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李尧隆/奶奶与柿树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李尧隆

“我打死你这个不孝的畜生。你……你……你再动一斧头这柿树,我就同你这不孝畜生拼命!”

听见奶奶的叫骂声,我不知道院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慌忙关了电视从屋跑了出来,见奶奶举着拐杖在打爹。爹一屁股跌坐在院子那棵柿树下,右手里拿着一把斧头,左手举过头顶,挡着奶奶的拐杖。

柿树树干被父亲砍了一个深深地口子,就像在奶奶的心上划了一道深深的伤口。

娘也听到了院子里的响动,忙从厨房里出来,见此情景,急忙上前一边劝慰着奶奶一边责备着爹,扶着奶奶在石墩上坐下,

院墙内那棵柿树已有好多年了,奶奶常对我们说,那是她最宝贵的东西。

曾外婆四十岁了才生奶奶,曾外婆生奶奶时难产,大出血死了,曾外公把奶奶当做了掌上明珠。奶奶十六岁时已出落得像一枝花,是山里的一只金凤凰。爷爷家里穷,兄弟八个,爷爷便去奶奶家做了上门女婿。爷爷来提亲时,奶奶躲在帘子内向外打量。见爷爷人长得高大英俊,好似故事里最多情的少年。直把奶奶看得春心荡漾,好不欢喜。奶奶至今提起当初第一次见爷爷的情景,皱褶的脸上仍充满了幸福的笑意。

尽管没什么聘礼,但奶奶还是很满足,结婚那天,曾外公喝得有些醉了。他对爷爷说:

“对不起你伍伢子(爷爷的小名)啊,我家里穷得叮当响,你还愿意来我家。我没什么送给你,我昨天在山外带回一棵柿子树苗,你把他栽在院子里吧,望你像这棵柿子树一样,从此在这里扎根,凡事都顺意。”

爷爷接过曾外公的柿子树苗,把柿子树苗栽在院子里,并浇了水。

奶奶绞着乌黑齐腰的辫子,幸福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那年山里来了一支队伍,驻扎在村子里,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爷爷也想参加红军,他的想法如同柿树一样在心中扎了根。那晚,爷爷埋着脸对我奶奶和曾外公说“我想去参加红军,只有我们穷人把地主斗垮了,我们才有好日子过……,”曾外公与奶奶没有拦爷爷,他们让爷爷参加了红军,后来队伍开赴江西,爷爷随队伍走了,留了挺着个大肚子的奶奶照顾曾外公。

爷爷临走前对奶奶说:队伍要去远方,你不用担心,等到柿子树长大了,挂满红红的柿子时,我就回来看你们,那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就是你挂在树上照亮我回家的灯笼,我一定会回来的,你要好好照顾爹,等娃儿生下来,我就回来了,那时,也许娃儿会围着我喊爹了……”奶奶低着头,咬着嘴唇,噙着泪水。

爷爷走了,奶奶开始挑起家里的重担,也开始悉心照料曾外公和柿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柿子树似乎也感受到了奶奶的期盼开始疯长。

春夏秋冬,光阴如白驹过隙,柿子树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挂满了红红的柿子,就像一个个红红的灯笼。

曾外公也走了,爷爷却杳无音信,后来听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奶奶总是不相信,她相信爷爷一定会回,因为柿子树已长大了,挂满了照亮远行人回家路的红灯笼。

当县民政局送来爷爷的烈士证书时,奶奶一个人坐在房里哭了好多天,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她经常对着老柿树自言自语:“小树已经长大了,他爹,您怎么还不回来呢?”

老柿树也就成了奶奶唯一的寄托。

爹从此再也没提砍树的事。

奶奶渐渐行动不便了,但她每天都要拄着拐杖拖一把椅子坐在大柿树下和人唠唠家常,一天不坐在那儿,便觉得缺了点什么。

又是一年深秋,奶奶一如既往地坐在老柿树下,眯着眼,恍惚中,她看到爷爷回来了,奶奶含着泪,喃喃自语:“他爹,你终于回来了,你看树上的柿子都红了,那是我为你点亮的照你回家的灯笼,你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奶奶喃喃着。

起风了,有几个火红的柿子从树上掉下来,奶奶瘦弱的身体随着柿子从树上掉下的声音一颤一颤,慢慢地倒在了柿树下……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李尧隆,湖南岳阳人,自由撰稿人。现客居四川,作品散见《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民间故事选刊》《散文选刊》《微型小说月报》《中国文艺家》《鸭绿江》《花溪》《大观》《金山》《辽河》《国际日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散文精选:长辈们的那些往事(原创)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关注我们 你真的很特别 写在初冬 2020-12-30 长辈们的那些往事 文字/水中月 从我开始懂事起,我总是喜欢静静地听外公外婆,奶奶以及父母和家族中的长辈们讲他们那个年代听说 ...

