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三,1928年,甘肃为什么会大分家?分治有益,但更有“利”

甘肃总面积45.37万平方千米,面积相当于3个山东,7个上海。

但是你也许不知道,这还是瘦身之后的甘肃,1928年之前,甘肃面积比现在大得多,不管是在清代,还是在民国时期,它都是中国内陆省份中的大哥大级别。

家大业大,人多嘴杂,利益团体多,民族成分多,管理起来就不那么容易,难度非常大。

在19世纪末,甘肃各地官员不断有人上书,说要将甘肃进行瘦身,也就是分省而治。

但是当时的大清不是跟俄国干架,就是跟日本开战,或者跟列强冲突,,被弄得头昏脑涨、狼狈不堪,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那么,1928年甘肃瘦身这事,在什么时候得以实现?

甘肃是一个省,能将它分开的,只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说最高领导人首肯,这事就能得以实施。

民国时候,国家大事都是最高行政(更多时候是军事)长官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分治甘肃是蒋氏的意思。

1928年,蒋介石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成为中华民国政府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

但是当时的中国,政令并没有真正统一,各省军阀割据,各自为政,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变成独立或半独立王国。一个省地盘越大,截留的税款越多,控制的人口和各种资源也就相对越多,自己腰包就越丰厚,跟中央对抗起来,资本越大。

在封建王朝,这叫削藩;在民国的时候,就可以分省。也就是说,分省有利于国民政府的统治,符合蒋氏的整体利益。不用大动干戈,就能削弱甘肃军阀的权力,又何乐不为?

除了蒋介石,还有一个人处心积虑想将甘肃瘦身,这个人就是民国军阀冯玉祥。

1924年,冯玉祥在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新成立的北京临时执政府任命这位"基督将军"为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省督办。

在当时,冯玉祥跟直系和奉系关系不好,名声很一般,被称为倒戈将军,受到两大阵营的排挤,在京津地区根本不能站稳脚跟。

所以接到任命后,冯玉祥高高兴兴去上任,踌躇满志打算把大西北建设成为自己的根据地。

但是到了那里才知道,甘肃也不好立足。那里民族众多,武装力量多如牛毛,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确切地说,甘肃有八股武装,各霸一方。

强龙不压地头蛇,硬着来的话,肯定要大动干戈,大伤元气,而自己受到削弱,就会给蒋介石以口实,对自己采取行动,周围军阀也会对自己落井下石。

冯玉祥经过苦苦思考,觉得只有把甘肃分治只能通过行政手段分治甘肃,对当地的军政力量进行必要的整合和清理。

冯玉祥提出分省,还有一个背景,那就是蒋介石的精兵简政政策。

1928年9月,蒋介石召开了战后编遣会议,会议宗旨冠冕堂皇,是要精简机构,裁减军队,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地方经济,其实就是裁减军阀军队。

蒋氏在会议上提出,全国只能保留50个师的国防军,多余军队只能裁撤。

按照这个方案,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充其量只能保留12个师,多出的34个师就要蒸发掉。军队是军阀的命根子,让他们裁军比割肉都疼,所以冯玉祥万万不能答应。

但是不答应也不能硬来,那就是以下犯上了,只能动脑子想办法,所以冯玉祥就向蒋介石提出分治甘肃的建议。

刚好自己的老部下蒋笃弼担任着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此人在冯玉祥主政陕西的时候是省财政厅长,跟冯玉祥关系很铁。

而且此人1925年也担任过甘肃省长,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在蒋介石跟前说起甘肃的事有分量,所以蒋介石就采纳了蒋笃弼的意见。

1929年1月1日,青海省和宁夏省宣布成立,冯玉祥高兴极了。

因为多出两个省,就需要多出两省军队,起码可以多保存12个师,自己的军事实力就不会削弱。

1929年1月1日,青海省和宁夏省宣布成立,全体省委宣誓就职。

且多出的两个省,省政府组成名单都是冯玉祥拟定,安排的都是自己人,冯玉祥如愿以偿,能不高兴吗?分治对国家全局是有益的,但对个人来说,更有“利”在里面。

1928年,内陆最大省份甘肃省被分割为三省,既有冯玉祥的小算盘,也有蒋介石的大谋略。

为什么这样说,斗智斗勇冯玉祥都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冯玉祥觉得安排的部下都是自己的长期工,可是在蒋介石看来,只有要有钱都能把他们变成冯玉祥的临时工,变成自己的长期工。

果然,冯玉祥将领再多,也都经不起蒋介石的诱惑。

比如冯玉祥死党、青海首任省长孙连仲就在1930年中原大战之后投奔了蒋介石,军队接受了蒋介石改编,被委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

青海省首任省长马鸿逵也是冯玉祥的死党,但是在中原大战中也倒戈到了蒋介石那里,成为15路军总司令。所以甘肃分省,蒋介石笑到最后,冯玉祥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不管怎么说,当时甘肃省确实太大了,分治势在必行,是迟早的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