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肺癌,三甲医院医生预言能活2个月,中医用经方治好了!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新经方实验录》,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张仲景

炙甘草汤原文

- 医  案 -

◆ 十四案四逆汤证

张某祺案,女,78岁,退体教师,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人,2008年1月5日初诊。

主诉:咳嗽,伴心悸半年多。

家属代诉:患者咳嗽咯白痰已经半年,在市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住院两个月,花费数万元,会诊3次,诊断为肺癌(检验未见癌细胞)、肺间质纤维化。每日用大量抗生素,咳嗽咯痰仍然不止。主管医生对其家属预言,患者最多只能活两个月了。劝其出院回家休养,患者自动出院,出院第二天下午请余出诊。

察:患者极消瘦,身高155cm,估计体重35~40kg。面色苍白,咳嗽咯白黏痰,量多。卧床不起,语声低微,神态疲倦。自诉食纳极少,无食欲。口淡不欲饮。大便5~7天一解,不硬。心悸胸闷,动则气喘。舌苔薄白而干,少津。舌质淡红,有瘀点。脉沉,细数。

此肺脾肾三脏阳气俱虚,阳气不运则津液不能敷布,停而为痰。胸中寒气遏阻心阳则悸,当务之急温脾肾之元阳。

处方四逆汤加减。

疏方:

制附子60克,干姜片30克,炙甘草30克,嫩桂枝15克,白茯苓30克。

一剂。

嘱:以清水1000ml,小火慢煎2小时,取药汁400ml,分四次温服。

患者当晚8时始服药,睡前服药两次。第二天上年9点,患者家属来电话说患者诉感觉好多了,咳嗽吐痰明显减少。患者对家属说:我还能活下去,我不是肺癌,你们这次找对了医生。

下午诊察患者,精神有明显好转,自诉咳嗽减轻,咯痰减少很多。舌苔薄白,已有少少津液,脉沉细。

效不更方,以前方稍变化,加薤白10克,再进2剂。

疏方:制附子60克,干姜片30克,炙甘草30克,嫩桂枝15克,白茯苓30克,薤白10克。

二剂

煎服法同前。

1月8日三诊:原有主要症状咳嗽吐痰竟完全消失,唯余心悸、头晕、睡眠不安。因咳嗽咯痰诸症状既已消失,自以为辨证胸阳不振不错,继以前方加减。

处方:制附子30克,嫩桂枝15克,薤白10克,白茯苓30克,炙甘草10克,潞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炙黄芪15克,五味子6克。

三剂。

1月11日再诊:患者诉服药后进展不明显,除咳嗽咯痰症状消失,其他症状未减轻,依然感觉心慌心跳,睡眠不好,动则气紧。

前方去炒白术、炙黄芪,加栝蒌皮15克,远志肉6克。

三剂。

1月13日四诊:又不效。

余心神已乱,自忖首诊处方有效,方向未错,后疏方大纲未改,何以不效?杂投桂附参术芪五味子栝蒌远志等,共进10余剂,皆不效,余甚惑之。

细诊其脉,沉而细,若有若无,偶有停顿,忽悟此非炙甘草汤证者何?即书炙甘草汤予之。

疏方:

炙甘草50克,嫩桂枝20克,生地黄30克,潞党参10克,麦门冬20克,红枣10枚,阿胶珠10克(烊服),生姜5片。

二剂。

米酒一小碗入煎。

嘱:清水800ml小火煎取400ml,只取头煎,分3~4次温服。

一剂见效,当夜安稳入睡,患者次日诉心慌心跳症状明显好转。

守原方继进10剂,心悸头晕睡眠不安等症完全消失。前后服中药34剂,患者逐步起床行动。食欲也有明显增加。至2月初再诊时,患者询问可否吃扬州蛋炒饭,家属告状说患者偷偷去厨房自行剁鸡腿吃,生活已能慢慢自理。

