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新近研究及临床意义
导 语
控制餐后血糖对HbA1c达标和减少血糖波动非常重要。
血糖波动(Glucose Variability,GV,又称血糖变异)是指血糖水平在其峰值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包括日内血糖波动和日间血糖波动[1]。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PPG)升高和低血糖共同构成日内血糖波动,其中餐后高血糖是日内血糖波动的最主要原因[2]。
传统血糖管理模式中评价长期降糖疗效的金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3][4][5],但是HbA1c反映既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难以反映血糖波动及低血糖信息[6][7],而后者被认为是血糖管理的另一维度[8][9][10]。2020ADA糖尿病流行病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Kelly West提出,自我血糖监测或CGM可与 HbA1c协同应用、相互补充,在临床中联合使用评估血糖控制情况[11]。控制餐后血糖对HbA1c达标和减少血糖波动非常重要。
No.1
餐后血糖:多维度血糖管理的链接点
餐后血糖通过多重机制驱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首先,餐后血糖峰值明显升高,糖毒性增加,促进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反应性增加,增加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风险。其次,餐后高血糖还可增加血小板反应性,启动血栓形成机制。再次,餐后高血糖减少心肌血容量和心肌血流,还可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可能最终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 [12]。
Whitehall II系列最新研究显示,餐后血糖恢复正常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13]。中国心脏代谢疾病及肿瘤队列研究(China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nd Cancer Cohort Study,4C)研究数据显示,餐后2小时血糖(2h-PPG)对糖尿病前期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显著高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和HbA1c,其对中国人群的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更高。校正FPG、 HbA1c和2h-PPG的相互影响后,研究者发现仅2h-PPG仍然与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 CVD) 、癌症和全因死亡呈显著正相关性,2h-PPG > 11.1mmol/L的时候使其分别升高30%、62%、58%(图1)[14]。2010年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CCDRF)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2h-PPG增幅>4 mmol/L时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至少增加1倍。该项目共纳入10,388例成年糖尿病确诊患者,分为四组(2h-PPG≤FPG,PPG增幅 0~4、4~10和>10 mmoL/L),旨在确定一个可预测中国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实用性指标[15]。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餐后血糖高者24小时血糖波动更为明显,而控制餐后血糖可减少血糖波动,并有助于促进HbA1c获得进一步控制[16]。
图1
2h-PPG对中国人群的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更高
No.2
东西方饮食差异及中国患者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
March研究证实,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其供能比超65%[17]。对比国外数据可发现,中国患者饮食结构中蛋白质和脂肪占比低于西方人群[18]。同时,中国居民饮食结构中最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如富强粉馒头、精米饭)的升糖指数>80%,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一个最重要来源(图2)[19]。因此,餐后血糖控制在中国患者中更为重要。
图2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特点
美国回顾性研究[20]和西班牙多中心观察性研究[21]均显示,对于基础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早餐和晚餐后的高血糖是主要问题。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在疾病各阶段都具有餐后血糖控制的问题。2010年发表的一项流行病调查显示,超过80%的中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男性80%,女性85%)[22]。2018年发表在《糖尿病代谢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中,东亚人群三餐后血糖增幅均显著高于白种人[23]。2018年的一项回顾性汇总分析纳入21项临床试验结论与上述研究一致,即中国患者的餐后血糖增幅更大,餐后血糖控制更差[24]。
No.3
早期血糖控制可避免不良记忆效应并有助于HbA1c达标
2019年糖尿病和增龄研究观察了34,737例存活10年以上的新诊断患者,结果显示,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会带来远期获益,即具有良性代谢记忆效应[25]。2019年 Diabetes Care研究结果也显示,早期且平稳地控制血糖,可以避免不良记忆效应,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23]。
一篇汇总了PubMed、Scopus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关于糖尿病治疗方案调整时机与血糖控制关系共8篇研究,对于口服药治疗的传统阶梯式方案及早期严格治疗方案下的平均HbA1c进行了综述,提示早期严格治疗能够长期且平稳地控制患者HbA1c水平达标[24]。
No.4
口服降糖药物对于降低HbA1c和PPG的降低有限,适时起始胰岛素治疗
一项纳入2000—2017年发表的68项研究的荟萃分析(n=36,746)显示,二甲双胍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其他口服降糖药,其降低HbA1c和PPG的效果有限[25]。另一项纳入40项随机研究的回顾性汇总分析(n=15,182)显示,在二联OADs治疗基础上加用第三种口服药,HbA1c降低幅度同样有限[26]。同时,当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继续联用新型口服药(此处为SGLT-2i),联用组中基线HbA1c≥7.0%的患者在第18周、78周时,HbA1c>7.0%达标率不足两成[27]。
因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简称指南)指出,一种口服药疗效不佳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注射均可作为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方案主要有预混胰岛素BID/QD或基础胰岛素QD[28][29]。2020 CDS/CSE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在多种单药治疗方案中,胰岛素降低HbA1c幅度最大,当前胰岛素仍是降低HbA1c和餐后血糖最有效的药物[33][34][35]。
起始预混胰岛素治疗,更好控制PPG增幅与HbA1c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能够同时补充基础和餐时胰岛素,模拟早相分泌,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36][37][38]。一项纳入5项RCT研究的荟萃分析(n=1,758)显示,口服降糖药失效后起始门冬胰岛素30,相比于起始甘精胰岛素治疗,餐后血糖增幅控制更优,空腹血糖水平控制相似[39]。