  • 【河南】小陶艺长篇小说《血雨腥风半世情》【一】

    战友 (前言) 1942夏天,日本鬼子还没有打到河南,我父母得以各自忙着那个年代的少男少女的营生. 父亲因家承着祖辈留下来的染坊,得以在乡高小读书.而他的老师,就是我的外祖父. 我的母亲,是四里八乡有 ...

  • “虽然我随母姓,但我以后绝不让孩子随母姓!”宝妈道出难言之隐

    文\好孕姐 自从Papi酱孩子跟爹姓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后,越来越多网友开始重视冠姓权的归属,很多专家也站出来发言,认为想要男女平等,冠姓权交还女性本该是第一步.围观群众也表赞同,毕竟经历九死一生分娩的 ...

  • 行走丨门口的柿子树

    十月  秋风扫落叶般 剥去  五彩波澜的衣衫 那棵柿子树久未谋面 泪目中 仿佛看见 絮叨 啰嗦 健忘 头顶一朵白云的母亲 在低矮的院子里  "不急" "莫慌" ...

  • 689期B || 林溪:柿子的记忆/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小菲浅语: 记忆深处,浅浅回首,故乡的柿子树,带给了作者诸多甜蜜的记忆.家里门口的那些柿子树与奶奶.父亲给作者孩提时代留下了无尽的欢乐 ...

  • 文学百花苑第五届全国文学大奖赛170 | 家书:李尧隆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家书 李尧隆 拂晓前,石头踩露珠赶回了家. 他怕惊动四邻,纵身翻墙入院,轻轻叩击那扇木门."笃笃&quo ...

  • 第四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参赛作品 173 | 李尧隆 :八哥

    八哥 文/李尧隆 老冯在公园捡回一只受伤的八哥,悉心照料,这只八哥竟然开口说话了. 这天,隔壁刘奶奶在老冯家的客厅唠嗑,突然听到八哥尖着嗓子说:"水开了,水开了!" 刘奶奶跟着冯婶 ...

  • 学百花苑第三届“百花苑”杯参赛作品225 | 李尧隆:老屋悄然入梦来

    老屋悄然入梦来 潇湘玉兰 离故乡远了,离往事也就远了. 当时光渐渐地 被岁月沉淀,如老街小巷中的青石板麻石板变得斑驳模糊的时候:当竹篱墙边的梨花开过一季又一季,已数不清年月的时候:当杨柳岸边的青草枯荣 ...

  • 【小小说】​赵伟民/永远的老柿树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永远的老柿树 赵伟民 这颗柿子树真的还在啊?苏小小掠了一下额前的头发,侧过脸问. 没错,又粗壮些罢了.高畅的目光很近,又很远.苏小小顺着他的目光 ...

  • 柿树落果原因及解决对策!

    近期一些读者朋友咨询有关柿树落果原因.反映每年进入5月下旬以后,一些果农发现长得很好的小柿子开始掉下来了,尤其是麦收前后,落果很严重.经我们调查和分析,其落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生理原 ...

  •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好的李景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那么不堪?

    朱元璋并没有看走眼,李景隆的军事能力并不弱.但是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大有"内奸"的嫌疑.笔者打算从李景隆的出身,他和朱棣的关系,以及靖难中的实际表现这三个方面着手,来聊一聊他究竟 ...

  • 818期A||李禹佳:桂花一树香/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题记: 十月初,桂花开了,淡淡的,有一缕甜香. 文:李禹佳 诵读:梁轩诚 (一) "初二才开始学,怎么学的如此糟糕?&q ...

  • 李乃东:那一树玉兰花开

    那一树玉兰花开 山东莒南  李乃东 玉兰,又叫白玉兰.玉兰花.望春.玉堂春等,属落叶乔木. 第一次见玉兰花便惊艳了我.二十多年前,记得在南京,远远地看到公园里高大的树上竟开满了洁白的花,没有一片树叶, ...

  • 李文忠长子李景隆:被朱元璋器重,受建文帝信任,被朱棣称为功臣

    李文忠的长子李景隆,小名九江,爱读书,通晓典故,身材高大,眉清目秀,长相英俊,玉树临风,举止雍容得体,备受朱元璋喜爱.而且,李景隆的名字是朱元璋所赐. 洪武十七年三月,李文忠患病去世,时年四十六岁.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