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后”,你们还好吗?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几天“第一批90后”抢占舆论山头,似乎90后也开始了从“招惹”别人的意气风发,向要以“招谁惹谁了”来为自己正名的悄然过渡。
① 90后的代内分化
“第一批90后”的说法之有趣,不仅在于显示了代(cohort)的更迭(从80后到90后),更突出了代内的分化(90后中的第一批)。
首先,以出生年代划分代群的前提,依赖于自然史和社会史的契合。有标志性的事件以历时态的方式,去塑造一代人的独特生活空间,构成他们共同面对、嵌入和经验的情境或者说框架。几〇后(以及“代”下分“批”)分类图式的现实合理性,就在这里。
所以,90后群体的细分是对变迁日新月异、变化成为常态的现实的写照。出生越晚的90后,其成长与入世、上网等震撼的关系就开启得越早、显得越“土著”,养成的习性、品味、风格等也就越与之前“批次”的90后越相异。这样的事实影响、型塑着他们的认同与认异,于是90后代内也要分批称呼了。
上述是从最粗的线条来理解“第一批90后”。前进一步,可以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看看为什么90后中的第一批被挑了出来。
至小也25岁(脱离“青年”)的他们,可量化的生理年龄对应着社会角色的特定期待,即第一批90后大多已经、正在或即将完成就业、成家、育儿的人生命题。作为“成人世界”的新生代/新生批,引发关注有其道理。
② “已经xx了”与“老”的泛化
说完了“第一批90后”,再来看看他们被关注的“已经脱发、胃垮、出家…”。
呈现出的第一批90后的这样或那样,是否普遍姑且不论,引发人们感慨的,多半似乎是牵动了一朝一夕、百代过客的集体心绪。从初老、早更、中年,再到脱发、胃垮、出家,能指背后,多少离不开对“老”的敏感、焦虑,乃至污名与排斥。
显然,这里的“老”,是被附会了社会、文化与心理等意义的符号。那为什么“老”不招人待见呢?
其一,在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中,效率至上,年轻是有竞争优势的资本。“老”不一定是意味要赋闲、退休的休止符,却多多少少是剥夺了向上流动机会、丧失掉阶层跃迁前景的残酷信号。
其二,和80后相仿,90后的叛逆之姿曾成为焦点。转眼间,曾经的不羁少年落入朴素、同质又烟火气的社会轨道与文化规范。对比、反差的冲击之下,对“老”的互黑或自黑,成为对意味着自由、有梦、无拘束的“年轻”的歌颂或凭吊。
其三,消费社会也加剧了对“老”的不认可。在消费话语营造的超真实环境中,无论感官层面上,“老”的身体形象总是要改造、规避、不喜的对象;抑或认知层面上,“老”总是位于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所疏漏的边陲——于是,当消费成为确证社会成员资格的重要凭证,被抛弃的“老”又如何安放其位呢?
概括地说,“第一批90后”的论述,包括“90后”的分化(谁)和“已经xx了”(怎么样)两部分。前者反映了社会流动的常态,后者多属泛化的“老”之指标,二者叠加起来,折射出风险社会中弥漫的复杂情绪。“第一批90后已经xx了”的调侃,一方面顺应流行的观念文化,如汲汲于(多快好省)成功的焦虑(这焦虑既指向90后,也指向其他代群)、以“丧”为表征的亚文化,另一方面也以安全阀的方式,释放掉一些不甘或无奈——至于分析其间精密的运作机制,则有赖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