INITIATE研究[40]和4T研究[41]均显示,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基线HbA1c>8.5%的患者起始预混胰岛素治疗,可以获得基础胰岛素更显著的HbA1c下降,且低血糖风险低。2014年Meta分析显示,起始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有效控制空腹与餐后血糖增幅,其中,餐后血糖增幅控制相对甘精胰岛素其疗效更优[42]。
所以,2015年《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强化和转换的实践指南》指出,PPG相较于餐前血糖的增幅>3 mmol/L时,推荐起始预混胰岛素治疗[43]。一项纳入2999例、随访4年的真实世界研究也证实,起始预混胰岛素治疗患者PPG较餐前血糖的增幅比起始基础胰岛素患者的增幅更大(3.5mmol/L vs 1.9mmol/L)[44]。
No.5
总结
血糖波动是血糖管理的新维度。餐后高血糖是日内血糖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控制餐后血糖对HbA1c达标和减少血糖波动非常重要。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差,胰岛素仍是降低餐后血糖和HbA1c最有效的药物。预混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同时补充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效平衡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Škrha J, et al. 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16;17(1):103-110.
2. 母义明,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6;24(5):385-392.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4. Monnier L,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Mar;26(3):881-5.
5. 2011 IDF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ostMeal Glucose in Diabetes.
6. Diabetes Care. 2020;43(Suppl. 1):S37–S47.
7. Derr R,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Oct;26(10): 2728-33.
8. Penckofer S et al.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12 Apr;14(4):303-10.
9. 周健,贾伟平.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3):261-264.
10.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11. 2020 ADA The Epidemiology of Hemoglobin A1C-Informing Medical Practice.
12. J Biomed Res.2019; 33(1) 1–16.
13. Vistisen D et al. Diabetologia. 2019 Aug;62(8):1385-1390
14. Lu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 Aug;42(8):1539-1548
15. ZP Zhao, et al. All-Cause Mortality in Chinese Adults with Diabetes in Association with New Indicator Generated by the 2-h Plasma Glucose Level Subtract Fasting Plasma Glucose Level. ADA 2019. Abstract 1520-P.
16. Monnier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4;104:370–5
17. Yang WY, et 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14;2(1):46-55.
18. Nations.http://www.fao.org/docrep/u8480e/u8480e07.htm. Accessed February 10, 2013.
19. 糖尿病天地, 2008年第9期,p42-43
20. Shaefer C,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5 Mar;31(3):269-79.
21. Francisco J. Tinahones,et al. Diabetol Metab Syndr. 2019 Jul 24;11:59.
22. 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090-101.
23. Zhang XM,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8 Nov;34(8):e3062.
24.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8 Nov;34(8):e3062.
25. Laiteerapong N, et al. D iabetes Care, 2019, 42(3):416‑426. DOI: 10.2337/dc17‑1144.
26. Lee, C. M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6; 116 : 149-58.
27. J. Rosenstock,et al.Diabetes Obes Metab. 2015 Oct; 17(10): 936–948.
28.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4-67.
29. 纪立农, 等. 中国糖尿病学杂志.2011;19(10):746-51.
30. 1. McSorley PT, et al. Clin Ther 2002; 24 (4): 530-9
31. Luzio et al. Diabetologia 2006 Jun;49(6):1163-8.
32. Adapted from Heis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1431–3
33.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
34. Nathan DM,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193-203.
35.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 年1月第12 卷第1期
36. McSorley PT, et al. Clin Ther 2002; 24 (4): 530-9
37. Luzio et al. Diabetologia 2006 Jun;49(6):1163-8. 3.
38. Adapted from Heis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1431–3
39. Rys P, 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14 Mar;68(3):304-13.
40. Raski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28:260–5
41. Holman RR,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7:1716-30.
42. Rys P, 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14 Mar;68(3):304-13.
43. Wu T et al. Diabetes Ther. 2015;6(3):273-87.
Home PD,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5 May;108(2):350-9.
44. Home PD,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5 May;108(2):350-9.
作 者 / 郭立新 来 源 /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