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出土碗器,它是马纛,驾车的四匹马中只有一匹能受此殊荣

对考古专家们来说,墓葬既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一扇窗口,也是发现和探索未知历史的一座宝库。在湖北曾侯乙墓中,专家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还有一些造型怪异的东西,就连考古专家都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例如碗形穿孔器就是其中之一。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奇用品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8年2月,湖北随州城郊在扩建房屋时,有人开山炸石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经考古专家确认为战国古墓,并在后期的发掘过程也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即曾国国君曾侯乙。曾侯乙墓规制宏大,墓穴东西长约21米,南北宽约16.5米,深度约13米,占地面积将近300平方米,并且出土了数以千计的各类珍稀文物。

在众多的随葬品中,不仅有迄今为止最大的青铜编钟,还有保存完好的红漆木大棺,以及青铜鉴和龙凤玉佩等青铜器和玉器随葬品,同时还有800多件各式各样的木器漆,如透雕漆禁,漆木桌床和漆木乐器,以及大大小小的漆木酒具,无一不令人感到惊奇。然而,专家们也出土了一些陌生器具,比如碗形穿孔器。
碗形穿孔器顾名思义就是碗状器具,并在内侧有许许多多的穿孔,孔径约1-2毫米之间,然后在外沿上有四个大孔,孔径约1厘米。这样的碗形穿孔器有6件之多,它们都出土于墓穴东耳室,而且每件大小都一致,内外侧都呈现褐色,不过既没有漆胎,也没有纹饰,看起来一点也不惊艳亮眼,甚至还感到十分普通。

考古专家们都纳闷了,一时间也说不上来碗形穿孔器究竟有什么用,不过有的专家表示,碗形穿孔器或许是过滤东西的器具,如同我们今天用是漏勺或筛子一样。对于这样说法,初看上去也合理,毕竟碗形穿孔器有密密麻麻的小孔洞,但仔细一想也不对劲,因为有的孔洞被还被竹签堵住了,显然不是用来滤筛东西。
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有专家发现了类似于碗形穿孔器的东西,即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马车上马匹的佩戴之物。秦始皇陵的四马铜车造型栩栩如生,而且四匹马的作用也不同,中间两匹是服马,左右为骖马,服马在直道上拉车,骖马在弯道上拉车并掌控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骖马的头上戴了配饰——马纛,而服马却没有,这就说明了骖马比服马更加高贵,也更加重要,因为马纛是马匹地位的象征,就如同人戴的官帽。

纛原本是古代的军旗,后来变成帝王车舆之物,如果将纛放在马上,则表示是帝王的座驾。由此,考古专家们联想到了曾侯乙墓出土的碗形穿孔器,认为它就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马纛,表示为曾侯乙拉车的马匹。
仔细观察碗形穿孔器,其直径倒扣在马首上刚好吻合,完全就是按照马首定制的。上文提到,碗形穿孔器侧边有穿孔,专家推测这是用于系绳的,将碗形穿孔器固定在马首上,防止在马匹奔跑的时候掉落。这样还没完,还需要再准备一些竹签,并在竹签一端系上丝织品的彩带或者旗帜,再将这些竹签插在碗形穿孔器的小孔上。就这样,一件马纛就大功告成了,当马匹奔跑起来时,头顶上的旗帜飞扬,就如帝王的英姿。

头戴马纛的马匹自然就不一般了,走在街道上人们远远看到马纛飘扬,就知道是帝王或国君来了,早早地做好避让准备。如果是两个国君偶然相遇,他们还会情不自禁的攀比和炫耀各自的马纛,并以此来获得荣耀和内心的满足感,要是自己的马纛没有别人的好还会恼怒,然后下令工匠制造最奢华的马纛或其他配饰。

在经历一波三折之后,专家们最终还是弄明白了碗形穿孔器的作用,也给了它一个正式的名称,即碗形穿孔马纛。其实,文物名称和作用有密切关系,如果弄错了作用,也就无法正确命名;如果命名错了,也无法得到其正确的作用,所以考古也是个求真的过程,让我们对古代社会器物,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参考资料:

《旷世绝响——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记》作者:岳南,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