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在胰岛素使用中如果出现胰岛素过敏,怎么发现和解决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我国目前的患病率在11%左右,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不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抑制糖尿病的高发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强调了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目的就是落实全面预防控制糖尿病。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还很难治愈,由于它的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非常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糖尿病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方面护士,特别是糖尿病护士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胰岛素的注射,包括部位、方法、时间、注射技巧等等。今天我也想和大家聊聊与胰岛素相关的话题,胰岛素过敏。

对胰岛素的认识,少数患者会走两个极端。一些人非常害怕打胰岛素,认为打胰岛素就到了糖尿病终末期了,坚决不打胰岛素。另外一些人认为胰岛素没有副作用,积极要求胰岛素治疗(其实口服药可能更合适)。什么人、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胰岛素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以前我也说过,在这不赘述。今天讲讲胰岛素使用过程的一个相对小的问题,胰岛素过敏,严格意义上说是胰岛素注射制剂的过敏问题。理论上说所有的药物都可能存在过敏的问题,因为药物不是人体本来应该有的物质,人体的免疫系统都认为它们是异物,要清除出去。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合成人胰岛素、胰岛素的类似物已经较以前从动物体内提取的胰岛素,过敏反应明显减少,但是还是可能存在过敏问题,即使是对胰岛素本身不过敏,但也许对胰岛素的赋形剂或者溶剂过敏。胰岛素过敏临床上还是经常能碰到,有些人可能反应比较轻微,注射局部有时痒或者出现红肿,能逐渐自行消退。有些就比较严重,注射部位红肿,向外扩散,难以消退,有些人需服抗过敏药。我曾经还碰到过非常严重的胰岛素过敏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发热,心悸等,甚至影响到血压,这是非常危险的,虽然还没到过敏性休克的程度,但出现全身反应还是非常罕见。

怎么来判断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制剂过敏属于1型变态反应,依据变态反应学的诊断原则,对药物过敏的诊断需要从病史、体内试验、体外试验、撤除可疑药物后反应这几个方面来考虑。比如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哪些临床表现,特别是注射部分有无瘙痒、皮疹;可以做皮肤试验,看局部反应的情况;还可以检查特异性IgE抗体,另外就是停止注射胰岛素后症状是否可以缓解,局部的皮疹是否消退。如果符合上述表现基本就可以诊断。

出现胰岛素过敏我们怎么解决?

其实,一般来说依照变态反应学的原则,最好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即停止使用胰岛素。但是,一些糖尿病人必须选择胰岛素治疗,如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口服药已失效,难以控制血糖,胰岛素是必须的选择的药物,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脱敏的治疗,也就是免疫耐受。简单地说就是用很小剂量的胰岛素来刺激免疫细胞使其逐渐耐受,对其反应迟钝,逐渐适应这种过敏原。现在脱敏的方法也很多,常用的还是皮下注射来脱敏,一般间隔15 ~ 30 分钟在皮下注射1 次胰岛素,剂量逐渐递增,以不产生过敏反应为标准,逐渐增加到常规剂量。由于要反复皮下注射,患者会觉得很痛苦。后来又出现通过胰岛素泵来进行脱敏治疗,相对来说脱敏的效果会更好,胰岛素注射更精确,病人痛苦会更少。

专栏
全面认识1型糖尿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