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国瓷器的利润,远胜今日苹果手机,令如今中国工业汗颜

清明时期的景德镇瓷器能有多挣钱?

以高岭土为原料,经过技艺加而成的瓷盘,远销欧洲,利润高达100%!

即便是今天的苹果手机,利润率也不过73%。

当时欧洲的国王都以拥有中国的瓷器为荣。

如此暴利,足以让今天的中国工业汗颜。

独领风骚

景德镇瓷器真正占领广阔的世界市场,是在西方人发现了新航道之后。

在此之前,瓷器不过是占领了世界的局部市场,而欧美市场仍处于空白。

然而,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一切都改变了。

葡萄牙人非法占据澳门,并将其作为贸易中心,自此,大量的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

这让葡萄牙人一夜暴富。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荷兰人自然不甘心,如此巨大的蛋糕被葡萄牙独吞。

于是荷兰凭借着在海上强大的力量,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了与葡萄牙人争夺经营中国商品权力的角逐。

荷兰东印度公司

正如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倡导者彼德·范·达姆在他的《中国与东印度公司》书中所描述:“这个公司一建立就开始着眼于同中国的贸易,原因是中国产品在欧洲可牟取暴利。”

他所谓的中国产品,便是瓷器。

1602—1682年,从中国贩往欧洲的瓷器约1600万件,其中不乏昂贵的青花、五彩及广彩瓷器。

仅从1604—1656年,便有300万件瓷器销到荷兰,平均每年约6万件。

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路线图

如此之多的出口瓷器中,景德镇就占了很大份额。每年从景德镇销往欧美的瓷器就多达100万件,一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制瓷中心。

此时中国瓷器,也不负众望地在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

而景德镇也被誉为“瓷都”,流传至今。

当时,外销瓷多是是克拉克瓷盘。

克拉克瓷盘的造型最早出现在元代,在明初永宣时期也有大规模生产,后大量出口到阿拉伯。

阿拉伯人又把这种瓷盘带入葡萄牙、西班牙。

葡萄牙独立后,发现通往中国的航道,首要任务就是购买这种瓷盘。

而荷兰人,也以葡萄牙海船——克拉克号(Kraak)对其命名。

明万历三十年、三十一年(1603),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不久,截获了两艘葡萄牙商船。

船上的青花瓷器,也就是克拉克瓷器,重量近60吨,数量约10万件。

这批瓷器轰动了整个欧洲。

目前发现最早的克拉克瓷器是明代中晚期景德镇生产的瓷盘,最晚的是清代康熙早期福建窑生产的瓷盘。

我国古陶瓷界学者陈万里说:

“从明代万历以后到康熙年间,我国外销瓷的对外影响,向来没有足够重视。

究竟这一段的时间里我国外销瓷的发展情况如何?

对世界瓷器史起着如何作用?

需要足够的说明。”

然而,近年来在国内不断有关于克拉克瓷器出土的消息,除景德镇以外,还在福建的漳州、德化发现生产克拉克瓷器的窑址,从而掀起了一个研究克拉克瓷器的热潮。

手工业时代的竞争强者

顺治十二年,清廷实施禁海令,中国瓷器出口变得困难。

然而,西方人仍然需要消费大量的瓷器。

当时他们解决的办法有两种:

一是转向日本购买瓷器。日本人五良大甫在明天启时期到景德镇学习制瓷技术,十多年后回到日本开始生产瓷器。165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订购日本瓷器才145件,到了1659年,荷兰向日本订购瓷器已达到56700件。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瓷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二是积极仿造中国瓷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就在仿制中国瓷器,但一直没有成功。

究其原因不过两点:一来他们缺少白瓷生产的原料——高岭土、长石;而来阿拉伯人在中世纪只有竖式窑炉,窑内温度无法提高到1100℃,而中国瓷窑普遍采用的是横式窑炉——龙窑、葫芦窑和蛋式窑,窑温在1200℃以上。

由于阿拉伯人当时没有掌握中国瓷器的制造方法,只能生产陶器,或称为软瓷的器皿。

阿拉伯陶器

而此时的欧洲人还在模仿阿拉伯人生产的陶器,当然也烧制瓷器更是无稽之谈了。

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殷弘绪)把景德镇生产瓷器的秘诀带回了西方。

在科学家的帮助下,西方国家终于在1725年前后掌握了制瓷技术。

欧洲不少国家仿照中国瓷器纹饰和造型生产瓷器,还出现了不少仿造中国瓷器式样的玻璃器皿。

但即便出现了竞争者,景德镇瓷器依旧保有优势。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解除禁海令,景德镇瓷器重归世界舞台。

