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派
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
47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家长如果不懂得给孩子立规矩、设边界,孩子将建立不了正确的三观。来源 | 英华兰DrBing(ID: HiDrBing)
说前几天,江苏淮安一个消防站来了个老母亲,向消防员求助。怎么回事呢,原来她脖子被一个密码锁给套住,又不知道密码,打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打开。从图片可以看到,这个密码锁不算很大,但是直径挺粗,紧紧地卡在脖子上,勒得她喘不过气,脸色通红。消防员看情况紧急,立刻拿毛巾垫在她脖子上,用绝缘剪把锁子剪断,人这才得救。于是,消防员提出,让这老母亲把熊孩子带过来“教育一下”。这位老母亲“脸上透露着一种笑容”,非常“开心”地告诉消防员:“孩子喜欢玩,他觉得有意思”、“现在在家里睡觉”……
新闻下面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熊孩子应该多打两顿……
因为娃子在小时候是什么都不懂的。正是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决定着他们今后的行为模式。但拿亲妈的脑袋锁着玩,这么“熊”的行为,没有亲妈的配合,他恐怕也做不到吧?遇到这种事情,文明的家长就算不揍娃,严肃制止总是要的。最不济,也要让娃在一边看看消防员是怎么救妈妈的,妈妈有多危险,让娃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吧?但这妈妈居然这么笑嘻嘻的一脸宠溺,那内心台词仿佛是:瞧我这娃多聪明,多可爱!一个敢锁,一个敢被锁,网友把屎盆子全扣在娃的头上,也是不公平啊!
当他们每次在家里白墙上乱画,打烂你的工艺品,搞乱你的厨房,甚至不小心把你电脑里文件删掉的时候,家长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但家长此时的反馈,就意味着让娃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样做的后果是啥,以及怎么承担后果。反复的建立界限,才能让娃子确立正常的行为方式和三观。所以面对这种新闻,指责娃“熊”是次要的,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位老母亲不合理的纵容。还记得之前博物馆那个奇葩新闻吗:熊孩子掰断艺术展品,家长居然笑嘻嘻拍照。当时,国内一位玻璃艺术博士薛吕为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创作了一对玻璃翅膀,并为这幅作品起了个美好的名字——《天使在等待》。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这俩熊孩子的妈,看见娃犯熊也不管教阻止,居然站在旁边兴致勃勃地拍小视频!但更让人吐血的是,这件展品损坏,据说没给博物馆赔一分钱,孩子和家长都没受到应有的惩罚。于是博物馆也是狠,直接在这个损毁的作品上简单修复了一下,然后重新起个名字——《折》,还在旁边循环播放熊孩子的作案现场,也算出了口气。之前还看过一个帖子,说一个熊孩子在地铁站,被一个阿姨正在吃的东西吸引,在妈妈的支持下去问阿姨要,结果阿姨没给。没有满足全天下都要配合我的心愿,这个熊孩子居然在列车快要进站的时候狠狠地推了阿姨一把。神奇的是,熊孩子妈妈居然没有任何歉意,还小声嘀咕:这么大个人了,都不知道让让孩子。还有之前的一则新闻,一对兄妹坐电梯,哥哥突发“奇想”,尝试在电梯里做“伸展运动”,他一边用手臂撑住墙,一边用脚抵住电梯门。
果然,伴随着一股白烟,电梯主控板弹出墙壁,电梯内侧的安全门“飞”了出去,两个娃被吓坏了,幸好没发生意外。随后小区物业找到他们父母,商谈维修费用问题的时候,孩子母亲在业主群里的回答亮了:
“明明是电梯质量不行,跟'纸片’似得,还怪我们家孩子。如果不是我们家小孩检验了电梯的质量,将来要是老人坐电梯的时候遇上点什么事,那可咋办?”
于是得出一个结果:“非但维修电梯的钱我们不会出,物业还要感谢我们!”还有当年德阳男孩摸女医生屁股的新闻,也是掀起了热搜。
不懂事的熊孩子,觉得好玩,冒犯了别人也不道歉。
孩子不懂事,家长居然也不懂事,反而辱骂女医生,还跑去医生工作的医院闹事,结果逼到医生自杀。我们总结会发现,这些所有的熊孩子,背后都一定有个不知轻重,纵容孩子家长。
之前还看到一种观点,说娃在外“熊”自然会管教,在家里难道不该包容和爱吗?这也是一种很容易犯的“病”,那就是养育中失去自我。之前见过这样一位妈妈,半节课不到,被孩子扯了5次头发,摔了两次眼镜。但是妈妈始终笑眯眯的,唯一的反抗就是跟孩子说:宝贝你别这样了好不好?我实在看不下去,就把那个小朋友叫到一旁拉着他的手,直视他的眼睛,严肃地说:你不能扯妈妈的头发,因为那样她很痛,如果有人扯你的头发你会不会痛?也不能弄妈妈的眼镜,因为没有眼镜她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样很危险。你可以做到吗?他一直试图挣脱,但我没有松手,最后一直等到他看着我的眼睛答应我,我才放手,后半节课果然老实了不少。我一看我的办法有效,就想着下课的时候分享给这位妈妈,结果她一下课就气冲冲的走了,后来再也没有上过我的课。问了服务她的课程顾问,她说:那个老师太凶了,我们家宝宝一点都不喜欢他……这种孩子长大,很可能就会成为社会新闻里那些暴打父母的孩子。之前就看过一个视频,大街上,一个10岁的男孩跟自己的亲妈吵了起来,一开始是发脾气,再后来突然开始拳打脚踢锁喉。接着男孩把妈妈拽倒在地上,用剪刀脚锁住亲妈的脖子,一边骂一边打,亲妈被弄得动弹不得,但即使自己呼吸困难,她也老老实实忍着没动。
一个路人实在看不过去,就把两个人拉开,小男孩转而狂骂路人,还准备动手。
一个妈妈,居然当街给自己的儿子跪下,甚至一边磕头一边拍打着胸脯,求儿子回学校去上学。
这儿子大约是中学生的样子,就那么一脸冷漠,甚至有点鄙夷的站着,一动不动。丢了自己的脸不说,还把儿子架在了不仁不义的形象上。完全不可能啊!他下一次只会变本加厉,做出更恶劣的行为。而且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变成“窝里横”的。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学会怎么和别人相处,只能通过表面的嚣张来掩盖自己的怯懦,在集体中反而最容易被欺负。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已经没有自我的父母,是不可能养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的。孩子,都是在探索“自己”和“世界”的边界的过程中长大的。他们要知道边界在哪里——他们能被容忍的底线在哪里。如果他们从未探索,会成为唯唯诺诺的懦夫呆瓜,但如果他们不知道有边界存在,则会一脚踩歪,变成熊孩子。对孩子,要有所包容,但也要有所限制、有所担当,更要有尊严和自我。一旦孩子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甚至是你自己的利益,都一定要及时让他们知道这条边界的存在,不要把小毛病酿成大祸。区别他们将来成为不同的人的因素,就是这条边界,是家长养育上的差距。
*来源:英华兰DrBing(ID: HiDrBing),德国儿童教育学者,精通英法德三语,游走生活于多个国家和文化,通过对无数孩子和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轨迹的思考,呈现给你一副儿童教育的总体画面。
孩子学习不主动、习惯差?
做事爱磨蹭拖拉、催不动?
10月16日 上午9:30
男孩派创始人-虎妈
将与你在直播间,面对面分享《如何培养好习惯,提升孩子专注力?》
从理论到实操,方法拿来就能用
点击右下角【预约】
记得随手点个小关注,跟着虎妈育儿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