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速递】玉溪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地理
玉溪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水煮黄河”景观是由于河面上水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为小水珠,形成一层雾气笼罩水面,是在特殊条件下才出现的,十分罕见。2019年12月30日,内蒙古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出现“水煮黄河”景象,黄河像煮饺子开了锅,雾气腾腾,蔚为壮观。据此完成1~3小题。
1.与“水煮黄河”现象的产生关联性最小的是( )
A.低空水汽量多
B.江面水温低
C.天气晴朗微风
D.昼夜温差小
2.“水煮黄河”现象一般出现在( )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正午
D.日落前后
3.在“水煮黄河”现象形成过程中,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的发电过程有利于水汽( )
A.凝结
B.输送
C.蒸发
D.升华
读图,完成4~6小题。
4.图中区域位于大陆以西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5.甲乙两地植被类型不同,乙地植被类型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雨林
6.若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白昼更长
B.两地昼长相同
C.乙地昼夜长短差异大
D.太阳直射赤道上
湖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冰面积及封冻期长短受诸多因素影响。纳木错是西藏海拔最高(4718m)、面积(1920km2)第二的内陆微咸水湖,白马纳木错(1.45km2)是其子湖。湖区冬季盛行风为西风,大风日数多。最近三十年来,纳木错水面扩大,盐度也变大。资料显示,该湖区盐度与温度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并不显著。下图为纳木错流域。据此完成7~9小题。
7.纳木错在封冻期间结冰厚度最大的湖区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8.与纳木错相比,白马纳木错
A.冻结日期早、解冻日期早
B.冻结日期早、解冻日期迟
C.冻结日期迟、解冻日期早
D.冻结日期迟、解冻日期迟
9.近年来纳木错水面扩大、盐度变大,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气温升高
B.风力强劲
C.下渗增加
D.径流增加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一直以淤积为主
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
D.先侵蚀,后淤积
11.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提高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测定玄武岩的硬度远高于各类沉积岩层。据此完成12~14小题。
12.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13.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背斜顶部受侵蚀,向斜顶部受沉积
B.背斜顶部受沉积,向斜顶部受侵蚀
C.背斜、向斜顶部均受沉积
D.背斜、向斜均受侵蚀
14.未来一段时期气候暖湿,地壳持续抬升,则图示区域最可能演变为( )
A.底部平展的槽谷
B.顶平身陡的方山
C.宽广低浅的湖泊
D.沟壑纵横的台地
2018年1月21日北京迎来了去年冬季的初雪,相对于多年平均状况足足推迟了近一个多月。下图为我国26个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统计图,下表为北京2018年1月21日~24日天气资料。读图,回答15~17小题。
15.造成去年北京初雪日期推迟的关键因素是( )
A.冷空气长期控制,降温幅度小
B.暖空气势力弱,水汽不足
C.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
D.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凝结核不足
16.降雪过后,北京市民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原因不包括( )
A.新雪反射太阳辐射,地温低
B.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
C.气温低湿度小,体感温度低
D.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17.下列关于各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夏季风势力强,初雪日期全国最晚
B.西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最近,初雪日期全国最早
C.华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最远,初雪日期全国最晚
D.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初雪日期集中在10月
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单位面积内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所占百分比。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完成18~19小题。
18.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3月积雪融化,植物开始生长
B.6月降水增多,植物生长较快
C.8月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
D.9月台风影响,植物密度减少
19.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
A.4、5月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B.4、5月小麦播种时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C.8、9月小麦播种时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D.8、9月玉米高粱播种,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下图分别表明了1960—2010年中国≥10℃累积积温为4500℃等值线的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1960—2010年中国≥10℃累积积温为4500℃等值线的迁移规律( )
A.整体向南迁移
B.整体向东迁移
C.波动向西北迁移
D.波动向东南迁移
21.近50年来,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变化可信的是( )
A.天山雪线上升
B.黄河汛期延长
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
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
