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华 || 反思:“五斗米”究竟为何物?

沈丘县第三高级中学 张雁华

多文本阅读教学选择文本:

1、桃花源记(初中);2、归去来兮辞;

3、归园田居(其一);4、饮酒(其五);

5、 咏荆轲。

五柳先生长叹一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如果有同学问老师:五斗米真的是那时候每个月的俸禄吗?老师该怎样回答?我们查一查历史,南朝宋也没有用大米给县令发放俸禄的记载啊!即使说东晋王朝和刘宋王朝之间是一个非常时期,国家没有更多的铜钱了,只能以米来代替,那五斗米也无乃太少了吧?那要是五十斗米呢?五百斗米呢?你是不是就愿意“折腰”了呢?如此的讨价还价,那五柳先生也显得太过于市侩了吧!

还有些专家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五柳先生每个月只需要五斗米就足以活命了,所以他说,我不能为了有一口饭吃,就向乡里小儿低头。——可是,五柳先生那一大家子人,每个月仅需五斗米这个标准,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要想给学生彻底讲清楚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小孩子没娘,说起来话长啊!

我们看《史记》,司马迁多次提到,汉朝初年,很多人信奉黄老学说,像张良、曹参、窦太后等等。黄老学说,又称黄老之道,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黄,是指黄帝;如果按照百度的记载(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他应该是活了119岁;老,是指老聃,春秋末期周口鹿邑人,至少是公元前71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之后的人,和后来河南商丘的庄子一起,在教科书上被称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实这样说是不准确的,如果我们的历史非要将黄帝和老子这两个相隔了至少两千年的人扯在一起的话,那黄帝难道不是道教的创造者吗?还有早在老子之前的周文王和姜子牙,难道不是吗?

今天,黄帝留给我们的东西也无非是后人改了又改的《黄帝内经》还有《黄帝外经》。这些都是教人养生的书籍,通过这些书,我们很难把握黄帝他老人家的思想政治观点。可是黄帝他确实又是一个统治者。我们是否可以推测,他跟民国时期的孙中山、鲁迅、郁达夫一样,开始只是想通过医学,治病救人?可是后来突然发现,世人最需要救治的不是身体,而是落后的思想,由此便开始闹革命、写文章,由“治病”转向“治人”?你看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张良,研究的都是“帝王之术”,就是怎样成为统治者,或者积极的帮助统治者取得天下,成为“帝师”,估计这才是黄帝他老人家道家学说的重点吧!

一句话,就是积极的“入世”,或者就是后代文人所谓的“出仕”。就是高人出手、道士下山,积极的去征服天下、管理人间!

我们再看老庄学说。古人有一句话,叫:老子守元默,庄子逍遥游。所谓的“守元默”也就是回归宇宙万物的本源本性,天人合一,大道无为;小国寡民,邻里相望,有用不如无用,变革不如守拙;虽有鸡犬之声相闻,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没有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不会有对大自然的破坏了,人间也没有这样那样的病毒了;如果没有飞机大炮原子弹,也没有那么多残酷的战争悲剧发生了。如果人类没有了来往,也就没有了羡慕、虚荣、利益和争执,也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了!庄子更厉害,我要追求绝对的自由、快活,就必须超脱名利的束缚,目标越远大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越多,只有彻底的达到无功、无名、无己,放弃所有的一切,超脱自我,才能像鲲鹏一样扶摇直上、翱翔九天、展翅飞越九万里到达自己梦中的天国福地!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看到,老庄的后学门人最终才选择了归隐山林、独善其身,视富贵金钱如粪土,弃高官厚禄如敝履,看透了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过是幻象而已,特马神马都是浮云!

看到了吗,其实早在秦汉时期,黄老学说本身就已经内部割裂了,黄帝的观点是“入世”,积极的管理人间;老聃的观点却是“出世”,悲观的逃离红尘。我们由此也顿时理解了为什么接受了姜子牙《太公兵法》的张良一方面积极的帮刘邦出谋划策夺取天下,一方面又功成身退、洁身自好、不问国事乃至西汉初年推行“无为而治”的统治策略了。甚至也理解了汉武帝一方面牢牢的把握住权力不准许任何人染指,甚至立个太子,为了防止外戚专权,也要把太子的母亲杀掉,但是另一方面又似乎超脱红尘的铸建三十多丈的金人承露盘并终生积极的寻求长生不死之药。——这都是黄老学说内部割裂的表现。

转眼到了东汉末年(184年),我祖帝师张良的后裔们纷纷粉墨登场。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将黄老学说进化成“太平道”,领导了黄巾军大起义;张陵、张衡(所谓的科学家)、张鲁祖孙三人将黄老学说发展为“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教”或“天师道”),每一代都自称是“张天师”,成立大型民间公益组织,走温柔化的夺权道路;连财大气粗的张飞,也不惜倾尽巨万家产,希图效仿当年的刘邦和张良,再次上演“刘张合作”的好戏,积极的携助冒牌皇族刘备来抢夺天下!

