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五十七章:取天下的三个原则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主要讲了“以无事取天下”,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只有少私寡欲,才能够享受清净悠闲的生活。

欲望没有这么强,目标定得没这么大,那么就轻松了,剩下来的时间完全可以晒晒太阳,散散步,思考思考人生。

可想而知,一个君主,给自己定一个统一天下的目标,那么全国上下都要和你一起征战沙场;诸葛亮五次北伐,结果病逝五丈原;自己活得固然辛苦,跟着一起北伐的那些士兵,背井离乡,风餐露宿,又何尝不难受呢。

公司老板给企业定一个明年上市的计划,全公司员工都要加班加点,一起奋战,势必活得辛苦。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正治国:以正道来治理国家,来为人处世;不要去弄那些邪魔外道,神神叨叨的事儿;以为占些小便宜,妄想不劳而获,走不了远路。

什么是不正?不正就是歪,守株待兔就是:

韩非子.五蠹(d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人种田,田里面有一棵树;兔子跑太快了,碰到那棵树,一头撞死了;这个人占了便宜,白白捡了只兔子,就是天上掉馅饼;然后天天守着这棵树,期待再有这等美事儿发生,期待再有其他兔子,乃至于持续不断都有兔子撞上来;结果沦为宋国人的笑柄。

以奇用兵: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战争的胜利。

但是老子并不主张打仗,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不管是主动打别人,还是保护自己,都要遭受损失。

但是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好置之死地而后生,保卫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以无事取天下:不以兵强天下,不去侵犯别人,不去夺取别人,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商纣王做了很多劳民伤财的事儿,简直是无事生非,没事儿找事儿,比方说酒池肉林:

在商都附近建了一座豪华壮丽的鹿台。

因为妲己喜欢歌舞,就令乐师师滑创作柔靡的音乐,在宫中彻夜欢歌以供妲己取乐。

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

于是,纣王不理朝政,日夜宴游。

纣王和妲己还让人挖了一个十丈长,五丈宽,两丈深的大池子,池中倒满了酒;又让人宰杀了数百头牲(shēng)畜,飞禽,把它们身上最鲜嫩的肉切下来,精心烤炙(zhì),然后悬挂在周围的树枝上。

周幽王同样为博得美人褒姒(bāo sì)一笑,也做了亡命亡国的事儿,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褒姒看了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

后来,犬戎(róng)攻破镐(hào)京,杀死幽王。

实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民多利器,国家滋(zī)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zhāng),盗贼多有

民多利器,国家滋(zī)昏:科技越是发达,利器越多;人人因此热昏了头,享受不了清净的生活。

原子弹当然是利器,谁第一个发明了这玩意儿,简直是造孽,害死了全世界。

大家不得不你也发明,我也发明;但是武器对人类文明进步毫无作用;越先进越危险,哪天就同归于尽,大家一起完蛋。

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科技发达了,物质享受越来越高明,精神文明却越来越退化。

就像现在的电脑职业,大家都去研究编程语言,研究计算机了;你以为改变了计算机,其实不知不觉中计算机润物细无声地改变了你,最终变成了一台台机器。

你以为计算机下象棋战胜了人类,是奇事,是好事儿;好吧,以后没人下象棋了,反正下来下去,都下不过机器人,还有啥味道。干脆以后踢足球,大家也在家里看机器人足球得了。

手机占去了人类绝大部分时间,各个成了低头族,机不离手,和家人之间的聊天越来越少,距离越来越远,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要说那些以整天琢磨手机为职业的人了。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领导人越精于法令,法令制定得越多,社会就越乱。

法家很多人物都自食其果:

商鞅变法:强大了秦国,自己却落得个车裂下场。

秦朝丞相李斯: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yí)三族。

王安石变法: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

家里面规矩多了,自然看对方不顺眼了;哪里遵守得过来,而且天杀的,还以为不遵守你定下的规则就是和你过不去,搞得鸡飞狗跳,所以对家里人尽量要宽容一些。

成了家庭,不要第一步想着去改变别人,想着控制对方,赶紧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矩,钞票捏在手里,房子写自己名字,这样走不了远路。

3.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无为,而民自化:无为而治,人民自然被感化。

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容易起冲突;要么来点魄力,把不听话的统统换掉;要么处处不被老员工欢迎,处处受到刁难;做啥啥不行,椅子还没坐热,结果自己走人。

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了解现有部门的运转方法,等和大家较为熟悉之后,然后再一点一滴地去做出改变;如果原来的流程执行得还不错,何必再换一套新的。

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无为,百姓自然正直。

曾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

不要去搞这么多事情,搞得自己忙忙碌碌,百姓应接不暇,怨声载道。

我无事,而民自富:无为而治,人民自然生活富裕。

这边的无事,我的理解应该是那些不必要的事情,不要去做,而不是啥也不干,成了虚无主义。

比方说杨贵妃的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比方说妲己喜欢看的炮烙之刑:

《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zhé)堕(duò)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

这么残酷的刑法,妲己看了哈哈大笑。

我无欲,而民自朴:没有私欲,人民自然纯朴。

一旦想占便宜了,人家势必防备着你,然后大家都活得很累,相互算计,工于心计,都变成了精明之人。

刘邦为什么起义?秦始皇建筑骊(lí)山陵,征调大量劳役;法令规定途中有人跑掉,领队的人要以同样的罪受处罚,不但自己要被处刑,而且还会连累家里的人;横竖都是死,干脆反了;结果这么一反,就是天翻地覆,改朝换代。

老子在这一章节还重点强调了"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在春秋时期,并没有那么发达的科技,老子就感到了伎巧害人,会丧失精神生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在现代社会,这个弊端就更为明显了,声光化电,迪厅酒吧,处处充满了诱惑;势必时时警醒自己,始终清醒地进行选择;选择值得做的事情,值得付出的人,这一生才不会后悔。

(0)

相关推荐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之心得

    第五十七章 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 ...

  • 为什么老子说“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怎么理解"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 高恒解《老子》之五十七

    高恒解<老子>之五十七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 ...

  • 老子《道德经》上下篇

    老子道德经上篇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章 天下皆知 ...

  • 道德经解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57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 ...

  • 《道德经》道一精校版纯原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精校版修订按语: 道德经 ...

  • 《道德经》五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于后面二章贯穿一条主 ...

  • 道德经日课057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5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七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 ...

  •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以正①治国,以奇②用兵,以无事取天下③.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④:天下多忌讳⑤,而民弥贫:人⑥多利器⑦,国家滋昏:人多伎巧⑧,奇物⑨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⑩:我 ...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悟读述杂【57】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60;《以正治国》悟读述杂【57】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老子在这一章节,继续很明显的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即以无事取天下,即无为. 先贴下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令 ...

  •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昏, 人多知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庄子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在宥天下就成了无为而治的代名词.道家为什么极力反对有为?他所指的有为具体而言是什么内容?这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节点.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七章:常守道朴万物自宾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七章(无为篇第三章) 常守道朴  万物自宾 (原第32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