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期诗评《诗歌能翻译吗》

关 注  当代诗歌地理 ,“有梦想,有远方”

  致命运 | 

【美】查尔斯·西米奇   

                                     陈子弘   译

对我来说你总是比上帝更真切。

为悲剧配置了道具,

用榔头钉上钉子

只请了几个挚友前来观赏。

为了表示友好,结果你弄瘸了俏女郎,

骑摩托还撞了小孩子。

我还能想到很多别的例子。

同理:是我们俩相继晤面。

唐人街的算命糖果机

或许能有答案,

恐怖片中一扇吱吱作响开着的旧门,

一包我丢在沙滩上的卡片。

我能感觉到你夜里依偎着我,

用你热的呼吸,用你冷的手——

而我已像一架旧钢琴

悬在窗外绳索的梢头。

由里尔克的《秋日》《豹》,说说诗歌翻译的事儿

文/连方

写诗的朋友都知道,阅读诗歌,肯定不能也不会仅仅只读汉语诗歌。现代白话诗歌从某种意识上来说,是泊来产品,是西方诗歌向东方传播后,国内才从尝试到兴起到发展的。西方诗歌呈现出更多的理性和人性,汉语诗歌注重意境与情韵。这是东西文化不同的缘故,也是汉语诗人和西方诗人思维的不同,我们的母语诗歌既要体现汉语的独特性,也要嫁接外来诗歌的技巧、思辨和智性。

读外诗,绝对绕不过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被北岛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读外诗的朋友,不知道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与《献给奥尔甫斯十四行》,肯定会知道《秋日》与《豹》这两首诗。北岛在《时间的玫瑰》一书里除了对9位诗人的细读,同时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一些问题。
读诗的朋友真正能根据原始母语阅读西方诗歌的人,应该是凤毛麟角的。大多数人阅读的都是翻译过来的版本。翻译是个技术活,翻译诗歌如同再创作,能否保持原有的诗韵和特性,是见仁见智的。所以在阅读西方诗歌时,我们一定要有着独立思考和甄别的能力。
里尔克的《秋日》一诗,我读到过9个版本,冯至、程抱一、陈敬容、杨武能、李魁贤、绿原、飞白、欧几、北岛,这九位前辈的翻译,个人感觉北岛的翻译更具有诗意一些,我比较喜欢:

北岛译:《秋日》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里尔克的另外一首“物诗”《豹》(在巴黎植物园),不论是冯至、绿原,还是北岛的翻译,我都不大喜欢。

冯至译:《豹》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北岛译:《豹》

他因望穿栅栏

而变得视而不见。

似有千条栅栏在前

世界不复存在。

他在健步溜达

兜着最小的圈子。

如中心那力的舞蹈

伟大的意志昏厥。

眼睑偶尔悄然

张开——一个影像进入

贯穿四肢的张力——

到内心,停住。

冯至的翻译,从语义上有一些障碍,同时,“步容”一词有些臆造之嫌,康熙词典暂未收录该词语解释,而且百度也查不到“步容”何解,这得靠读者自己去想象,真是“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也”。北岛的翻译,抽干了所有的汁液,像剔除了肉的鸡肋,食之无味,这可能是他一贯简洁凝练的缘故。
在“百度贴吧”里,我看到楼主“加利利Ω”的翻译,我非常喜欢。在他的基础上,以我个人的意趣做了一些调整,当然,可能与里尔克本来的诗意相去十万八千里,只要我喜欢就好,不是吗?现分享出来:

《豹》

它的视线,在笼子的铁栅上瞄来瞄去

多么无奈啊!完全丧失了掌控的感觉

除了铁栅,还是铁栅

囚禁的笼子才是世界

看似强健的身体,迈着虚浮的脚步

在逼窄的笼子里兜着小小的圈子

像绕着一个中心在跳忧郁的舞蹈

昔日的强大,早就不见了踪影

此时,它是多么的安静

微微张开的眼睑,回想着某个场景

偶尔的冲动,把一身的肌肉绷得紧梆梆的

很可惜,那纵身一跃的快感

只能在心里瞬间一闪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文中提到的这些翻译前辈,我绝对没有不敬之意,特别是冯至,他对里尔克诗歌的翻译是国人中最早的,也是对里尔克的诗歌在中国的推广与传播最功不可没的。我只是一个阅读者,从我个人意趣与口味在做辨别。至此,就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产生了,诗歌能翻译吗?翻译之后的诗歌还是原来的诗歌吗?

2020.04.13

作者简介


连方,本名罗莲芳。男,70后,四川宣汉人,客居广东佛山,经营不锈钢。作品偶见《理想文艺》《齐鲁文学》《山东诗歌》等纸刊与网络媒介。诗观:在心灵的世界寻求与现实世界的通感。

本期主持:罗莲芳,笔名:连方,70后,四川宣汉人。现任齐鲁福建文学社诗评部主编。

栏目主编:连方
栏目成员:刘军华  张全枝  王晨  田世仲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