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丨心澄明,自有朗月晴空——陈永锵风格形成初探
一无所有而又无处不在的父亲
没过多久,父亲又施展他娴熟的无线电技术去满足心中的嗜好:在家中“砌”了一台音响,高音清晰悠扬,低音浑厚沉着。于是,陋室不但清香飘逸,而且妙乐绕梁,那是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听音乐”在乡下地区可是奢侈罕有的精神享受。
于是,不久周边的民众开始窃窃私语:路边陈有对从广州回来的“俩仔爷”(粤语:两父子之谓),老窦无线电巴闭,个仔画乜似乜(粤语:父亲无线电技术了得,儿子画什么像什么)。一时间,路边陈这对回乡的父子成了当地乡民口中的“名人”。
·雄姿英发 陈永锵 68×138cm 2011年
精湛的技术令父亲得到工友和同事们的尊重,也令他获得莫须有的若干顶高帽——他就是带着“资产阶级反动技术权威”的帽子回西樵的。有一回公社机械厂的一组发动机出现故障,全厂生产陷于停顿,公社自身的维修力量早就束手无策,于是从广州请师傅来诊断,谁知折腾了几天,亦毫无起色。
正无计可施时,有人从旁建议:河对岸路边陈有个广州回来的陈师傅技术了得,经常帮生产队修理电机,倒不如请他来试试,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啦。永锵打听到此事的因由,便提醒父亲:连广州专程来的师傅都救不了,怕已病入膏肓,犯不着接这烫手热山芋。父亲倒淡定,对永锵说:“凡事都有原因,只要找出原因,便有可能修好。”
于是父子俩出动,检测结果是线圈发热。父亲说,线圈发热只是表象,导致线圈发热的背后原因很多,不能“头痛医头”,之前可能大家都围绕着发热线圈去处理,忽略了问题的关键,所以都无功而返。于是“两仔爷”细心排查,最后发现是发热线圈旁边的线圈出了问题,找到病源,其他就迎刃而解了。后来又是父子兵出动,为机械厂修好了一台四米的龙门刨床,由是路边陈父子修理电机技术在公社亦一时间声名鹊起。
后来偶尔和父亲聊起“选择”这样的话题,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事情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当然是最理想,但这样的机会,是不会落到你头上的。若能有百分之三十把握,就应该努力去尝试,经过努力,说不定有成功的机会,若不去努力,不去尝试,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这番话,日后一直鞭策着永锵,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尝试,也就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
在永锵的诗作里,还有两首《树二题》是献给父亲的:
(1)
从前
有一株树
站立山冈
呆在故乡
望着远方
如今
从前的树
站在从前的山冈
想着远方
守着故乡
(2)
站着的树 死了
死了的树还在站着
僵硬的枝柯
在天地之间
描绘着
树的过去
很久以后,永锵偶尔看到有哲学家说,“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调整心态”时,便会会心莞尔:好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实践了。再后来看到六祖说的 “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时,更有心照的廓然醒悟。
本文节选自陈修明《心澄明,自有朗月晴空——陈永锵风格初探》第四章节
其他人还看
点击文章直接跳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