或许真的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所以他们才积极的“入世”来抢夺天下吧!

花开三朵,各表一枝,我们单说张良的第八代后裔张陵所创立的“正一盟威道”。

“正一盟威道”占据四川汉中,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以成立军事组织为目的,只是规定,凡加入此组织者都必须至少交“五斗米”的“会费”。——当然了,某些富人中的善男信女,他们交的就不是五斗了,可能就是五百斗乃至五千斗了。这笔庞大的“会费”财富用来干什么?就类似于今天的“义工联”或者“志愿者组织”,其实这些大米是用来救济灾民、难民的——只要你没有脱离“组织”,你在这里一天,就有你一天的饭吃!或许,这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民间公益组织吧!

于是,“正一盟威道”所在的汉中迅速聚集了几十万灾民、难民,令东汉统治集团胆战心惊,因为这些难民一旦拿起武器,显然就会立即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人马!东汉正统士大夫们骂他们为“米贼”、“五斗米教”。到了科学家张衡的儿子张鲁当天师的时候,曹操再也忍受不住了,亲自带领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希望能够招抚这股人马。

在张鲁的弟弟张卫初次抵抗失败之后,张鲁只好投降。当然,曹操也不敢为难他,还是主要采取了安抚的政策,封张鲁为镇南将军,封张鲁的五个儿子为列侯,并让自己的儿子曹宇娶了张鲁的一个女儿。但是对于那几十万“米贼”,那只能是,愿意当兵的可以编入曹操的其他部队;不愿意当兵的,赶紧滚蛋回家,任何人都不准在这里聚众“施粥”了!

看到了吗,所谓的“五斗米教”,只是东汉统治阶级对“正一盟威道”的一个蔑称而已!

可惜整个三国时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下层地主领导平民反抗旧式贵族的斗争最终也没能取得胜利,最后还是让大贵族、老贵族司马炎给夺取了政权。

你知道老贵族是什么性格吗?老贵族最喜欢干的事情不是从政策上调整,让你平民普遍的都能得到好处,让老百姓都能得到喘息的机会,而是以点代面——这个“代”是“代替”的“代”——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找一帮极度贫困的人,给他们衣服,给他们“施粥”,让他们的某一顿饭吃得很好很好,看起来仿佛很开心的样子。所以,当司马炎的西晋王朝建立之后,以前被曹操巧妙化解的“正一盟威道”迅速的成为了合法组织,甚至朝中好多贵族都亲自加入了“五斗米教”。像赵王司马伦的佞臣——向石崇讨要小美人绿珠的琅琊人孙秀,还有后来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等等,都是五斗米教的教徒。——想不到吧,王羲之也是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米贼”孙秀的祸乱朝纲,致使西晋王朝四帝二世而亡,晋元帝司马睿东迁建康(南京),开始了“五胡乱中原”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更何况在此之后不久,孙秀的侄子孙恩,又带领五斗米教的部众起兵反抗东晋,虽然最后兵败跳海自杀,但“米贼”孙恩卢循之乱给刚刚有了一点起色的南中国带来的房倒屋塌、尸横遍野、玉石俱焚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

可是转眼之间,当年刘邦的哥哥、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宋武帝刘裕(寄奴)建立了刘宋王朝,五斗米教又开始合法化了。

如今,又一个五斗米教的教徒——浔阳郡督邮(地委专员)刘云——又来巡视我彭泽小县,并且据说他还想捞点哼哈好处,——五柳先生心中的愤怒,你现在可以理解了吧!

况且,五柳先生心中的道教,那应该是老聃、庄周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归隐山林啊,哪像你五斗米教这样,打着道家的旗号,积极的入世做官,招摇撞骗,愚弄下层小民跟着你或者反抗朝廷,或者成为你“捏造革命历史,捞取政治资本”的无耻手段啊!——你作为朝廷官员,加入五斗米教的动机,本身就是不纯洁的。

道不同,不相与谋。这才是五柳先生挂印辞官的真正原因。

当然,不幸生逢这个乱世,这个小小的县令,也似乎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也根本不值得让五柳先生为了这样一个职位,就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灵魂!

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古有毛女,名曰玉姜,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末为避战乱,逃入华阴山中;遇道士谷春子,教之以“辟谷”之法,饥食松果,渴饮山泉;遂身轻如飞,不知饥寒。托身于岩洞之下,寄情于瑶琴之上。尔来一百七十余年矣,其毛女所居山岩之中,时时犹有操琴鼓瑟之声!