读“我国某山地海拔1 200 m以上东南坡和西北坡自然植被结构变化图(同一海拔高度条形图中上部为东南坡,下部为西北坡)”,完成22~23小题。
22.该山地可能位于( )
A.陇 B.辽 C.鲁 D.闽
23.该山东南坡1 400 m高度上常绿阔叶林的比例大于1 200 m处,其自然原因可能是( )
A.热量更丰富
B.降雨更多
C.地形坡度更大
D.土壤更深厚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24~25小题。
24.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5.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
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
C.坡中>坡脚>坡顶
D.坡脚>坡中>坡顶
26.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
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广东省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大致流程分为塑胚、剪瓷、镶嵌、调整等步骤,工序复杂特殊,全靠手工制作。2011年,嵌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许多传统工艺一样,嵌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据此,完成27~28小题。
27.与我国内陆地区宗祠建筑主要采用彩漆木雕相比,潮汕地区屋顶及室外墙体更多采用嵌瓷做装饰的主要原因是( )
A.嵌瓷技艺更为精湛
B.嵌瓷造型更为美观
C.碎瓷片利用成本低
D.嵌瓷抗侵蚀能力强
28.嵌瓷装饰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
①技术人才流失 ②审美观念变化
③生产周期偏长 ④生产成本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下列地区中,嵌瓷建筑遗存较多的是( )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东南亚
长期以来,国家电网和通信线路是两套分离的系统。通信公司的每座铁塔都有电路相连,这种重复建设浪费了财力、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2018年4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达成协议,推行“共享铁塔”模式。两者合作,将光缆、通信基站、移动天线等通信设施附加在输电线路上。据此完成30~31小题。
30.“共享铁塔”模式合作的基础是( )
A.生态和经济效益高
B.技术的进步与推广
C.服务空间部分重叠
D.材料消耗具有相同性
31.“共享铁塔”模式有利于( )
①减少能源消耗 ②提高通信公司收益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降低电力公司前期投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世界春城”上榜城市的评价指标包括四季气候舒适度、景区景观优美度、环境宜游宜居度、接待能力完善度、休闲产业繁荣度、文旅康养融合度、内外交通可达度等。图4为“2018年‘世界春城’前10名分布”。据此完成32~33小题。
32.图示城市( )
A.全部集中在低纬度
B.都远离板块的边界
C.东半球数量多于西半球
D.悉尼昼长变化幅度最大
33.图示城市被评为“春城”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内罗毕的经济基础雄厚,接待能力最强
B.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基础设施完善
C.阿姆斯特丹纬度最高,以雪山美景著称
D.基多位于赤道,海拔高,四季阳光明媚
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8月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8年的近14亿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4%。2016年和2017 年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据此完成34~36小题。
34.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增加
B.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减小
C.人口增长速度总体减小
D.人口增长维持在1.4%
35.2016、2017年出生人口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的出生水平的根本原因是( )
A.生育政策调整
B.经济发展水平
C.生育欲望增强
D.死亡率低
36.到2020年我国急需增加的就业岗位( )
A.制衣厂工人
B.幼儿教师
C.小学教师
D.医生
产业转移蕴含的技术扩散后使转入地的技术进步显著的现象,称为技术溢出效应。该效应受到转出转入地的距离、社会环境及技术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摩洛哥扼守直布罗陀海峡,在西欧的汽车、电子等产业进驻多年后,该国工业研发能力提升缓慢。据此完成37~38小题。
37.摩洛哥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原因是( )
①高素质劳动者比例偏低 ②与转入国距离过远
③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低 ④产业协作条件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8.为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获得较大技术溢出效应,我国中西部地区应( )
A.优先引进国际产业转移项目
B.提高人才落户优惠条件,加强职业教育
C.完善投资环境,降低劳动力成本
D.重点发展芯片、航天等高端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乡村生产活动逐渐呈现多维转向,乡村生产活动已演变为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大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空间形态也随之朝向多元化发展。据此完成39~41小题。
39.推动乡村生产活动逐渐呈现多维转向的最主要动力是( )
A.政策调控
B.交通改善
C.技术进步
D.市场需求
40.大农业生产无法实现的是( )
A.提高农产品质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实现污染零排放
D.降低生产成本
41.乡村生产活动向多元化发展演化过程中可以( )
①吸引部分劳动力返乡就业 ②降低我国城市化水平
③提高生产系统运行的效率 ④降低农业总投资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对象的分布。据此完成42~44小题。
42.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对象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河流
B. 土壤
C. 地形
D. 光照
43.该区域发展畜牧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A. 畜牧品种优良
B. 草场资源丰富
C. 消费市场广阔
D. 交通运输便利
44.该区域河谷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
