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勿恒凶: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茕茕孑立,形只影单

《益》上爻也是阳爻,故题“上九”。文王所系爻辞为“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莫”,没有谁。高亨先生《周易大传今注》引俞樾说:“凡言莫者,如莫非、莫不之类,皆是极尽之辞。若有不尽然者,即不得言莫矣。”

上九阳居阴位,失位不正;应位在三,六三互艮为止,当应而止。三阴爻成坤承顺九五,初至五,两阳护卫中间三阴,上九成孤立之势,故曰“莫益之”。

“或”,有人,有时。“击”,敲打。

击之者六三。六三虽处应上之位,但阴居阳位,与上九并失位。三从五互艮为手,应面以击,故曰“或击之”。

最后的晚餐

“勿”犹“无”。“恒”,常。

上九巽体最上,“巽为进退,为不果,其究为躁卦”(《说卦》)故曰“立心勿恒”。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恒》之九三爻辞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爻居巽之高,立心无恒,故“”。

居高而躁,取凶之道。

孔子说:“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系辞》)

上九处高危之地,是身不安;阳居阴位,是心不易(平易);六三当应而承五,是交不定,所以圣人断之以“凶”,爻辞云“或击之”,孔子所谓“伤之者至矣”。

犹大之死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偏”通“遍”。李鼎祚《周易集解》作“徧”。“徧”为“遍”的异体字。

“辞”,推却,不接受,引申为躲避。“偏辞”意即全都躲避。

爻辞言“莫益之”,意思是没有谁帮助他,全都躲避他。

《说文》:“外,远也。”引申为某一范围之外,不是本人所在或所属,如外人,外族,外国。

“外”,指与自己关系较远的人,非专指外卦。上下体卦皆可互称外,上体为下体之外,下体为上体之外。

爻辞言“或击之”,言击之者自外来。六二“或益之”,上九“或击之”,皆“自外来”,六二下体,益之者来自上体,上九上体,击之者来自下体。

犹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