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村】余粮山行政村
余粮山行政村:大红柿高高挂 农博会获金奖
新余粮山行政村由原有的余粮山、庐山、坞口村组成。
余粮山自然村位于黄店镇驻地以北12.5公里处,属山区。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卢山村迁来,因地多人少,积粮如山,故称余粮山村。以种植业为主,尤以大红柿为特色产品闻名,“余粮山牌”大红柿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
据《光绪兰溪县志》记载,由朴刀岗分五支,一支为余粮山,村以山名。村中世居鲍姓。
亭上自然村,村中世居王姓。以种大红柿、茶叶为主。
余粮山鲍氏为上党郡,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庐山《鲍氏宗谱》鲍文进,行万六九,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太守,宦游于兰,遂由义乌义亭迁居兰溪石渠。鲍闻三,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兰溪石渠迁居朱家庐山,明代万历年间,庐山村迁来本址。宗族堂名:世德堂。
庐山自然村,据庐山《鲍氏宗谱》鲍文进,行万六九,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太守,宦游于斯,遂由义乌义亭迁居兰溪石渠。鲍闻三,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兰溪石渠迁居朱家庐山。宗族堂名:世德堂。
坞口村在山坞入口处,明代时四周多竹,村名竺坞口,后简作坞口。
坞口村是岭脚、龙门两水汇合之地,村中间隔一条小溪。溪东房屋是坐西朝东。小溪东边沿溪有一条来往的大路,北通建德,南到朱家。东西两侧都是高山,山上种着苍松翠柏和碧绿的麻栗、樟树。南北两端有成片的农田,村南边距离一里左右有一座高山,叫“马栏墓山”,像要阻挡人们来往的道路。
村口有座“太祖庙”,庙边有口井,以前村民饮水全赖此井。到1987年,饮水改善,十月底建起自来水,从此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古往今来,形势不断进步发展,在清朝嘉庆二十一年,由坞口村黄、董、陈三族合助资金建造的“太祖庙”,近年因风雨侵蚀,已破损倒塌,于1980年进行修理,面貌一新。改为本村制茶厂。2010年村庄整治,修缮了“太祖庙”,“太祖庙”换了新装,成了村老年人的乐园。
岭脚自然村,位于建德交界的塔塔岭下,故名岭脚。
如今,龙门村已下山搬迁脱贫。从朱家到塔塔岭建起了通往建德的公路,开通了从兰溪至坞口的城乡公交,建起了文化礼堂,山上建立了果园,游步道,山村真的有了大变样。(整理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