一时间,世界陶瓷市场一片血雨腥风。

景德镇瓷业生产技术始终令日本难以望其项背。

因此,日本瓷器在竞争中遭受了沉重打击,很快被挤出世界陶瓷市场。

与西方国家相比,景德镇瓷业在手工业时代具有技艺精妙、瓷土细润丰富,劳动力便宜等巨大优势,价廉物美,在世界市场上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商品。

西方国家宣传不要购买中国瓷器,却不得不以高昂的价格大量进口中国瓷器。

当时英国有一首诗歌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把钱往海外抛掷,去讨好变化无常的商贾?再也不要到中国去买china,这里有的是英国瓷器。”

英国瓷器

然而,商品价值规律是无情的,英国消费者仍然愿意大量买进景德镇瓷器。

自十八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到乾隆时期,欧洲各国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中国瓷器的风格生产瓷器。

机械工业时代的竞争弱者

对于中国传统封建王朝来说,陶瓷业的作用都十分巨大。

而海外市场,正是陶瓷业的命脉。

新王朝初立时,海外市场能够帮助陶瓷业迅速走出恢复期;

王朝鼎盛时期,海外市场能促使陶瓷业为国家创造巨额财富充盈国力;

王朝衰落时,海外市场亦能够解决就业和吃饭问题,还提供苛刻的高额税收。

遗憾的是中国明清封建统治阶级始终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明清之际,西方国家大多使用白银来购买中国瓷器。

政府却没能抓住这个机遇。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由于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愈加的迂腐落后。而如狼似虎的西方列强用獠牙撕开了国门,如何能不坐以挨打?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陶瓷外销只有一个对外的广州港口,与外商打交道的是十三行行商,也就是官商。

他们把外贸利润的大部分拿去上下打点,而真正陶瓷制造业却因资金匮乏,发展愈发无力。

此时的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步伐正在大踏步地前进,西方陶瓷工业也开启了机械化时代,无论从数量、价格、还是花色品种上超过了景德镇。

由此,中国瓷器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就越来越少。

乾嘉时期,景德镇瓷器彻底走向了衰败。

乾隆五十九年(1794)之后,已不见大高岭土的量开采,这一现象反映了景德镇陶瓷的生产量急剧下降。

自清嘉庆年开始,中国手工艺品出口量大大降低,取而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

潘启官是当时广州十三行中的领衔商人,他经营的主要商品是茶叶,还包括其他的商品,但其中极少有瓷器出口的记载。

产能的缩小,导致了原有的设备人工吃不饱,高质量的产品销不出去,只能生产低质量的产品,以满足正在衰微的国内市场的需求。

《广州的主要进出口商品》中有这样的记载:

“瓷器,这种货物现在出口很少它获得巨额利润。但它的制造方法已被查明,欧洲国家开始制造并很快与中国瓷器展开竞争。

中国瓷器是成套卖出的,一套270件的餐具价值12至75两,一套二十件的早餐用具价值3两,一套101件的大型茶具价值11至13两,49件的小型茶具价值5至6两。

中国人还制造各式各样的花盆、花瓶、罐子、水果篓和餐桌装饰品等等。”

实际上,至清末,中国已经成为陶瓷净进口国。

英国骨瓷

回顾这一段历史,不禁发出如清代陈浏在《陶雅》中的感慨:

“吾华之瓷业近益凋瘵矣,其犹能以其瓷蜚声于环球,而为环球之人所称道弗衰者,则国初之旧瓷也。

居中国之人不能使其国以坚船利炮,称雄于海上,其次又不能以其工业物品竞争于商场,

而仅凭其国初所出之瓷器之声誉以相与夸耀,致使环球之人目其国为瓷国。”

售价高达37万的德国梅森瓷器,“东方彩绘纹饰” 花瓶

至今,中国瓷器也依然难登大雅之堂,一直在中低端定位中徘徊。瓷国(China),名不副实,岂不悲哉。

这一片片碎瓷,何尝不是中国瓷器当今市场现状的写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