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论坛】赏读韩保汇女史《透碧霄•颐和园耕织图》
韩保汇女史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近几期开始在《回族诗刊》发表诗词作品。笔法老到,起手不凡,有大家之风范。拜读数首受益匪浅。今就其词作《透碧宵·颐和园耕织图》谈点赏学体会。为研究方便起见,现将原玉及其格律抄录于兹:
忆如斯。玉河千缕画清漪。远年鼓荡,银河波浪,迹响犹之。遥遥相望,迢迢鹊桥,意恁凭依。眷其时、难舍难离。望却朝和暮,踌躇无助,但信佳期。
忍途程万里,藤萝缠绕,绛树尽衔思。却不堪、鸿归未,争奈岁月飞驰。月中桂子,鸳鸯织就,留待郎归。透碧宵、纤影追惟。待扁舟缆罢,千载琵琶,守望于兹。
透碧霄宋代柳永创制。柳永《乐章集》注“南吕宫”。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二句六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词谱以柳永《透碧霄·万年芳树起祥烟》为正格。词牌格律为: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牌历来填者极少,这与其结构复杂,声律多样有关。韩保汇女史这首词构思巧妙,布局得当,用典无痕,风格婉约而不失含蓄,具有独到的美学价值。其表现为三:
一、声律美
首先对比韩保汇《透碧宵·颐和园耕织图》与柳永《透碧霄·万年芳树起祥烟》的格律平仄运用完全相同,可谓遵规中矩的运用正格。能如此娴熟地掌握难度较大的词牌,可见其功底深厚。词中秀丽优雅哀婉的词语充分体现了“南吕宫”的感怀悲情之调的特点。
其次主旋律为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表现了抑昂顿挫之感。起句三字独句“ 忆如斯”领起,“忆”为去声,开头音调上挑,“如斯”声音平拖,给人以感叹而悠长优美的感觉。后接七言独句“玉河千缕画清漪”是个完整的律句,字稳律工,炼字精到,平仄相间,起起伏伏,突出律句之美。
再者句式复杂,句型多样。此词谱与《浣溪沙》《西江月》《鹧鹄天》《忆秦娥》等词牌以七言句为主不同。它句式复杂。有三言独句,三字句,五字句,一/四结构句,六字句,三、三逗句,七言独句,三、四逗句等八种句式。再配合不同的格律,不仅填写不易,达到娴熟更难,这样就形成了全词的色彩缤纷的形式美。
二、结构巧妙,布局得当
此作是首赏画词。作者根据《颐和园耕织图》铺排开来。此画又名织女化身,是以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河配为原形创作的。以此为题的诗词曲赋历代不乏,故要想出新,必须在构思妙、布局巧上下功夫,韩女士便抓住了此点。
这首词以舒卷自如,组织静密,层次宛然,炼句炼字精到,用典使事巧妙而幽默,给读者贡献上一杯甘醇的美酿。此词章法严谨,脉络贯串,层出不穷。有近景、远景,实景、虚景;虚字实字错综交错,以实化虚、以虚化实;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使语词飞动灵活,富有表现力,呈现一波三折的委婉秀丽景色。开篇以三言独句“忆如斯”领起全篇。长调开篇手法多多,尤以三言独句造境少见。此为一妙;接着一个七言独句进入画境幻境,承上的“远年鼓荡,银河波浪,迹响犹之”展开丰富联想,拓出画外,又引申画意,已入妙境。四字偶句“遥遥相望,迢迢鹊桥”穿越时空隧道,展开一幅鹊桥会的天上美景。
第二个三字句“眷其时”字面呼应“忆如斯”,引出第二层意思“望却朝和暮,踌躇无助,但信佳期”运用联想虚构写期盼相会佳期;笔锋哀婉,含蓄蕴藉。过片换头“忍途程万里,藤萝缠绕,绛树尽衔思”承上启下,运用比喻意象“藤萝”“绛树”写尽相思之苦。
第三个三字逗句“却不堪、鸿归未”又宕开一层神韵,可谓三折。“月中桂子,鸳鸯织就,留待郎归”将盼郎推至不堪的地步,却将一个“盼”字深深地印在其中,从中秋待到寒冬再到中春,却是留待郎归啊!
第四个三字逗句“透碧宵、纤影追惟”打了结,叹得是“扁舟缆罢,千载琵琶,守望于兹”,整整扣合了“忆如斯”。“纤影追惟”“扁舟缆罢”“千载琵琶”都是暗用相思怀情的典故来加深织女对牛郎的思念之情。
三、意象万千造佳境
美的意境,离不开好的意象,就像大树与枝叶的关系。此篇佳构就是色彩缤纷,多姿纷呈的意象营造出来的。比如,化用古人诗句中的意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出了首句“忆如斯”;比如,虚构意象“远年鼓荡,银河波浪”,描绘出想象中的河汉仙境;比如,比喻意象“藤萝缠绕,绛树尽衔思”勾画出织女心底的苦恋牛郎之情的缠绵悠悠;比如,典故意象“月中桂子,鸳鸯织就”,“扁舟缆罢,千载琵琶”写尽思念之怨艾悠远。利用动词、叠字的锤炼强化画面的美学效果也是一法。比如,“玉河千缕画清漪”中一个“画”字,写尽《耕织图》微妙之处,将工笔写意的细微技法点染而出;比如,“遥遥相望,迢迢鹊桥”叠字对偶写尽织女的“盼”与“思”。其他,如时空转换,动静相映都为仙境般的《透碧宵*颐和园耕织图》意境营造添色加彩不少。
另外,因情生景布局,情景交融的咏怀在全篇中处处可见。不再一一解析。
作者:周宏康,山东著名诗词评论家。现年76岁,著作颇丰,早年就读于大连海运学院。其父乃教育家周仲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