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什么语言表达,你就用什么语言在思考

维特根斯坦在剑桥 转自第一哲学家公众号 ID: firstphilosopher

天才并不比任何一个诚实的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特殊的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至燃点。

我像一个骑在马上的拙劣骑手一样,骑在生活上。我之所以现在还未被抛下,仅仅归功于马的良好本性。

据《圣经》中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圣经传说中的巴别塔真实地存在于各个领域:地域、种族、信仰、习俗。而语言则是这些艰难阻碍中的第一道樊篱。
维特根斯坦,哲学家,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在《逻辑哲学论》提到:“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奥地利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忠实追随者,对这句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为人的思维工具的语言本身,一方面固然能够描述和塑造世界。但是,恰恰在对世界的描述和塑造中,它也遇到了其局限性。我们站在“界限”的这一侧,思考,用语言表述。因为作为形而上学主体的我们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一部分,而是“界限”,所以世界作为有限的整体的感觉才会产生。
另一方面,这个逻辑形式就是“界限”,因为它虽然使描述成为可能,但是它自身却不能再被描述。在其中出现了一些超越现实之外的东西。只有当在逻辑形式中展现出一些我们无法思考的东西时,它才是超越现实之外的,因为它是无法思考的,所以它就不能被说出来。
符号大师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一书中认为语言与形式都是呈现概念上的常规,而不完全是创意的表现。语言是人类最深的印记和标识,同时也是人最大的创造和负累,它涉及到有关人的基本问题的信念。由语言产生的人类思维能力,比任何其它东西更能够使我们融入身外的世界。甚至,我们的自我也是通过语言的获得而实现的。语言是我们的所有的人性与个性的基础。所以语言也有了广义的性质,它所指的就是“符号”,而人正是“符号”的动物。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艺术形象来传达审美信息是一切艺术共有的特点,并非为文学所独具。文学区别于其它艺术种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它是用语言这种材料来完成对艺术形象的创造。所以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作家用美妙的文字语言叙说着一个美妙的世界。但是由于语言文字的不同,各国文学也分散开来,在各自的世界中寻求突破。这就是语言的差异带给文学上的局限性。
就拿莫言来说,之所以他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认可,就是因为他的作品被翻译的质量和频率都很高,在世界文学圈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语言本身包含了人生所有的概念和活动形式,我们其实生活在与生俱来的历史局限与由语言布置的空间中。是语言造成了人生的所有联结和隔膜。
语言只能表述事实,划定我们——我和你――的世界的界限。凡是语言不可涵盖的、也就是思维不可涵盖的地方,世界就被划定了界限。这也发生在一些东西“展现”出来的地方,展现出来的东西就是神秘的东西: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经验。
从《文人维特根斯坦》一书中可以看到,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躁动》,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诗歌学,以及弗吉尼亚·吴尔夫和瑞勒·玛丽·里尔克的著作节选中都有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痕迹。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到解构,《文人维特根斯坦》把维特根斯坦带到了文学研究的当前工作中——哲学与文学的关系、诗化语言的本性、虚构话语的逻辑和语义学以及文学与伦理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还有两个论断也恰恰论证了这个道理:
一、我们能够思考的东西,就是我们能够思考的;就是说,我们不能够言说我们无法思考的东西。
二、对于人无法言说的东西,人必须保持沉默。
语言帮助我们创造了我们体验世界的范畴,我们是通过语言的范畴来体验世界的,而语言又帮助我们形成了经验本身。我们的现实就是我们的语言范畴。语言在每一点上都与我们的生活与思想相渗透。
总之,真正的创意和智慧是高于语言表达的,但离开语言也许就表达不了任何创意和智慧。
/ 一个表达,只在生活之流中才有意义 /
理解一个句子,就是为它的某种使用做好了准备。如果我们根本不能想出它的任何作用,那么我们根本不理解它。
很少有那种感情的温暖——“简单的人的接触”。
一个表达,只在生活之流中才有意义。
怀疑论是不可驳倒的,但显然是无意义的,它试图在不能提问的地方提出怀疑。
我不可能使得自己相信所有他们相信的事情。
我有一个世界图景。它是真是假?重要的是,它是我的一切探究和断言的地基。
值得说的是,他(指维特根斯坦)从不跟我讨论或试图讨论我不理解的话题,所以在我们的关系中我从未觉得自己此等或无知。
维特根斯坦的论述的着力之处,是使哲学家的注意力从语词,句子上移开,放到我们使用它们的场合中去,放到赋予它们意义的语境中去。
上帝会对我说:我用你自己的嘴审判你。你自己的行为——当你看到别人做那种行为时——已然令你嫌恶而颤栗。
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世界中一切事情就如它们之所是而是,如它们之所发生而发生;世界中不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它也会是无价值的。
如果存在任何有价值的价值,那么它必定处在一切发生的和既存的东西之外。因为一切发生的和既存的东西都是偶然的。
使它们成为非偶然的那种东西,不可能在世界之中,因为如果在世界之中,它本身就是偶然的了。
它必定在世界之外。
如果我们把永恒视为无时间感而不是时间的永续,那么永生属于活在当下的人。
答案先于事实。
语言的界限即世界的界限。
相信因果联系就迷信。
似乎必须是十分简单的。它先于一切经验,并且必须贯串于一切经验;不允许任何经验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玷污它,——它其实必须是最纯粹的晶体。然而,这种晶体不表现为抽象,而表现为某种具体的东西,的确是最具体的东西,仿佛是世界上最坚实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