,使得“智慧农业”应运而生,发展方兴未艾。所以说,发展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是当务之急。
第一,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农业产业在世界竞争格局中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素质及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村“空心化”,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如何解决“谁来种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最有效的就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十三五”时期,广东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经济发展动力急需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新时代背景下,广东智慧农业发展必须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方式,急需通过教育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专业人才作支撑。因此,广东智慧农业发展急需进行高职财经专业教学改革,应以行业企业用人的需求为教学改革的依据,以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更新为教学改革的聚焦点,以形成职业教学(知识点)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技能点)科学匹配、以工学结合为目标,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改革。因此,培育新时代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智慧化水平,提高我国农业水平,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高职教育要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动态调整的机制,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及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此外还强调要加快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多元化人才需要与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技能等,可见服务湛江农业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既是时代人力资源的需要,也符合政策要求,也具有时代意义。
第二,构建湛江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机制。通过国内外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启示、相关理论指导和都市型休闲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模式的优化与机制体系的构建,提出农村农业旅游项目组合发展模式,即充分利用湛江市休闲农业的地域、资源、开发形式和发展阶段的特色,进行模式之间的组合创新,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多种模式组合的发展形式;建立起“政府作用、产业协作、行业驱动、企业运营”四位一体的休闲农业发展机制体系。从而建成服务于湛江市区的融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体验、教育功能为一体,粤西地区沿海特色、生态景观优美、城乡一体、农民富裕的都市郊野生态农业公园和都市生态循环农业区。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农业公园与城市一般概念的公园大大不同,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争取做到突出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特色,让游客耳目一新,创造出一种升级版的旅游资源。据广东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以来,广东扶持创建农业公园,湛江地区的农业公园已经建成5家,目前已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特色农业明显的农业公园,成为城乡居民休闲體验观光的好场所。首批认定的24家广东农业公园总面积13.25万亩,主导产业涵盖蔬菜、花卉、火龙果、茶叶、油茶、南药、食用菌、大鲵养殖等农业种植养殖特色优势产业,并与加工、旅游紧密结合,融合创意农业、农耕文化体验、旅游观光采摘、科普教育、民俗风情展示等,建设了一批美丽田园、美丽菜园、美丽果园、美丽茶园。这批24家广东农业公园年营业收入合计超过58亿元,客流量达到1600余万人次,带动农户32600多户,户均年增收达7875元,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一步,广东省将继续组织开展广东农业公园创建,规划到2020年全省创建农业公园100家,其中省级50家,市级50家,使之成为广东省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和农业新业态新产业的示范区。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业公园还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必须继续发展,必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借助新时代的政策东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良机,湛江农业经济发展有所滞后,农业产业集群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常年国际贸易业务繁忙,吞吐量巨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应该紧紧抓住这不可多得的优势,通过不断探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经济,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农业发展优势,开拓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经济新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距离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业规划、小农经济、土地制度、行政体制障碍、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农业人才缺乏等自身情况的约束、发展方式粗放,农民种地积极性下降等等劣势十分突出,因此,明确湛江市现代农业集群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路和布局,提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符合发展规律的农业规划、小农经济、土地制度和行政体制创新与改革,进而从机制上破解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经济发展障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4 结论
湛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农业大市和农村人口大市,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为了实现湛江“五年崛起”目标,通过“互联网+”走智慧农业道路势在必行,发展农业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般课题“‘带一路背景下湛江跨境电商发展现代农业集群经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GZl7Y084)的阶段性成果;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协调机制研究——以从化区为例” (项目编号:2018GZGJl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金梅,女,汉族,广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