这就是五柳先生创造的理想国——“桃花源”的灵感来源。当然也比较符合老子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但是社会管理它是一门学问,人性是自私的,不可能永远处在那种“平均主义”的局面,不是说仅仅靠着老子的“无为而治”就可以奏效的,否则西汉末年、东汉末年也不会天下大乱了。而五柳先生自己,在经历了东晋王朝的灭亡之后,不得已又做刘宋王朝的建威将军府参军,最后又做彭泽县令。你想躲开江湖,可是无论何时何地,到处都是江湖,你又到哪里能寻找到那个“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理想国呢?五柳先生最终的辞官归田,事实上也昭示了一种与刘宋王朝的不合作。此外五柳先生以前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要署上具体的年月日,可是自从刘宋王朝建立之后,每一次再写文章,都只署上“甲子”两个字了。这很让人联想到东汉末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民谣。再说“甲子年”还有一种“一元复始”重新洗牌的意思;所以在五柳先生53岁辞官之后又过了很久,到公元427年,五柳先生75岁的时候,宋文帝刘义隆(刘裕之子)终于得知了五柳先生这一公然挑衅的习惯,顿时勃然大怒,就想找个借口立即杀了五柳先生。可惜还没有等他刘义隆找到借口,前去浔阳柴桑窥探的特务就回来报告说:杀不成了,五柳先生已经病死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黄帝他老人家的积极“入世”,还是老聃先生的“无为而治”,其实在那样一个专治王朝,都不可能是老百姓的出路。再想想五柳先生的辞官归田,其实也不过就是一种拒绝和刘宋王朝合作的坚强意志而已。关于“五斗米教”和老庄道教的争论,其实也毫无意义。那个可怜的浔阳郡督邮刘云,只不过是五柳先生精心寻找的一个借口、一个“替罪羊”而已。看一看五柳先生的诗词歌赋,还有《桃花源记》,可以说关于文学这件事,五柳先生那绝对是一个高手中的高手,可是关于治国这件事,五柳先生您还是歇会吧!

五柳先生确实也很有自知之明,所以他才选择了归隐山林、寄情山水、俯仰啸歌、怡然自乐。不这样又能怎样?

正可谓: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2020年2月1日  于狐仙阁

张雁华  43岁 沈丘义工联合会秘书长  沈丘作协副主席  河南科技报科普小记者周口服务中心副主任

(0)

相关推荐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秦汉时期哲学之三:黄老之学

    中国秦汉时期哲学之三:黄老之学 公元前206 年,秦王朝终于被农民的烽火吞噬,给代之而起的汉朝统治者一个严肃的教训.秦的惨败基本上可以说是统治思想上的失败,新王朝迫切需要选择一种新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 ...

  • 《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黄老学派.稷下学派与法家至为深刻:它的出现推翻很多一贯以来已经被认定的经学理论,于经学研究有 ...

  • 刘晓林:五斗米赋

    五斗米赋 刘晓林 五斗米照见五蕴,岂可道明焉?光曜以慰魂魄,混沌以应尘世.生涯有期,困惑永随.居方壶之情境,享蓬莱之色闻.如是之俦,古今何觅? 晋陶渊明为彭泽令,郡谴督邮至.史曰:"应束带见 ...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到底是月薪还是日薪?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十一月一个冷冽阴霾的上午,五十四岁的彭泽县令陶潜率领县中属吏早早站在县衙门口,迎接寻阳郡守派来的督邮年终考核工作.看看日已近午,犹不见人.正在众人焦急翘望之时,督邮派人 ...

  • 汉中张鲁解析,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五斗米教主

    张鲁是三国时期割据汉中的一个军阀,但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因为张鲁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五斗米教主,第三代天师.不过张鲁这个张天师,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很不好,也有说张鲁虚伪的,甚至骂张鲁"米贼 ...

  • 五斗米

    五斗米 You could lose your face, You should lose your face, But you cannot lose yourself. Conquer yours ...

  • 五斗米是多少斤

    五斗米是多少斤 2020-09-24 综合百科 1万阅读 投稿:yangang 五斗米是75斤.斗是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上:" ...

  • 【张齐华】五年级《可能性》

    【张齐华】五年级《可能性》

  • 冒着“翻车”的危险拍戏,偶像为“五斗米”折腰,该不该让流量背锅?

    因为"撕番风波"而备受争议的电视剧<青簪行>杀青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撕番大战,说起来又是"流量"惹的祸. 的粉丝认为男主咖位大.流量足,是实至名归的一 ...

  • 家里若有五斗米,谁不愿意装清高?

    一提到清高,人们首先会想起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为清高自赏,不与俗人同流合污的代名词. 但是,人们往往只会想到,陶渊明为了自身高洁,不愿意做俸禄为五斗米的县令,辞官归隐田 ...

  • 【教师文学-专栏】假日弭盗告示 / 张雁华

    假日弭盗告示  沈丘义工联  张雁华 亲爱的梁上君子: 你们好!夏日炎炎,别来无恙乎? 冒昧的如此称呼,不知令君子是否生气.其实也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如果直接写上"小偷".&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