临近春节,停服中药,嗣后饮食调理而愈。

- 评  论 -

◆ 

这个病案无论是辨证或方证对应,在初诊中,诊断和用药都不甚准确(虽然初诊即取得显效但我依然认为辨证不确),把它定性为四逆汤证就更是错误了。此病人应该是气阴两虚之虚劳肺痿证,方证对应为炙甘草汤证。

我们看看病人的首诊情况:体虚消瘦,懒言少气,咳嗽,咯自痰,睡眠不安,心悸,舌干少津,脉细,数(实际上初诊很可能就有促脉,家兄未能察觉)。一个典型的气阴两虚,虚劳肺痿证,不知为何家兄首诊辨证为少阴病而用四逆汤加桂枝茯苓。当然,首诊处方得效,也证明处方也不是太离谱。首诊方用制附子干姜炙甘草桂枝茯苓共5味药,其中制附子达60克。这个方子也可以看作是四逆汤、甘草干姜汤和欲作奔豚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合方,从方义看具有温运阳气、可治肺痿咳嗽和汗后伤阳奔豚证。病人得效关健在于内有甘草干姜汤,药后胸中阳气一运,肺痿咳嗽症状大减,但因无益阴之药,心阴不能得养,心悸症状自然不得消除。杂投10余剂后功效不能再进,家兄始觉辨证有误,细察其脉,诊得结脉,方有所悟,改弦更张,以炙甘草汤收全功。

此病人最终能临床痊愈固然可喜,但中间10余剂未进寸功,教训也当记取。后来我和家兄讨论此案,曾问家兄,为何首诊会用四逆汤等并不完全符合患者脉证之方?家兄云:可能是一种错误的直觉吧,以前曾以甘草干姜汤加桂枝茯苓重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病人(患者为一中年男性,非典期间感染病毒致后遗症,惜此病案未收录于内),取得满意效果,所以先入为主了。家兄也认为,此案病人,如首诊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应当是正确的,如果在炙甘草汤中重用温阳之药,如加入附子等,可能效果会更好,也许有15-20剂,病人就可以痊愈了。

《伤寒杂病论》涉炙甘草汤条文不多,其症状只提到“心动悸”、“肺痿涎唾多”、“脉结代”。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中认为,炙甘草汤药物组成“七分阴药,三分阳药。阴药为体,阳药为用”,感觉说得很有道理。在这个病人表现症状中,证属气阴两虚,偏重于阳气不足,所以家兄会认为,若以炙甘草汤加重温阳药,“四分阴药,六分阳药”,效果会更好。

顺便再谈几句炙甘草汤方的用法,建议诸君在临床使用炙甘草汤方时,遵守原方炙甘草的剂量比例,并遵原方加米酒同煎。炙甘草用量小,或不加米酒同煎,其效果是和原方有非常大区别的。前几天读一位也算是伤寒名家的病案,案中以炙甘草汤治疗一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心悸的病人。炙甘草每剂用量15克,每天一剂,连续服炙甘草汤方100多剂,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处并非说甘草量小,而是作为医生,病人在服用你的处方5-10天后,并无明显好转,你就要考虑辨证和处方正不正确,真不知道这位先生是怎么让这位患者在不变更处方的情况下连续服用100多剂的。更不幸的是,此案例最终还得出炙甘草久服可能造成水肿结论,这看似有理,实在是一句有理的废话。请问炙甘草汤服多长时间算久服?方中炙甘草是多大分量?是否可以排除方中其他药物导致的可能?有没有让人信服的其他病例为证据?甘草具有糖皮质激素类作用,但是否也有糖皮质激素类的副作用?临床并未有此方面的详细报道。人云亦云,缺乏逻辑,治学如此不严谨,贻害后学。

中医无论是辨证求因或是临床用方,都讲求整体观念。一方到底地连续服上几个月,还服出了副作用,也是奇葩,至少证明你的方剂无效或只有微效,你的辨证就有问题了。

噫,医道之难,关乎性命,不可等闲视之。

经方薪传之葛根汤

人生若如初见

扫码图书看的见    相见亦相念

中医学苑书友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