A. 土壤贫瘠
B. 光照较差
C. 水源短缺
D. 热量不足
第II卷(非选择题)
4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距今80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距今23.7Ma,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2.48Ma,青藏地区隆起成高原,现今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试分析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形成过程。(8分)
(2)分析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形成原因。(8分)
(3)指出青藏高原隆起对长江源区的河流补给类型变化及流量变化的影响。(6分)
46.(2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图甲),其北部的丹吉尔市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丹吉尔湾口,距亚欧大陆不足15公里。该市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山城。该市港区地处海运交通的“十字路口”,通过扩建已成为非洲第一大港口。2018年,非洲首条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摩洛哥“丹吉尔-卡萨布兰卡高铁”正式通车。
材料二 2017年3月20日,中国企业作为唯一外资企业参与建设的“丹吉尔科技城”项目在丹吉尔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该科技城是一个占地2167公顷的自由贸易区,涉及领域包括航空、汽车、电子商务、环境与铁路运输等。2019年7月科技城开始招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家外国公司进驻。图乙为“丹吉尔科技城功能分区图”
(1)描述摩洛哥铁路线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8分)
(2)分析丹吉尔市气候宜人,景色优美的自然条件。(8分)
(3)分析丹吉尔科技城吸引外商投资的有利条件。(8分)
47.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材料一 稻城,古名“稻坝”,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属康巴西藏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这座边远小城,因被认为是“最后的香巴拉”而成为国内背包客心目中的圣地。这里有辽阔的地域、绵延的山脉、丰美的草场、清澈的溪流、圣洁的雪山和热情质朴的康巴人。
材料二 如图为稻城主要景点布局图。
评价稻城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成也地膜,败也地膜”。曾经作为农业生产推动器的地膜,如今成了土壤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地膜覆盖面积达18.4亿亩,大量的地膜因各种原因未被回收,残留在土壤中。
分析残留地膜对环境的危害。
玉溪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地理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D |
B |
C |
D |
D |
C |
D |
A |
C |
B |
D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C |
D |
B |
B |
C |
D |
C |
A |
C |
A |
D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B |
A |
D |
B |
D |
A |
D |
C |
B |
C |
B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C |
A |
B |
D |
B |
D |
C |
B |
C |
B |
D |
45.(22分)
(1)(8分)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受阻向东扭转,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南北走向)高山谷地;随着地层抬升,河流不断下切(向下侵蚀),形成深谷;由于板块继续碰撞挤压,空间不断压缩,使并列的河谷相距较近。
(2)(8分)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气候暖湿,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明显,导致生物类型多样;山高谷深,环境封闭,受外境的干扰少,使独特物种保存至今。
(3)(6分)以雨水补给为主变为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变小;流量年际变化减小(或季节变化增大)。
46.(24分)
(1)(8分)分布特征:密度低或铁路网稀疏;呈东北-西南向延伸或呈西南-东北向延伸;主要布局在沿海平原或主要布局在北部(西北、东北)地区;(4分)
影响因素:山地为主的国家,北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北部地区是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4分)
(2)(8分)背山面海,景色多样(或滨海山城);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或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沿海寒流流经,夏季凉爽(或受海洋影响大,温差小);植被覆盖率较高。
(3)(8分)北临直布罗陀海峡,和欧洲隔海相望,地处海运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依托港口发展(或交通便利或海陆空等交通便利),周边配套完善(或基础设施完善);免税优惠政策(或优惠政策或政策支持);地价低。
47.选做题
【旅游地理】
有利条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集群状况好;与主要客源地(昆明、成都等城市)有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客源地居民收入较高,出游率高。
不利条件:多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高寒缺氧;地区接待能力有限;山高路险,交通安全隐患大等。
【环境保护】
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含水量及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残膜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肥力;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产量下降;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和不彻底,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多弃于田边、地头,或挂在树枝、矮植土,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随意焚烧残膜造成大气污染等。